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将主导区块链技术的9大趋势
区块链技术将彻底改变包括政府机构在内的许多行业的运营和流程。
采用区块链需要时间和努力。此外,其将刺激人们获得新的技能,传统企业将不得不彻底重新考虑其流程,以便从使用这项有前途的技术中获得最大收益。
以下9大趋势将主导2023年的区块链技术:
1、区块链4.0
区块链4.0专注于创新。速度、用户体验和可用性将成为区块链4.0的重点关注领域。将区块链4.0应用程序分为两个垂直领域:
• Web 3.0
•元宇宙
•Web 3.0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集中控制的漏洞,为去中心化铺平了道路。世界需要Web 3.0——一个用户自主的平台。因为Web 3.0旨在创建一个自主、开放和智能的互联网,其将依赖于去中心化的协议,而区块链可以提供这种协议。
已经有一些第三代区块链旨在支持Web 3.0,但随着区块链4.0的兴起,我们可以期待更多以Web 3.0为重点的区块链的出现,这些区块链将具有内聚互操作性,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无缝集成,以及P2P数据文件的抗审查存储。
•元宇宙
Facebook、Microsoft、Nvidia等科技巨头的梦想项目——元宇宙,将是我们在未来几年经历的下一件大事。我们通过不同的接触点与虚拟世界相连,比如社交、游戏、工作、网络等等。元宇宙将使这些体验更加生动、自然。
先进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将发挥作用,创建元宇宙的虚拟现实空间,用户将通过现实体验与计算机生成的环境和其他用户进行交互。
中心化的元宇宙需要更密集的用户参与、更深入地使用互联网服务以及更多地揭示用户的个人数据。所有这些几乎都意味着更高的网络犯罪风险。将权力交给中心化的机构来管理、控制和分发用户的数据,并不是元宇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开发去中心化的元宇宙平台将为用户提供自主权。Decentraland、Axie Infinity和Starl,这些都是由区块链驱动的去中心化元宇宙。
此外,区块链4.0的高级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元宇宙用户规范其安全和信任需求。以元宇宙游戏平台为例,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购买、拥有和交易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游戏物品。为了防止这些资产被伪造,需要通过NFT这样不可改变和稀缺的东西来证明所有权。
最后,区块链4.0将使企业能够将部分或全部当前操作转移到安全的、基于去中心化、无信任和加密账本的自记录应用程序上。企业和机构可以很容易地享受区块链的基本好处。
2、稳定币将更加引人注目
使用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的例子本质上是高度不稳定的。为了避免这种波动,稳定币以与每枚代币相关的稳定价值而强烈出现。截至目前,稳定币正处于起步阶段,预计2023年将是区块链稳定币创历史新高的一年。
3、社交网络问题遇到区块链解决方案
到2022年,全球约有47.4亿社交媒体用户。
在社交媒体中引入区块链将能够解决与臭名昭著的丑闻、侵犯隐私、数据控制和内容相关性相关的问题。因此,社交媒体领域的区块链融合是2023年的另一个新兴技术趋势。
通过区块链的实施,可以确保所有社交媒体发布的数据即使在删除之后也不可追踪和复制。此外,用户将更安全地存储数据并保持其所有权。区块链还确保内容相关性的权力掌握在创建者手中,而不是平台所有者。这让用户感觉更安全,因为其可以控制自己想要看到的内容。一项艰巨的任务是说服社交媒体平台实施它,这可以是自愿的,也可以是类似于GDPR的隐私法的结果。
4、互操作性和区块链网络
区块链互操作性是指在多个区块链系统和网络之间共享数据和其他信息的能力。该功能使公众可以很容易地在不同的区块链网络中查看和访问数据。例如,可以将数据从一个以太坊区块链发送到另一个特定的区块链网络。互操作性是一个挑战,但好处是巨大的。
5、经济金融将引领区块链应用
与其他传统业务不同,银行和金融行业不需要为采用区块链技术而对其流程进行彻底的改造。在成功应用于加密货币之后,金融机构开始认真考虑将区块链应用于传统的银行业务。
区块链技术将使银行减少过多的官僚主义,以更低的成本进行更快的交易,并提高其保密性。Gartner的区块链预测之一是,到2023年,银行业将从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的使用中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商业价值。
此外,区块链可以用于推出新的加密货币,这些加密货币将受到货币政策的监管或影响。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希望降低独立加密货币的竞争优势,并实现对其货币政策的更大控制。
6、区块链融入政府机构
分布式账本的概念对于需要管理大量数据的政府部门也很有吸引力。目前,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独立数据库,因此他们必须不断向彼此索取居民的信息。然而,实施区块链技术进行有效的数据管理将改善这些机构的职能。
根据Gartner数据,到2023年,将有超过10亿人的一些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但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此外,国家加密货币将出现,政府将不可避免地认识到区块链衍生货币的好处。数字货币是未来,没有什么会停止。
7、区块链与IoT结合
随着复杂的安全挑战不断涌现,物联网技术市场将重新关注安全问题。这些复杂性源于该技术的多样性和分布式特性。互联网连接设备的数量已经突破260亿台大关。2023年,设备和物联网网络黑客攻击将变得司空见惯。网络运营商有责任阻止入侵者开展业务。
目前物联网的集中式架构是造成物联网网络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数十亿设备的连接以及更多设备的添加,物联网成为网络攻击的一大目标,这使得安全变得极其重要。
区块链为物联网安全带来了新的希望。首先,区块链是公开的,每个参与区块链网络节点网络的人都可以看到存储的区块和交易并批准它们,尽管用户仍然可以拥有私有密钥来控制交易。其次,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因此没有单一的权威机构可以批准交易,从而消除了单点故障(SPOF)的弱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是安全的——数据库只能扩展,以前的记录不能更改。
8、区块链与AI
随着AI(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区块链技术将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集成将显示区块链技术的改进水平和足够数量的应用。
IDC表示,到2023年,全球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将达到576亿美元,51%的企业将通过区块链集成向人工智能过渡。
此外,区块链还可以使AI更加连贯和可理解,我们可以跟踪和确定机器学习中为什么会做出决策。区块链及其分类账可以记录在机器学习下做出决策的所有数据和变量。
此外,人工智能可以比人类甚至标准计算更好地提高效率。看看区块链目前在标准计算机上运行的方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即使是执行基本任务也需要大量的处理能力。
人工智能在区块链中的应用示例:智能计算能力、创建多样化数据集、数据保护、数据货币化、信任人工智能决策。
9、对区块链专家的需求
区块链是一项新技术,只有少数人能熟练掌握这项技术。随着区块链技术成为一项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的技术,这为许多人开发区块链技术的技能和经验创造了条件。
尽管区块链领域的专家数量正在增加,但另一方面,这项技术的实施也在快速增长,这将在2023年创造区块链专家需求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大学和学院确实在努力满足这一需求,包括圣何塞州立大学开设了几门涉及区块链技术的课程,但具备足够技能处理区块链技术的毕业学生的比例不足以填补这一需求差距。此外,各企业正在采取措施,通过增加开发和管理区块链网络的培训计划来培养现有人才。
--------------------------峰会预告近期,由千家网主办的2022年第23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将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峰会主题为“数智赋能,碳索新未来”,届时将携手全球知名建筑智能化品牌及专家,共同分享AI、云计算、大数据、IoT、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安防等热点话题与最新技术应用,并探讨如何打造“更低碳、更安全、更稳定、更开放”的行业生态,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欢迎建筑智能化行业同仁报名参会,分享交流!
报名方式
广州站(2023年1月6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2638587914600
西安站(2023年1月10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4638585444400
上海站(2023年3月21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3638582473900
北京站(2023年3月23日):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4638577546900
更多2022年峰会信息,详见峰会官网:http://summit.qianjia.com/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海能达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为8909.63万元 同比增长27.1%
- 韩国电信运营商KT宣布重大重组:总部裁减约6000人,向AI智能转变
- 七一二移动通信拟申请新三板挂牌
- 业绩炸裂!新易盛第三季度净利润7.81亿元,同比暴增453%
- 报告称上半年中国安全服务市场微增0.6%:奇安信位居份额第一
- 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今日登陆港交所 市值超600亿港元
- “易中天”市值暴涨 合计突破3500亿元!
- Mobile Experts报告:Open RAN市场2024年将大幅下滑83%
- 报告称华为真无线耳机前8月出货猛增85% 份额仅次于小米
- 报告称华为真无线耳机前8月出货猛增85% 份额仅次于小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