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28日,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盛大举行。开幕首日,以“科创中国:数智化转型 5G+万物致新”为主题的高端对话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本次高端对话围绕智能制造、数字科技创新、5G+工业互联网等主题,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5G如何驱动数智化转型。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地区部总裁鲁勇发表了《5G 数智化转型新动能》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各位来宾:
首先,我代表华为公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于我们的信任、帮助与支持。正是得益于此,华为公司始终在奋勇前行、逆势而上的路上。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5G发牌两周年的日子,中国5G的发展速度令全球瞩目。我作为产业的参与者,今天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5G已成为数智化转型的新动能。
数字化向数智化升级
5G发展正当其时
记得我上一次在数博会分享5G相关话题还是在2019年,当时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国必将拥有全球最大的5G网络,5G必将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很多想象的空间。
两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中国不仅建成了全球领先的5G网络,基站建设超过82万,实现了地级以上城市的全覆盖,用户数已突破2.8亿。同时,在煤矿、钢铁、港口、制造等20余个行业已经部署了5G应用,超过5000个商用创新项目正在实施落地,5G行业应用合同签署量超过1000个。其中,绝大部分的产业应用,都是5G与云、AI、大数据等技术的结合,为行业企业的生产、运营贡献了新价值,而随着以上这些技术的融合发展,我们也迎来了数字化向数智化升级的新机遇,5G的社会价值将更加凸显。
数智化的核心是通过联接+计算技术
让数据发挥出最大价值
我认为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就是要让数据发挥出最大价值,包括通过数据的交互与呈现、数据的流通、以及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使数据这一新时期的生产要素转化为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两大基础技术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一个是以5G、全光通信、IP网络等为代表的联接技术,和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计算技术,只有通过这些根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才能真正让数据产生价值,从而满足数智化生产、服务与生活的需要,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5G实现云/边/端数据高效协同
成为激发数据价值的关键驱动力
5G是一张可信、可靠、可承诺、高质量的的移动网络,实现云/边/端数据的高效协同,在互联万物的同时,进一步加深联接技术与云、大数据、AI等计算技术的融合。
云是未来世界的基础平台,就像中国移动高同庆总刚才提到的,未来将“无云不企”、“无企不云”,而5G可以使云上算力、算法、应用、组件等能力实时赋能到边侧与端侧,同时满足边/端面向云的实时能力调用与数据交互,真正实现让计算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
对个人消费者而言,将创造出更多极致体验的应用,实现更多的“身临其境” 与“感同身受”;对行业而言,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我将从以上两个维度,结合几个案例进行阐释:
5GtoC应用带来极致感官新体验
用数字点亮现实世界
在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舞蹈风暴2》中,我们携手栏目方及相关伙伴,在现场布放了128个高清相机进行拍摄,结合智能云端合成与渲染技术,实现了360度自由视角的播出。观看者使用5G手机就能切换任意视角,领略全新的感官体验。此外,这一应用也落地在了央视、重庆电视台、广州大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相关节目中,同时我相信,未来在其他的剧院场所,以及像“冬奥赛场”的体育场馆都将落地这一应用。
同时,基于5G的AR应用正在走向成熟商用。在北京前门,我们利用空间计算和5G网络结合,以每平方公里40亿个信息点扫描现实世界,实现厘米级定位与仿真叠加,打造了全球首个商用上线的、拥有室内外融合定位和3D实景步行导航功能的“北京坊河图世界”。虚拟数字内容会叠加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中,让用户室内外步行导航的同时,可以看到商家的精品推荐,领取促销红包,观看“烟花”等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体验。
第一代互联网是信息的互联网;第二代互联网是基于人的社交互联网,所以诞生了像微信、推特这样伟大的应用;而第三代互联网就是真正的数字孪生,将真实的世界和数字世界相结合的互联网。
5G驱动先发行业数智升级
创造行业新价值
5G对个人消费者带来的变化还不足以完成5G的使命,在行业维度,5G带来了更多新价值。
5G具备大上行带宽、室内精准定位、端到端切片等原子能力,这些原子能力与云、AI、大数据等技术融合,构造出行业数智化转型所需的水平应用场景,例如机器视觉、AGV协同调度、远程控制、移动巡检等。这些水平场景与垂直行业特性相结合,成为行业智能解决方案,为行业客户的生产、运营、管理带来巨大价值。
5G让劳动者更舒适 让制造更智能 让生产更安全
首先,5G让劳动者更舒适。
港口的龙门吊司机每天在30米高的操控室低头作业,由于上下塔的不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不得不断水断食;再加上这个工种对技能要求高、培训久,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做龙门吊司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港口通过5G+高清视频,实现龙门吊的远程控制,司机坐在环境舒适的空调房里即可完成作业;此外,1名龙门吊司机可操控3~6台龙门吊,在改善工作环境的同时,大幅提升人员应用效率。
同样,在山东、山西的煤炭与金属资源矿井,利用5G实现井下采煤机、掘进机、运输轨道车的远程操控,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下井数量,5G的社会意义在“以人为本”上进一步得到体现。
在生产华为Mate、P系列手机的华为南方工厂,我们秉持“自己的降落伞自己先跳”,打造5G工厂来制造5G设备。5G与其他智能技术融合,让制造更智能。
对比华为南方工厂手机生产线的过去与现在,我们能很明显看到,现在的产线操作人员大大减少。得益于5G生产专网,车间里500多台设备都已经接入5G网络,设备之间数据实时交互,自动导航车(AGV)在规定的线路上进行来往供货、运货。有了这样的智能化产线,操作工人数量相比过去减少80%以上,整体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
此外,5G带来的智能化还体现在产品质检方面。在像巴掌大小的一块电路板上有多达2500个器件,以前靠工人肉眼检测至少需要2~3分钟;现在对它进行高清拍照,通过5G上行大带宽快速传至云端,通过人工智能仅需6秒就可完成检测,产品良率也从98%提升到99.55%。
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个关于化工行业的案例。
对于面临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强腐蚀性等挑战的化工行业而言,安全是重中之重,对安全管控的要求也非常苛刻。
在江西星火有机硅化工厂,通过5G智能终端巡检、5G机器人巡检、5G移动作业监控等手段对厂区内全要素进行视频采集和全天候分析,使得工艺安全预判效率提升了80%;同时,在5G移动作业监控下,生产作业违规行为减少了78%。
贵州5G发展进入快车道
5GtoB从技术验证走向商业复制
身处贵州,我们看到贵州的5G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
截至2020年12月,贵州全省5G基站超过2万个,实现了城区和县城核心区域室外连续覆盖;所有5A景区、交通枢纽、贵阳地铁线等重点区域也实现了5G全覆盖。
随着5G建网规模扩大,5GtoB从技术验证走向商业复制。
贵州是个煤矿大省,井工矿居多,新田煤矿率先启动厂区及井下5G规划,将5G技术应用到矿区的各个自动化系统支持视频监控、无人值守、远程操控。实现井下少人,无人,本质安全。
在电力方面,黔南州和贵阳完成5G配网自动化FA验证,后续逐步启动环网柜改造,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有效规避重大电力事故发生。同时在医疗、文旅等其它方面也在展开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华为仍将一如既往的支撑运营商将5G带到千行百业。
5G数智化转型进入高速发展期
四大创新推动产业繁荣发展
2019年,我们饱含热情进行解决方案孵化;2020年,我们聚焦先发行业从0到1的打造,同时持续优化解决方案;如今,钢铁、矿山、港口、制造等重点行业已经进入1到N规模复制的阶段,中国5G的产业创新已领先全球。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5年,将迎来5G数智化转型的高速发展期。而面临这样的机遇,当前我们还需要在四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标准的融合创新。要实现产业数智化,通信系统的标准需要与各个行业系统和产业系统的标准相融合,从而起到行业牵引与发展指导的作用。例如,在煤矿的创新应用实践中发现,面向井下450多米处构建5G网络,我们沿用的井下无线射频标准仍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和英国的标准,而在当前实际部署过程中,我们需要跟中国的相关标准制定组织进行联合创新与测试,不断验证安全性。这些都是行业融合发展中需要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未来标准的融合创新是我的第一个倡议;
二是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创新,不论是5GtoC还是toB,如果仅仅以联接的带宽和流量来进行商业闭环的话,产业发展空间无法做大。要以多方共赢为目标,以“价值定价”为导向,这样才能真正的驱动上下游产业,带来创新的源动力,进而真正驱动商业;
三是需要行业终端、网关等硬件设备的持续创新,当前全球已发布超过600款5G终端,但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大量的,满足百行千业各场景应用的5G行业终端,这仍需要更多硬件设备商共同努力,才可以匹配发展诉求;
四是持续深入做好生态协同创新,中国的很多行业拥有很深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积淀,有很多真正的“懂行人”。我们要尊重行业客户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者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与能力,要虚心、积极的与行业生态合作,将自身的技术能力与行业信息化应用结合起来,才能最大化发挥5G在行业智能化转型中的价值。
相信在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行业ISV/SI、产业组织等产业链参与者共同努力下,将塑造更高、更广的5G产业价值。
「数」聚贵州 「智」赢未来
「5G」扬帆 万物致新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以5G为代表的ICT技术将全面驱动企业架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千行百业迎来了数智化变革的历史性机遇。
贵州跟华为一直很有渊源,未来华为公司的云数据中心也在贵阳,相信将会对贵州乃至中国的数据产业带来积极的作用。我们也期待未来跟更多伙伴一起携手并进,共同迎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今天我们「数」聚贵州,明天我们「智」赢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