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消息(李明)在“2022年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HAS 2022)”期间举行的“5G持续演进,共建5Gigaverse & 5Green社会”会议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发表了“领航5G商用,扬帆新征程”的主题演讲。
王志勤表示:面向未来,从5G产业自身的技术供给来看,5G还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从网络能力、技术标准和应用场景发力,持续创新。5G的发展要不断拓展5G连接能力,扩展应用边界,赋能千行百业。目前,5G技术标准向R18推进,演进方向逐步明确。
5G规模商用:个人市场活跃 行业应用驶入快车道
作为全球首批商用5G的国家,中国在5G网络建设和发展方面处于全球前列。当前,中国5G已规模商用,网络覆盖和用户发展持续加速。
据王志勤介绍,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经累计建成5G基站超142万站,覆盖所有地级市、98%的县区,每万人拥有10.1个5G基站;今年预计将新建60万个5G基站,5G基站总数将超过200万个。同时,共建共享形成“2+2”格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共建共享),目前共建共享基站超过64万个,节约建设成本超过千亿元,每年可节约用电超过120亿度。截至2021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6.43亿户,其中5G连接数量超过5亿台,中国5G用户渗透率接近30%,占全球5G用户总量约70%。
5G个人市场发展保持活跃,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全面布局。截止2021年底,中国三大运营商5G分流占移动总流量的20%以上。广东移动、浙江移动、深圳电信、上海电信、北京联通等重点地区5G流量占移动流量的30%以上。中国消费者平均5G DOU超过21GB,约为同期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DOU的1.6倍,5G网络利用率持续提升。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文化旅游、媒体行业龙头等企业积极促进超高清视频、云游戏、AR&VR等内容、硬件的发展以及应用推广。
5G行业应用发展驶入“快车道”,先导应用开始规模复制。“绽放杯”5G应用创新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年,参赛项目从2018年的330个,到2020年的4289个,2021年又增加到1.2万个。参赛项目涵盖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能交通、智慧金融、体育娱乐等10多个领域。
“中国5G规模部署的同时,也促进了全球5G产业快速成熟。”王志勤指出,中国率先完成5G M-MIMO在C-band和2.6GHz上的测试和大规模商用,加速TDD中频段在全球的商用部署, 促进了全球5G商用网络的快速开通,目前全球5G商用网络超过200个,85%国家5G商用网络使用了TDD中频频段,80%运营商5G网络采用了M-MIMO技术。截至2021年底,中国5G终端数量671款,5G智能手机出货量2.66亿部,50%的5G智能手机价格在2500元以下,还出现很多5G千元机,加速了全球5G终端渗透率提升和5G普及,目前全球5G终端1276款。目前全球5G用户超6.4亿,中国5G用户渗透率快速提升,长短高清视频、XR等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运营商收入的增长,为全球5G业务发展和商业推进注入了信心。
5G发展三大启示
我国领航5G商用,王志勤认为,5G发展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5G发展启示1:政策指明方向,标准、研发和商业应用有序推进。2013年,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指导成立IMT2020(5G)推进组,开展技术标准、产品研发,支撑商用,通过5G技术研发试验等加快研发;工信部2017年发布5G频率规划,2018年分配5G商用频谱;工信部2019年发布5G商用牌照;2019年,成立5G应用产业方阵,连续4年举办绽放杯大赛,促进5G融合应用生态形成。为落实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2020年工信部制定5G发展计划;2021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5G发展启示2:中频大带宽+M-MIMO技术,构建5G网络能力基础。中国发放中频大带宽频谱,结合M-MIMO大幅降低比特成本,提升容量。IMT-2020(5G)推进组通过技术试验,使5G网络容量、时延、连接数等均达到5G定义的能力标准。
5G发展启示3:坚持5G网络高质量发展,提升用户获得感、幸福感。泰尔实验室建立客观准确科学的多维度网络质量评测体系,开发专业测评工具,建立专业评测手段,完善评测指标,首先确定评测网络体验和场景,同时建立网络质量感知平台(打造全国移动网网络质量感知平台),以及定点监测、现场路测、平台云测等多维度评测手段。从2021年全国主要城市5G网络质量测评来看,5G下行800Mbps, 上行158Mbps, 覆盖超过95%。
充分释放5G赋能数字经济潜力面临新挑战
5G是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但5G若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仍面临挑战。
《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研究(2021)》显示,2021年5G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在直接带动、间接带动总产出方面,均比2020年增加30%以上。但王志勤认为:如果要充分释放5G对数字经济的影响潜力还需克服以下挑战:
行业应用方面,一是行业企业对规模化应用5G仍有顾虑,包括对数据、运维掌控权,网络的稳定可靠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等还有顾虑;二是行业应用创新和推广普及仍面临高成本的困扰,目前芯片、模组、终端、行业专网定制化成本还比较高,仍按流量收费;三是5G融合应用产业支撑体系碎片化严重,各层级合作互动难,IT/OT/CT融合困难。
消费应用方面,一是产业力量相对分散,创新合力尚未形成,亟需内容供给方、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和运营商等产业链各方共同协同;二是内容生产成本较高,例如,360°自由视角视频内容制作成本约500万元,手机VR视频采集专用终端售价高达4-60万元;三是新型终端形成规模仍需时日,沉浸式体验应用短期内难以爆发。
对5G-Advanced四大期望
“面向未来,从5G产业自身的技术供给来看,5G还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从网络能力、技术标准和应用场景发力,持续创新。”据王志勤介绍,目前大部分商用的5G主要为R15版本;R16也提供了部分低时延、高可靠的新技术能力;R17的标准将于今年6月份完成,将扩展中频、毫米波等更丰富的频谱资,发展中高速物联网及Redcap能力终端,扩展高容量uRLLC、车联网等场景,促进5G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而R18是业界对5.5G(5G-Advanced)非常关注的重点,R18的工作预计今年启动,Rel-18计划将于2023年12月完成。”王志勤表示,“5G技术标准向R18推进,演进方向逐步明确:一是持续增强宽带能力(定义5G演进能力与需求、优化频谱资源配置和使用方式);二是面向垂直行业的精细化设计(上行能力、定位等能力增强,更灵活的组网方案);三是新业务场景开发(对新业务场景及网络要求研究,AI增强网络能力,网络支持AI应用)。”
王志勤表示,5G的发展要不断拓展5G连接能力,扩展应用边界,赋能千行百业。一方面,拓展5G连接能力,构建数字化社会的通用管道(大上行、低时延、高可靠、通感一体等);另一方面,构建应用开放平台,持续扩展行业数字物联场景,加速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在消费级应用市场升级5G体验、加速应用普及,5G行业应用市场以点带面、赋能千行百业。
谈及对5G-Advanced的期望,王志勤表示:一是进一步定义5G演进能力与需求(5G-A 10Gbp能力);二是在频谱方面,储备6GHz、毫米波等更多大带宽频谱资源;三是推进绿色、智能等面向未来的网络架构;四是在技术、标准、应用和产业配套等方面有序推进产业节奏。让5G成为真正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引擎。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Omdia观察:欧洲数字监管政策持续瞄准Big Tech
-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 PingCAP发布TiDB 8.5 LTS版本 顺应AI时代分布式数据库发展新趋势
- 当物联网遇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会发生什么?
- 2025年这些智能建筑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 物联网:实现更安全、更智能的水利合规的关键
- 烽火通信发表2025年新年献词:向“新”发力,向世界一流进军
- 电信国际产品部王洪涛:中资IDC出海方兴未艾,全球化进程机遇与挑战并存
- Indosat携手中兴部署微波骨干技术 改善印尼数字体验
- Indosat携手中兴部署微波骨干技术 改善印尼数字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