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大技术突破!芯片生产关键性原材料单晶纳米铜实现国内量产
今天(10月2日),国内首条单晶纳米铜智能加工生产线在温州平阳投产。这标志着芯片制造关键材料——单晶纳米铜——实现国产化量产。
单晶纳米铜,成品直径为13微米,约为头发丝十分之一细,是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的关键材料。以往我国的半导体关键材料大部分来自进口,且原材料是贵金属金或者银,价格昂贵,成为制约我国芯片生产的“卡脖子”难题之一。
这次单晶纳米铜的技术突破,在国内实现了用铜基新材料替代其他贵金属,大幅降低成本,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降低近五成。
这个原材料主要应用在通信、汽车领域以及医疗和工控领域的芯片上。目前平阳生产基地年产能为500万卷轴,达产后将满足国内相关行业约10%的使用需求,为中国集成电路“打破封锁、代替进口”的目标贡献力量。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vivo胡柏山:手机行业是最典型的新质生产力代表
- PingCAP发布TiDB 8.5 LTS版本 顺应AI时代分布式数据库发展新趋势
- 当物联网遇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会发生什么?
- 2025年这些智能建筑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 为什么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将在2025年保持领先地位?
- 物联网:实现更安全、更智能的水利合规的关键
- 烽火通信发表2025年新年献词:向“新”发力,向世界一流进军
- 电信国际产品部王洪涛:中资IDC出海方兴未艾,全球化进程机遇与挑战并存
- Indosat携手中兴部署微波骨干技术 改善印尼数字体验
- Indosat携手中兴部署微波骨干技术 改善印尼数字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