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龄/文)近期,欧盟正式宣布,强制要求包括手机、平板、耳机、相机等在内的中小型电子产品在2024年秋季后全部采用USB-C作为充电接口。对于这一消息,人们最先联想到的便是苹果在iPhone手机上常年采用的Lightning接口,相比于如今的备受吐槽,其在iPhone 5机型上的首次亮相可谓相当亮眼。
从领先到短板
最初,苹果iPhone手机一直沿用了在iPod上的30针的Dock接口,方便与电脑设备进行有线连接,以及与音响设备进行音频播放,并同时能与当时的苹果生态相兼容。然而该接口无论是宽度还是厚度,显然都无法满足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寸土寸金的长远趋势。
苹果于是在2012年9月发布iPhone 5机型上正式改为采用Lightning接口,允许用户插入充电线时无需考虑正反,同时提升了手机接口的防水防尘能力与耐用性。随即,该接口也成为了苹果产品在除Mac产品外的充电口标配,苹果还在当年迅速推出第四代iPad,将接口变为Lighting,后续苹果的iPhone、iPad、AirPods、Magic Mouse、Magic Trackpad等产品均采用了该接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Android阵营开始普及USB-C,Lighting接口
反而成为苹果的掣肘。首先在传输速率上,Lighting接口的USB 2.0传输速度,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手机中4K视频的拷贝任务,苹果生态用户还可以用AirDrop的方式,但如果是向PC设备进行传输则只能耐心等待。其次是Lighting接口相比目前普遍采用的USB-C接口,愈发显得特立独行,用户无法在外出过程中实现一套充电设备,满足手机、平板、电脑的三重需求,Lighting充电线往往是一个不得以的存在。
更低的转换成本
近年来,苹果已经开始在iPad Pro、iPad Air产品线上抛弃Lighting接口,改为采用USB-C,并支持雷电协议。在为平板设备带来更快传输速率的同时,也让iPad用户可以任意使用移动硬盘、扩展Hub等产品。iPhone手机与苹果生态中的一些配件产品,成为目前仍在使用Lighting接口的设备。
对于消费者而言,相比上一次更换Lightning接口,更换为USB-C的iPhone所带来衍生消费会更低。消费者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充电设备就能完成充电,而在Lightning接口现身之初,一根100余元的充电线往往让很多人不得不多买上两根,来满足在不同工作生活地点时的充电需求。随着后来苹果手机开始支援更高功率的快充,C to Lightning的充电线又拉动了一波消费。
但是,一旦USB-C接口的iPhone上市,大量消费者显然不会再额外购买更多的充电线缆,这也间接践行了欧盟在此问题上的环保主张。
无接口的未来
对于手机、可穿戴设备这样随身携带的终端而言,无接口将无疑是未来的趋势,整个行业也正在为无接口的未来做着技术积累。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国产手机厂商能够将功率提升至50w以上,国外手机厂商也保险起见的做到了15w-18w。苹果的MagSafe在自iPhone 13系列推出后,也在使用体验上获得了一定改观,并同时推出了移动电源产品,给予了产业界在移动电源产品上的另一种启发。
对于目前智能手机上的另一个接口SIM卡槽,eSIM也已经成为了国际版旗舰手机的标配,苹果在新的iOS 16系统更新中,还提供了eSIM资料在不同手机上的迁移功能,方便用户如同使用SIM卡一样进行换卡操作。同时,苹果的iPad、Apple Watch的蜂窝数据版产品,同样早已采用了eSIM技术。
目前的蜂窝数据版Apple Watch很可能正是苹果iPhone的未来走向,一款没有开口的设备,快速的无线充电又能很好的满足充电需求。通过对于Wi-Fi、蓝牙、UWB技术的支持,数据传输、设备连接均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来完成,并拥有完美且无感的用户体验。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就有传闻表明,苹果正在研发一款无任何接口的iPhone,甚至还专门为其设计了三种系统恢复方式。并且,苹果还可能从iPhone 15系列开始推出取消实体SIM卡槽的机型,用户仅能使用eSIM,不过苹果会提供eSIM双卡功能,来替代目前国际版中实体SIM卡+eSIM的双卡形式。
无接口也能为智能手机厂商带来更多的内部空间。对于近年来的智能手机而言,部分细心的消费者已经发现,手机的SIM卡槽的位置正在发生变化。如苹果的SIM卡槽从右侧挪到了左侧,很多Android机型的卡槽则不断向机身下方迁移,原因就在于占地面积越来越大的摄像头模组挤占了原来SIM卡槽的位置。而一旦取消实体卡槽则能腾出更多空间。此前,绝大多数手机厂商均已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来换取更大的电池容量。
如此看来,未来USB-C接口的iPhone若是真的出现,也很可能是一个短暂的过渡,一个关于“无线”的消费“大坑”,正在被挖掘,毕竟很多人的Apple Watch充电线、MagSafe配件也已经买了不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爱立信倪子铭:先发市场5G部署基本成型 5G-A演进动能依然强劲
- 加速迈向万兆时代:聚焦5G-A商业成功正当时
- 智赋“中国方案”,酿造“世界味道” ——中企通信助力华润啤酒数字化转型之路行稳致远
- 年度营收将超400亿:超聚变瞄准“城企数智”新机遇
- 专访亨鑫科技宋海燕:“绿色”和“智慧”指引,推动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
- 中国移动云化语音网络新通话新建设备集采:4家中标,华为呈最大赢家
- “连接+算力”构筑数智底座:探访中兴通讯2024年PT展之旅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六不原则”打造安全可信的算力网络新业态
- 中国移动5G消息系统三期工程设备第一批集采:中兴、华为两家分食
- 上海万兆光网基础设施全国领先 10G PON以上端口占比近99%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