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有望成为史上普及速度最快的移动通信技术,其签约用户数日均增长约一百万人
•中国、北美和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成员国市场在签约用户数上处于领先地位,欧洲则起步缓慢
•2021年第一季度,持有5G设备的5G签约用户数增长了7000万,预计到2021年末,这一人数将达到5.8亿
据爱立信预测,到2021年末,5G移动签约用户数将超过5.8亿,预计日均增长100万新用户。
第二十期《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中的这一预测也印证了5G将成为普及速度最快的移动技术的这一预期。预计到2026年末,全球将有约35亿5G签约用户,覆盖60%的人口。
但各地区间的5G普及速度差异很大。欧洲市场由于起步较晚,其5G部署速度仍将远远落后于中国、美国、韩国、日本和海合会(GCC)成员国市场。
5G预计将比4G LTE提前两年突破10亿用户这一里程碑,主要原因包括中国提前部署5G、商用5G设备的提前供应及其成本的不断下降。目前已发布或推出300多款5G智能手机。
由于连接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关键要素并且其作用正在不断加强,预计在未来几年,5G商用网络的发展将继续保持这一势头。
预计到2026年,东北亚地区的5G签约用户将达到14亿,占全球5G签约用户数的最大份额。而最高的5G签约用户渗透率预计将出现在北美和海合会成员国市场,届时,其5G移动签约用户将分别占到两个地区移动签约用户总数的84%和73%。
爱立信执行副总裁兼网络业务负责人Fredrik Jejdling表示:“第二十期《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它显示了我们已进入5G的下一个阶段。在中国、美国和韩国等先锋市场,5G的推广正在加速,覆盖范围正在扩大。现在正是通过先进用例实现和履行5G承诺的时候。企业和社会正在为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新情况做准备,而5G驱动的数字化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智能手机与视频带动移动数据流量增长
数据流量继续逐年增长。全球移动数据流量(不包括固定无线接入,即FWA产生的流量)在2020年末已超过每月49EB(1个EB等于10亿个GB),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近5倍,达到每月237EB。目前,95%的流量通过智能手机传输,并且其数据使用量已创新高。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的平均数据使用量已超过10GB/月,预计到2026年末将达到35GB/月。
5G电信运营商正处在固定无线接入应用的最前沿
新冠疫情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速度,它也提升了人们对可靠、高速的移动宽带连接的需求。根据这份最新报告,在已推出5G的电信运营商(CSP)中,有近90%也推出了固定无线接入(FWA)产品(4G和/或5G),即使在光纤普及率较高的市场也不例外。这是为了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FWA流量需求,报告预测,到2026年FWA流量将增长7倍,达到64EB。
大规模物联网兴起
预计在2021年,大规模物联网技术(Massive IoT,包括NB-IoT和Cat-M)连接将增加近80%,达到近3.3亿。到2026年,预计46%的蜂窝物联网连接将由这些技术支持。
观察:海湾合作委员会
这份报告包含了海湾合作委员会细分市场的统计数据。在该市场中,政府主导的数字化行动正在加速技术创新和5G普及。2019年,海合会成员国市场是全球最早推出5G商用网络服务的市场之一。预计到2026年,该市场5G用户将达到6200万,5G市场渗透率达到全球第二。
此版《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包括四篇专题文章:
•T-Mobile奉行多频段战略
•在无线广域网基础上构建企业5G
•人工智能:在复杂的5G世界中提升客户体验
•5G室内覆盖规划:从经验法则到统计和AI
在此下载最新版《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
https://www.ericsson.com/zh-cn/about-us/company-facts/ericsson-worldwide/china/5g-for-consumers/ericsson-mobility-report-june-2021-chinese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LG电子加速进军5G专网市场 强调B2B业务协同效应
- LG电子加速进军5G专网市场 强调B2B业务协同效应
- 中国移动硬件防火墙产品集采:总预算超3.2亿元
- 亚信安全完成收购亚信科技股权 持股占比29.9%
- UALink联盟即将发布UALink 1.0标准,挑战英伟达NVLink迈出重要一步
- 中国铁塔携手浪潮云海:分布式资源池擦亮创新底色
- 真我GT7 Pro正式开售,骁龙8至尊版+潜望长焦3599元起
- TM Forum与华为等联合发布《自智网络等级测评白皮书》,首批认证证书颁布
- 挖金子和卖铲子:5G+工业互联网如何“智造翘楚”?
- Omdia观察:2024年全球电信IT市场预计增长2.5%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