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消息(林想)2019年6月6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
从最初的产业愿景到标准落地,从产品开发到网络部署,从业务创新到与垂直行业合和共生。正式商用三周年以来,我国5G产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千行百业绽放改变世界的数字力量。
日前,南京邮电大学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启新学者讲座教授、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长三角)研究基地主任,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中国观察员专家团成员王春晖在接受C114通信网采访时表示,受内需市场的转型升级拉动,我国5G三周年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
5G的“三超”功能不仅释放出巨大经济社会价值,也使得我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诸多领域呈现出“领跑”态势。在王春晖看来,要想真正释放出5G潜能,还需重点关注应用场景与融合性人才两大关键要素。
5G三周年,成绩“可圈可点”
5G时代,全球移动通信正在加速发展。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250家运营商已部署5G商用网络,超过280家运营商正在投资部署5G技术,全球5G连接数将在明年突破10亿,5G终端已有1275款已发布或正在设计。
2019年 6月6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经过三年不断发展,我国已建成5G基站近160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固定宽带由百兆迈向千兆跨越升级,光纤用户占比由2012年的不到10%提升至2021年的94.3%。
三年来,我国5G网络建设不断突破的同时,我国5G技术话语权也加重。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 5G 专利活动报告(2022年)》显示,截止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全球声明的 5G 标准必要专利超过 6.49 万件,其中,在德温特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专利将近 5.97 万件,经 INPADOC 同族扩展的有效全球专利族超过 4.61 万项。华为有效全球专利族数量占比为14%,以较大的优势排名第一。
为进一步推动5G应用落地,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明确了我国未来三年重点行业的5G应用发展方向,系统性提出5G融合应用发展策略。工信部在工业领域形成了《“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在医疗和教育方面,工信部与卫健委、教育部联合组织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
“可以说,我国5G三周年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王春晖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的主要因素是内需市场的转型升级,5G技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5G与4G最大的不同在于,4G改变生活,而5G将改变社会。我国5G进入商用充分发挥了基础支撑、创新驱动、融合引领三大功能,也将大力推动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 融合。”
5G“三超”,释放出巨大经济社会价值
4G引爆了移动互联网。对于5G,业界、公众有过多种期待。王春晖表示,5G拥有超高速、超低时延和超大连接的“三超”功能,势必开启新一轮信息产业革命,并构建和形成基于5G的生态产业链。
“中国5G商用也积极推动构建基于5G的全生态产业链,促进5G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促进系统、芯片、终端等产业链进一步成熟。5G商用三年以来,释放初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在上游层面,形成了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规划、基站建设、传输网、承载网以及核心网建设等;在中游层面,形成5G移动通信运营商服务,主要是四大移动运营商的各项5G应用服务;在下游层面,形成了丰富的智能终端及应用场景,5G时代的智能终端范围不再局限于手机,而是包括汽车、智能家电、工业设备等,应用场景也将包括VR/AR、车联网、增强移动宽带、工业互联网、新一代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
王春晖认为,未来,5G网络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带动ICT全产业链发展,还将从信息通信领域向工业、交通、能源、农业等垂直行业延伸,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未来5~10年,5G应是最主要研究方向
5G技术从网络能力、标准技术和应用场景发力创新,不断向前发展。目前,5G技术还在继续向前演进,最新版本将到R17,6G也提到日程。
王春晖指出,2022年3月下旬,5G标准的第三个版本,也就是3GPP R17完成了第三阶段功能性冻结,也就是完成系统设计。2022年6月份,将完成完成R17 ASN.1协议冻结阶段,这将确定所有细节,并转入可执行阶段,届时3GPP R17将整体完成。
R17对部分关键技术带来了增强特性,包括增强的多波束运行、增强的多TRP(发射和接收点)部署、增强的八天线SRS(探测参考信号)触发或切换、CSI(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同时,R17支持增强的IAB(集成接入与回传),支持同时收发(即空间分离全双工),可提供高效的5G部署,尤其是毫米波部署。此外,R17还引入了简单中继器(放大和转发中继),可扩大FDD、TDD的网络覆盖等。
“当前,6G的研发也正在进行中,2025年左右会有更多的关于6G标准讨论,2028年左右开始推出6G标准,预计2030年左右6G开始商用。”王春晖指出,移动通信行业遵循大概10年一个G的规律,将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地往前推进。不过,未来5~10年,5G应该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应当不断推进5G-Advanced,同时还要重点关注5G技术存在的瓶颈,如何用将来6G来解决的问题。
持续领跑,5G需关注两大“关键”要素
从全球范围来看,5G技术已经使得我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诸多领域呈现出“领跑”态势。要想保持这一优势,王春晖认为,可以重点关注应用场景与融合性人才两大关键要素。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是全球较早推出5G服务的国家之一。但与韩国和中国不同,美国在进行5G网络部署的初期是围绕毫米波展开的,包括拍卖的首个5G频谱以及首批5G终端等。王春晖指出,但从目前来看,美国运营商们已开始关注使用低频频谱以及DSS(动态频谱共享)来加速进行5G网络的全国覆盖。
如此背景下,美国三大运营商都拥有两个不同5G网络名称来区分不同频段5G。欧洲整体5G进度严重滞后,5G覆盖人口目前仍然不足10%。相比中国60%以上,韩国90%和美国的45%,欧洲仍处在较低的水平。
王春晖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5G人数最多的国家,我国网络化产业将会有质的飞跃,除了满足民众的日常需要,5G的行业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增多。5G技术已经使得我国的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诸多领域呈现出“领跑”态势。
5G真正的应用场景,80%应该是用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产业界应当系统研究5G在转向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市场”的应用场景。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体量大,通过“5G+工业互联网”把众多的机床、机器人、加工机械等工业设备集成互联,并有效实施状态监测、故障预测和优化控制等场景。
此外,5G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应用极为广阔,需要大量的融合性应用人才,到2030年,我国各行业所缺的5G直接和相关的人才约800万人。建议制定国家5G技术与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5G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5G可持续健康发展储备人力资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三大运营商2024年省分一把手大调整:27位总经理走马上任
- 中国铁塔2024年POI产品集采结果出炉 中兴等四家厂商中标
- 对话华为周军:升级运力、以网强智,把握AI时代确定性机遇
- 中国移动邓伟:“两个不 两个一体”顶层设计 构建天地一体网络商业闭环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三大运营商10月成绩单:中国移动继续领跑
- 中国移动WAF软件集采:启明星辰和山石网科信中标
- Dell'Oro观点:人工智能时代,光传输也必须升级
- Dell'Oro观点:人工智能时代,光传输也必须升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