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未来,从建筑开始
把可持续发展的雄心化为行动,从建筑开始。建筑环境是最大的碳排放源,甚至超过了交通和农业。事实上,全球近40%的碳排放来自商业房地产,预计到2060年,该行业的总足迹将翻一番。
然而,尽管房地产对环境的影响巨大,但建筑环境只占气候技术投资的5%。对于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企业而言,这仍然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机会。
大多数企业尚未制定一项战略,将其建筑业务与长期气候目标联系起来。技术将是企业实现净零发展的答案,从制定战略计划到采用效率改进,再到用更智能、更环保的系统取代传统系统。
制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
几十年来,绿色建筑一直是全球意识的一部分——从1993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的成立,对建筑的可持续性进行评级,到2018年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World GBC)的净零碳建筑承诺,呼吁建筑和建筑行业实现建筑环境脱碳。
然而,由于过时的能源和设备运营继续阻碍进步,没有足够多的企业有明确的路线图来绿色其建筑,并使其房地产实现净零碳排放。
企业需要采取的第一步是实施数据驱动、基于结果的方法,为其目标和长期战略提供信息。
企业可能必须评估其每月的公用事业账单支出、能源使用、设备效率、耗水量、回收垃圾与垃圾填埋废物以及碳排放量,以建立一个基准。然后,企业可以使用这一基准将自己的表现与行业基准进行比较,并确定自己在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上想要达到的里程碑。然而,这应该只是衡量环境影响的开始。组织应该持续跟踪可持续性表现,以了解自己是如何朝着目标前进的,以及在前进的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地方。
从那里,组织必须制定一个战略可持续发展计划,基于数据告诉其采取行动的目标和指标。
战略应侧重于切实可行的方式,减少现有房地产投资组合中的消耗和排放,并确保新开发项目的效率,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当前气候灾害频繁发生的现实中,我们对化石燃料的持续依赖正在严重影响世界各地人民的健康,这种基础工作将为更可持续的未来铺平道路。
技术应该推动进步
一旦确定了战略路线图,就该进入战术和技术了。
绿色建筑也是智能建筑,本质上是通过技术进行实时调整,减少排放,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优化环境和经济绩效。进一步降低现有和新建商业建筑能耗的技术潜力是巨大的。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数据,商业建筑平均有30%的能源被浪费。
好在,现今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能够为企业提供前瞻性决策所需的洞察力,包括:
物联网传感器可以提供建筑物能源使用、占用、设备和系统的实时数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确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人工智能可以利用这些洞察力来确定如何使空间更舒适,同时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室内带来新鲜空气,并提供积极的维护建议,以防止未来出现问题。
此外,建筑的大量能源用于供暖、制冷和照明,而技术应该在使这些过程更环保、更高效方面发挥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可持续性和环境控制是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在工作场所采用的顶级技术。例如,为照明和暖通空调效率而设计的技术,可以通过测量进行实时微调整并持续优化设备。这种由技术驱动的建筑新时代运作,是房地产实现净零能力的关键因素。
如今的绿色建筑全都与智能技术有关,这些技术将为可持续建筑环境提供动力。企业在创建或改造绿色建筑时,还需要考虑许多其他技术和建筑调整,从水控制到遮阳设备。每个组织都需要确定什么对其独特的战略和目标最有意义。
绿色的未来是有利可图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绿化建筑可能会有更高的前期成本,但它们往往会被较低的长期生命周期成本所抵消。
当今的人们也希望在绿色建筑中生活和工作。这样的建筑不仅符合社会向净零排放的转变,而且对租户的健康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更有利。加强可持续发展努力,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收益,绿色建筑的运营成本更低,持续时间更长,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事实上,研究表明,净零碳(NZC)干预措施直接影响建筑的底线,而未能脱碳会导致重大的财务风险。对于许多建筑来说,实现《巴黎气候协定》中提出的2050年脱碳目标是基于对现有空间进行改造,这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租金、降低财务风险,并产生更高的入住率和租户满意度。
确保建筑的可持续性应该成为每个组织战略的首要任务,因为要开始采取切实措施减少排放并实现净零排放。是时候建设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了,而这要从建筑本身开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eVTOL航空器龙头亿航智能宣布 获2200多万美元战略投资
- 用户近370万、贡献者超2万:openEuler社区发展成果喜人
- 倪光南院士:以openEuler为典范,让中国成为全球开源体系重要力量
- 逆袭!报告称AMD首次在数据中心收入上超越英特尔
- 华为:坚定投入openEuler社区 贡献量排名第一
- openEuler今年装机量突破500万套 五年累计超1000万套
- 河南:计划到2026年年底成为全国重要算力高地 算力规模超过120EFlops
- 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50强榜单发布:华为海思等上榜
- 中国移动2.6GHz广电专用核心网设备集采:中兴、华为中标
- AI智能手机时代曙光已现 2024年中国高端手机市场销售同比增长8%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