(马秋月/文)早在去年8月,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就表示,2019年400G已开启应用,2023年将成为主导。
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网络领域主席党梅梅表示:“400G现网试点基本完成。”
400G现网试点基本完成
“在传送网层面,运营商开展长距400G传输试验,持续推动光网络开放解耦,目前400G现网试点基本完成。”党梅梅说。据悉,主要从以下四点来看:
一,单波速率持续提升:100G为骨干传输网主流速率,200G速率部分地区规模部署,运营商积极推动400G现网试点。
二,频谱扩展和空分复用持续有序推进:现网规模应用扩展C波段WDM系统,开启C+L波段扩展标准和设备研制。
三,多维全光交叉(ROADM/OXC)大规模部署:骨干层基于100G/200G速率的ROADM全光组网规模持续扩大,当前维度以20维为主。
四,新型超低损光纤开启规模建设: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2022年均开启了G.654.E超高速骨干网项目,G.654.E干线光缆开始规模建设。
2021年9月,中国电信开展上海-广州现网400G PM-16QAM,1900km传输试验;2022年8月,进一步完成400GE IP长途链路试点。中国电信研究院院长张成良表示:“根据长距400G线路技术的成熟时间可以判断,预计最早在2024年可以进行400G ROADM网络部署建设。”
早在2021年中国移动就完成16QAM-PCS 400G实验室和现网试点,实现400G(16QAM-PCS)传输能力由6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推进干线速率由100G向400G的代际演进。如今中国移动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100G OTN网络,并持续对超100G技术进行研究和验证,部分区域已部署200G。2022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公布了G.654E光纤光缆集采结果,这也是中国移动首次开启G.654E光纤光缆集采。9月,中国移动开展宁波-贵阳现网400G QPSK,3000km极限传输试验。
我国千兆光网建设和部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22年,我国的固定网络逐步实现从百兆向千兆跃升。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建成具备千兆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1523万个,较上年末接近翻一番水平,全国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5亿户家庭的能力,实现“市市通千兆”、部分行政村实现了千兆光网通达。“双千兆”网络覆盖广度 持续扩展。
另外,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为5.9亿户,人口普及率达41.8部/百人,远高于全球平均的20.8部/百人。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用户达5.54亿户,在宽带用户中占比升至93.9%,远高于全球平均65%左右的水平;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用户9175万户,规模是上年末的2.7倍,占比升至15.6%。固定宽带用户总接入带宽达19933万Gbps,同比增长43%,家庭户均签约带宽已达到367.6Mbps/户,为数据高速率流动提供保障。
推进千兆光网应用创新是千兆光网发展的工作重点
党梅梅指出,推进千兆光网应用创新是千兆光网发展的工作重点。从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主办的首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来看,相关参赛应用案例,辐射了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97个大类中的54个,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区、市)超过300个城市。
目前千兆光网按照解决方案成熟度和应用推广程度,我国千兆光网在行业中的应用水平可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应用探索:当前千兆光网技术应用处于适配阶段,技术方案摸索中。 2,应用成熟:当前千兆光网技术应用方案已经成熟,在部分应用场景中取得良好效果。3,行业适配:千兆光网应用技术方案在行业内开始推广,初具规模效应,商业模式初步形成。4,行业普及:千兆光网应用技术方案在行业中已广泛推广,商业模式已经成熟。
据党梅梅介绍,千兆光网支撑智慧家庭率先落地应用,推进数字生活深入千家万户。数字生活新时代,以面向用户的TO C业务为核心的智慧家庭业务高质量,多元化、智能化发展,对网络提出3大新要求:大带宽低时延、差异化及体验可保障、边缘算力智能化。
当前,千兆光网在信息消费方面的应用处于由网络部署向支撑多元化业务的发展阶段,在VR/AR、云游戏等应用方面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方面,千兆光网的高稳定性适用于行业固定场景下的高性能需求应用。通过千兆光网+5G协同,工业制造企业实现IT、OT 融合,一网到底扁平高效,工业网络平稳换道,企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
另外,千兆光网也正逐步应用于社会民生各个方面,实现行业适配和应用探索。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领域已率先场景落地和规模推广阶段,在农业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文旅等领域还在探索更多的应用落地场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