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欢)7月28日,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5G创新峰会在北京召开。佰才邦董事长、CEO孙立新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孙立新表示,基于1G-4G的语音、短信、图片、视频等立足于2C的业务已经趋于饱和,立足于应用和CT/IT融合的5G成为第四增长曲线最重要的抓手。
孙立新强调,在5G发展的前期,仍是5G与行业应用达成共识的磨合期。“磨合期有波动、有对抗也都是正常的,需要产业坚定的从5G内部找降成本的技术手段,从全行业找基于5G的应用模式,持续不断的推动5G应用迈过规模临界点。”
5G在数据传输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5G提升能有效提升硬件效率,降低业务时延,相比4G而言能更好的满足业务场景的基本需求,这是5G与垂直行业融合的基础。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5G主要是在数据传输环节上发挥重要作用,在这个环节如何保证5G发挥良好,就要做到稳一个预期,强化两个优势。
具体而言,通过5G内生降成本新技术,推进5G成本预期与全行业达成统一共识;通过强化5G安全优势、网络性能优势,推进5G在行业应用中的迅速规模化,持续摊低成本,让行业买的便宜、建的便宜、用的便宜、改的便宜,形成优质的良性循环。
物联网终端及应用普及是5G规模化的重点
孙立新指出,当前5G网络的规模发展是超前于终端和应用的发展的,而真正需要实现5G规模和应用创新的条件是5G需要有足够多样化的终端序列,这样才能与5G网络并行推动创新应用的涌现,给创新应用的涌现提供必要的温床。
在孙立新看来,当前的5G网络、终端、应用等其实仍不够复杂和多样。“我们需要在5G终端类型的序列化、规模化上首先普及,再在应用场景上足够细化,让整体网络足够复杂和多样,才能有机会实现应用带动网络的因果反转。”
为了推动新应用的涌现,就需要在技术方案上有足够的多样性。佰才邦在基站硬件平台上有足够多的布局,同时在产品形态和协议栈切分上也有更加多样和灵活的尝试,试图通过足够多样的技术方案去匹配全球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需求,从多样的通用硬件中找出市场落地、规模应用的确定性。
佰才邦助力超越5G规模临界点
孙立新表示,5G时代,“尽力而为”的通信管道服务能力显然不能满足产业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唯有以确定性大带宽、低时延、移动性、可靠性、安全性的网络能力+服务化网络定制能力,才能使传统的“应用适配网络”转变为“应用定义网络”,满足不同行业应用碎片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网络需求。
与此同时,孙立新指出,当前主流基站硬件的能力是非常强的,甚至超出了应用的需求,同时也是私有硬件,这样软硬无法分离,开发成本降不下来,这就需要符合应用需求,可以与应用复用的通用类型硬件作为基站的载体,继续下探5G成本与行业对成本预期的临界点,推动5G与行业达成共识。
佰才邦作为在运营商、政企市场都有深耕的高科技公司,行业合作伙伴遍布全球,不断助力对5G应用细分市场的探索。通过开放的小基站平台的技术来满足很多垂直行业生态的繁荣。“我们提供5G+行业的解决方案,既是网络化平台也是一个生态,让更多的产业伙伴更便捷的能够利用5G这样一个技术来满足各垂直行业的发展。”
在现场,孙立新也重点介绍了佰才邦助力拉斯维加斯开启智慧城市计划、佰才邦为日本近铁公司京都市专用网络覆盖、佰才邦为欧洲养老院提供安全稳定的私有4G网络的案例。
“我们不是完全专注在一个平台上,因为我们考虑到要面向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场景,所以在5G的平台方案方面整合成非常丰富的产品组合,包括一体化的方案、分布式的方案等,来匹配不同的成本、部署以及当地不同的业务需求。另外我们也支持灵活的协议分开,无论是CU、DU、RU、AU之间都能进行灵活的部署,来促进不同厂家的合作和整个行业的发展。” 孙立新强调。
不仅如此,据介绍,佰才邦在空天地海一体化、确定性网络、6G与AI的 融合领域都在持续推进。对于6G,佰才邦认为空天地海将是6G的主要发展方向,佰才邦将持续在天基、空基、地基网络持续推进。“我们希望6G能够进一步促进数字社会的包容性,让全国的弱势群体都能够公开的享受到教育医疗和保健的服务。”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中国电信张成良:空芯光纤是传输介质的潜在颠覆性创新
- 中电信量子科技启动系列设备集中采购项目(框架)招标
- 中国铁塔2024年标准型及微站型FSU产品集采:预估规模16.8万套
- OPPO全旗舰新品发布,定档10月24日!
- 低空经济腾飞并非一蹴而就:5G-A商用带来澎湃动能
- 中国电信机械型现场组装光纤活动连接器集采:宏盛、奥克光电等4家入围
- 美网络武器曝光:设置“嫁祸”功能,全球监听无差别
- 欧盟加速5G与光纤布局:未来三年投资8.65亿欧元
- Gartner:2025年全球AI PC出货量预计将占到PC总出货量的 43%
- 中国电信自研AI节能系统:年均可节电8亿度,节约电费5.2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