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消息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部署要求,促进IPv6技术、产业、网络、应用、安全协同发展,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以“创新赋能,筑基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李慧镝作了题为“创未来 新跨越--引领IPv6创新发展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李慧镝详细介绍了中国移动IPv6创新发展和应用情况。李慧镝指出,为推动IPv6规模部署应用,中国移动将把IPv6规模部署应用纳入“十四五”规划,按照国家的统筹安排,兼顾业务发展需求,推动5G单栈实验,提升IPv6业务体验。
“中国移动愿用我们的网络优势、用户优势,带动IPv6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努力为实现IPv6的技术、用户、网络、流量规模的全面领先做出更大贡献。”李慧镝强调。
全面推动IPv6规模部署
李慧镝指出,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宽带通信逐步成为互联网重要载体,互联网高速发展对IPv6需求愈发显著,中国移动基于国家整体战略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全面落实推动IPv6的规模部署积极推进IPv6的创新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在国家战略以及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移动全面落实创新推动IPv6的发展,集团公司成立了IPv6推进小组,全面统筹IPv6的部署应用,通过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制定计划、统筹调度等措施,实现闭环管理,确保全面保质地完成IPv6规模部署各项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移动实现了IPv6从技术研究、产业推动到现网突破规模商用再到网络能力全面支撑的新跨越,。国移动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在标准专利方面处于行业先进领先地位,积极承担IPv6技术试点工作,探索IPv6部署应用的经验。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在IPv6规模部署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在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IPv6网络,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单栈VoLTE的网络,IPv6的活跃连接数达到8.7亿,其中移动网络是7.3亿,固定网络是1.4亿,移动网络的IPv6流量占比26.3%,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6.7%,自营网站应用全面支持IPv6,自营IPv6浓度远远超过平均设备,其中自营网站二三级链接IPv6的浓度达到了100%,其中获得IPv6固定地址的固定网关,网络的IPv6平均丢包率平均时延与IPV4网络相当,为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的IPv6网络服务质量。
打造IPv6端到端生态
李慧镝表示,端到端的网络基础能力,为IPv6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推进网络强国的目标,需要切实推进终端侧用户连接并使用IPv6。
中国移动努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打造IPv6端到端生态,包括网络生态和新技术生态。中国移动在3GPPP推动发布了首个移动网IPv6过渡指导规范,系统分析了移动网络中IPv6过渡的基本架构和场景,成为全球移动网络IPv6部署的指导纲领。在IETF累计发布35项,当前在研项目31项,这些都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加快SRv6创新,打造泛载灵活智能优质端到端网络能力,全面支撑云网融合能力提速发展。中国移动还牵头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切片,随流倒换,保障高质量的业务体验,实现云网融合算网融合,新型IP网络底座。
中国移动把握我国自主创新的4G,VoLTE网络确保基础通信业务规模发展,随着5G的到来,VoNR进一步提供更好的移动体验,解决原有网络的地址转换效率问题,和双栈的系统复杂。依托宽带、电视全面推进IPv6在智慧家庭中的应用。目前已支持IPv6的固定宽带网关是1.94亿台,占总量的97.6%,中国移动将协同产业链合作伙伴,进一步加强IPv6在家庭生态普及。
后续,中国移动要继续推动物联网IPv6单栈端到端协同发展。在内容侧,从自有门户网站以及内部应用、自有应用进行全量的IPv6改造,并将协同互联网企业加快提升IPv6内容的提供能力,实现各级链接均支持IPv6访问,为全网用户提供无差别的IPv6服务。
李慧镝指出,在IPv6时代,内外网之间的原有边界被打破,从IPv6到IPv4的网络安全保障和网络保障的工作,是全新的变革,中国移动希望业界打造互联新生的网络安全新时代。从IPV4边界防护到IPv6时代的纵深防护,在确保网络出口部署防护措施的同时,将内部网络科学划分成多个安全域,在安全域之间采取充分地安全保护措施,强化对重点系统终端的保护管理。其次,建立面向全国的关键指标质量保护体系,完善IPv6动态保障能力,推动内容侧和终端侧改造,支撑IPv6网络流量规模的提升。最后,为推动IPv6规模部署应用,中国移动将按照国家的统筹安排,兼顾业务发展需求,推动5G单栈实验,提升IPv6的业务体验,将把IPv6规模部署应用纳入“十四五”规划。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