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消息(南山)根据IDC数据,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384亿台,同比增长9.9%,相比第一季度34.4%、第二季度32.3%,增速下滑明显。中国市场的表现更是显露疲态:IDC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出货量3528万台,同比增长5.0%。
引领市场的依旧是苹果公司,虽然苹果 Apple Watch 第3季度出货量下滑了 35.3%,但 AirPods / Beats耳机的畅销,还是让该公司以3980万台的销量、28.8%的份额保持着领导地位。
近期业界传闻,谷歌正在研发一款智能手表,将于2022年推出,和苹果公司正面交锋。其背后隐含的信息,正是苹果公司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迫使谷歌在收购可穿戴设备元老级公司Fitbit后要亲自下场。事实上,这一轮可穿戴设备热潮,起源于苹果AirPods,业界群起而效仿。那么智能耳机之后,下一个智能可穿戴“爆款”是什么?
可穿戴设备演进之路
展望未来需要了解历史。到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年销量突破5亿台大关。达到这一数字的过程,是相当曲折的,可穿戴设备的历史比智能手机更长,但早期并未成为主流,更多是业界的各种尝试,例如游戏手套、可穿戴的PC等吸引眼球的产品,因不实用而销声匿迹。
到2010年代,随着智能手机的爆发,“可穿戴设备替代智能手机”的设想甚嚣尘上,引发了第一轮可穿戴设备热潮。笔者犹记得2013年的深圳,每月一场可穿戴设备研讨会,探讨各类替代智能手机的创意。这轮热潮并没有动摇智能手机的地位,智能手机市场依旧高速增长。可穿戴设备市场则独立发展,智能手表迅速崛起,随着Fitbit的横空出世,智能手表/手环一时之间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代名词。
Fitbit智能手表之后,可穿戴设备的下一个增长点,是苹果公司的入局。Apple Watch开始打开智能手表的市场空间,令Fitbit的设备相形见绌。尤其在苹果2016年推出第一代 AirPods后,Fitbit迅速从资本市场的新贵成为弃子,众多终端制造商纷纷仿效,将原本智能手机的标配升级后作为一个单品推出。
可以说,以AirPods为代表的智能耳机产品,再一次打开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空间。到目前为止,智能耳机已成为销售规模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品类之一,与智能手表难分轩轾。
但是,相比智能手机每年14亿台的销量,可穿戴设备5亿台的规模仍然有较大差距。随着智能耳机等产品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市场增速开始放缓,可穿戴设备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三条增长路线探析
综合当前市场风向,笔者总结了可穿戴设备的三条增长路线。
其一是继续提升市场渗透率。代表动作就是前文提到的谷歌收购Fitbit及重启自研智能手表。尽管各大安卓系终端厂商早已推出类似产品,但谷歌入局依然具有非凡意义。当年苹果iPhone击败塞班独领智能手机风骚,正是谷歌安卓系统应用后,各大终端厂商发力,带动了智能手机市场10倍的增长。
在这条路线上,高通、展锐等芯片厂商是重要支持者。高通的骁龙 Wear3100/4100芯片,针对可穿戴设备市场而研发,已经赢得了一批终端厂商的订单。此外高通还推出了“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加速器计划”,超过60家厂商加入了该计划。展锐则发布了W517、W307、8541E、8521E四款可穿戴芯片,在儿童智能手表等细分市场占据领导地位。
第二条路线是“将穿戴智能化进行到底”。人类可穿戴的地方,远远不止手腕和耳朵,眼镜、项链、耳环、腰带、衣服、鞋……理论上都可以智能化成为可穿戴设备。事实上,过去几年来,业界已经做了大量尝试,例如智能服装,堪称时尚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一度吸引了不少眼球。当前来看,智能眼镜的前景最为广阔,例如最新发布的OPPO Air Glass,搭载高通骁龙Wear4100平台,备受业界关注。
在这条路线上,展锐堪称最坚定的支持者。最近举办的一场可穿戴沙龙上,展锐表达了如下观点:随着用户消费理念的成熟,可穿戴设备的定位不再是“手机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智能设备,依据不同的场景,发挥通信、运动辅助、健康监测甚至时尚表达等功能。
可穿戴设备,首先是可穿戴,其次才是设备。基于这一思考,展锐的产品设计一方面是提供通信技术,让穿戴脱离手机的使用需求,例如儿童电话手表;另一方面是超低功耗设计,让消费者随身穿戴的产品保持长续航能力,这是穿戴智能化的关键。以最新发布的W117蜂窝+MCU方案为例,超低功耗设计可使得通话手表的续航达到10天以上。
第三条路线,则是在今年大热的“元宇宙”包装下,对可穿戴设备可能的新一轮千奇百怪的设计。尽管还在发展初期,不排除会有吸引眼球的爆款产品面世。总而言之,可穿戴设备的成长之路还远远没有走到终点。智能手表、智能耳机,只是培养消费者可穿戴设备使用习惯的起点,长跑过程中还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等待挖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