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消息(九九)随着标准、技术的不断升级和革新,5G消息的商用正逐渐从理想照进现实。
在今天举行的“2021亚太5G消息应用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魏晨光表示,全球主流运营商基于GSMA标准升级消息服务,20余年未曾演进的基础消息能力正在全面升级为5G消息。
5G消息带来技术与业务的跃变
魏晨光介绍,5G消息采用RCS UP作为基准,实现消息的多媒体化、轻量化,并引入MaaP技术实现行业消息的交互化。2020年4月8日,国内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向业界传达了共同为用户升级基础通信服务的坚定决心。在白皮书的基础上,三大运营商进一步向业界提供统一的业务规范,共同推动终端厂商支持统一的技术要求,并合力在CCSA推动通过5G消息终端行标,为5G消息业务的普及以及产业链的成熟奠定了良好基础。
魏晨光指出,5G消息具有多种能力,带来基础消息技术与业务的跃变。首先是多媒体能力,支持文本、图片、语音、视频、位置、文件传输等多种媒体类型;其次是交互式体验,用户在消息窗口内就能完成服务发现、消息交互支付等一站式服务;第三是强连接能力,成为连接C2C、B2C、C2M、M2M的服务平台;第四是大消息生态,运营商与终端厂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
至于中国移动5G消息的整体进展,魏晨光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网络与终端推动方面,中国移动快速推进网络及系统建设,多措并举推动终端支持,主流终端厂商已完成首批支持5G消息功能的商用版本推送。截至2021年5月11日,已经有56款定制终端支持5G消息。
在技术标准引领方面,从5G消息基础版本UP1.0起,中国移动即为国际标准主要贡献者之一,将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和网络环境特点的业务功能和技术方案推入国际标准之中,成为全球统一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业务和产业生态构建方面,中国移动广泛吸纳生态伙伴,已累计在24省开展试点工作,签署包含工行、建行在内的战略客户50余家;充分发挥合作伙伴力量,针对9大应用场景(党政、金融、传媒、互联网、教育、民生等),分别打造各行业的标杆应用;探索5G消息相关的搜索、支付、位置、AI等各种能力的开放与合作,吸引优质外部合作伙伴,全面提升业务体验。
面向产业链赋能,推进5G消息SDK适配集成
魏晨光进一步介绍,中国移动正在研发5G消息协议一致性测试云平台,目前已完成多款主流品牌的5G消息终端测试,有效降低了终端厂商研发门槛,大大加快了5G消息终端上市步伐。与此同时,还在研发针对Chatbot的协议一致性测试,以确保Chatbot良好、统一的用户体验。
5G消息SDK是终端实现5G消息业务的核心套件,研发统一的5G消息SDK,将为提升平台与终端以及终端间的兼容性、降低终端厂商集成5G消息能力的成本、促进终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移动基于企业标准、CCSA行业标准、GSMA RCS UP 2.4国际标准制定软件设计方案,展开5G消息SDK技术研究及产品孵化。目前已实现DM设备管理、注册认证、一对一消息、MaaP消息等5G消息核心功能。
作为端侧核心能力套件,5G消息SDK对平台实现消息数据传输,为端侧提供统一业务调用接口以及技术支撑服务,终端厂商可依赖SDK能力,并保持系统原有交互视觉风格进行业务接入开发。中国移动基于统一框架与接口,持续完善和丰富SDK能力。
终端厂商对运营商自研5G消息SDK表达了充分的认可,中国移动通过联合研发来赋能产业链、助力业务推广的模式得到初步验证,目前正与小米、OPPO、VIVO、酷比等厂商对接SDK终端适配,预计Q2完成首款终端适配及入库测试。
魏晨光表示,下一步中国移动将通过扩大终端覆盖规模、促进业务能力丰富和推进终端体验一致性加速推进5G消息商用进程,同时通过构建身份认证能力、融合支付能力、社群裂变能力等丰富产品功能。在此基础上,联合各方合作伙伴,凝聚一心,共创5G消息新生态!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中国移动邓伟:“两个不 两个一体”顶层设计 构建天地一体网络商业闭环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三大运营商10月成绩单:中国移动继续领跑
- 中国移动WAF软件集采:启明星辰和山石网科信中标
- Dell'Oro观点:人工智能时代,光传输也必须升级
- Dell'Oro观点:人工智能时代,光传输也必须升级
- 亨通光电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出资3亿元成立产业投资基金
- 中国移动抗DDoS设备集采:华为、新华三、迪普科技中标
- 中国移动5G多模路测软件集采:珠海世纪鼎利等四家企业中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