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消息(乐思)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的“2023中国信通院ICT+ 观察报告会”主论坛在京举办。会上,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无线和移动领域主席万屹则解读了《5G应用攻坚克难,卫星通信推陈出新》报告。报告综述了全球5G的用户、网络、流量、终端、移动物联网终端、APP应用的发展状况。
首先用数据看发展,当前全球移动用户数达到85.1亿,渗透率达到106.5%。全球5G用户达到10.3亿,渗透率达到12.89%,其中亚洲用户数占比超七成。而我国移动用户数达到16.8亿,我国5G移动用户数已超过5.42亿户,渗透率达到32.2%。
从网络发展情况来看,全球5G网络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截止到2022年11月,全球已经有90个国家和地区237家运营商宣称提供5G服务。我国5G网络建设较快,截止到11月末,我国开通了5G基站228万个,所有的地级市的市区已经实现了覆盖。
从使用的流量来看,近三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虽然在增长,但是增速在回落。202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增速回落到20%左右。2022年1-1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到2382亿GB,同比增长18.6%。同时,移动用户月均流量(DOU)保持增长。202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月均流量保持增长态势,11月当月DOU达到16.58GB,同比增长18.3%。2022年全球月均用户均流量占值为15GB,我国与全球均值保持基本一致。
终端方面,全球手机市场低迷,我国手机市场已基本完成向5G过渡。全球智能手机2022年出货量预估为12.494亿部,相比去年同比下降6.7%。随着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电子消费品市场进入低迷期,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2021年短暂复苏后,再次出现大幅下滑。我国手机2022年出货量预计为2.86亿部,相比去年减少18.4%,其中5G手机出货量预计达到2.29亿部,占比80%,我国手机市场已经基本完成向5G的过度。
万屹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移动物联网。在过去一年,全球移动物联网持续发展,终端和应用场景不断增加。从全球市场来看,GSA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9月底,全球共有103家不同设备供应商发布484款Cat-NB1终端,28家不同设备上发布118款Cat-NB2终端。截止到2022年11月末,全球211家供应商已发布或者即将推出245款5G室内固定无线接入CPE,210款5G模组,125款5G工业/企业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84款无人机/头戴式显示器等新型5G终端。
截至2022年11月末,我国三大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18.18亿户,已经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我国已进入了物超人时代,成为全球经济体中首个物超人的国家。NB-IoT已形成水表、电表、烟感、追踪4类千万级应用,白电、路灯、停车、农业等7类百万级应用,以及POS机、机顶盒等N个新兴应用。LTE Cat.1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工业传感、共享单车等领域。
从移动APP来看,市场持续优化,月均下载量保持稳定。截至10月末,我国国内市场上市检测到的APP数量为253万款,相比于2020年6月份的359.1万款,数量下降了29.55%,我国APP市场步入调整优化阶段。同时APP应用月度下载量持续增长,截至10月末,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场在架应用分发累计总量达到32625亿次,阅读下载量保持稳定,其中四类APP应用规模保领先,分别是游戏类、日常类、工具类以及生活服务类和办公学习类,占比合计39.6%。
他指出,整体来看,过去一年,我国通信发展态势良好,虽然终端的销量在下降,但是总体情况,包括用户数、网络建设,还有互联网都是在增长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Omdia观察:欧洲数字监管政策持续瞄准Big Tech
-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 PingCAP发布TiDB 8.5 LTS版本 顺应AI时代分布式数据库发展新趋势
- 当物联网遇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会发生什么?
- 2025年这些智能建筑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 物联网:实现更安全、更智能的水利合规的关键
- 烽火通信发表2025年新年献词:向“新”发力,向世界一流进军
- 电信国际产品部王洪涛:中资IDC出海方兴未艾,全球化进程机遇与挑战并存
- Indosat携手中兴部署微波骨干技术 改善印尼数字体验
- Indosat携手中兴部署微波骨干技术 改善印尼数字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