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消息(九九)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在加速,并呈现出“五纵三横”的新特征。在“五纵”的推动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而“三横”将带来国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规模达到13万亿元。
在昨日举行的“千兆光网助力数字经济新增长主题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表示,未来网络演进向“数智云网”全向发展,支撑数字经济增长。“数智云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内涵,以“网是根基、云是中心,云网一体;智是内核,数是价值,融数注智”为核心理念,打造云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资源一体化供给。
段晓东进一步表示,千兆智能光网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是“数智云网”的发展基石。而千兆智能光网正在从带宽的“千兆”连接能力向带宽+体验的“千兆”服务能力转变,从端到端千兆演变为智能化千兆,再演变为极致化千兆。
千兆固网和千兆5G协同推进千兆智能光网发展
具体而言,千兆智能光网分为三个部分:千兆固网、千兆5G和高品质的骨干传送网。
千兆固网即持续提升有线宽带能力,打造“端到端千兆”固网。一方面,将全网PON转向10G PON,支持兼容GPON的Combo模式。“从今年开始中国移动采购的所有OLT都需具备10G PON能力,希望可以加速向10G PON演进。”段晓东说。另一方面,通过部署10G GPON+千兆网关+Wifi6,实现端到端千兆固网能力。中国移动用了几年时间,成功成为国内第一大有线宽带用户,实现移动、固网双领先的策略。截至2021年2月,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总数为2.15亿户,覆盖全国80%以上的家庭楼宇,光纤入户比例达到98%。
段晓东指出,千兆5G与千兆固网无法割裂开,且各具优势。中国移动需要让回传与前传网络都支持千兆5G,所以在5G回传网络引入50G/100G/200G高速接口,前传网络采用25G WDM技术,打造超宽管道满足“千兆5G”带宽需求。千兆光网支撑5G ToB行业专网极致性能,为5G行业专网提供安全部署、超低时延、超大带宽的承载底座。中国移动在基础能力、网络部署、服务支撑等方面构筑12大核心能力,形成专网技术体系,支持专网模式能力层层递进,专用化程度逐步提升。
智能化OTN光网正在向以云为中心的网络全面转型。中国移动立足网络基础能力提升,不断提升网络带宽、开展网络SDN能力建设,深化网络转型升级、 匹配云业务发展。
五大创新技术构筑中国移动5G领先优势
段晓东在演讲中分享了中国移动在5G前传、5G回传和骨干传输等方面的技术设想与实践:
一是提出新一代5G传输技术--切片分组网(SPN),它很好地融合了TDM与分组优势,契合5G 无损、高效的承载需求,具备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精度同步、灵活管控和网络切片等优势。并在ITU-T形成7项系列标准立项,2020年9月架构、接口、演进首批三项核心标准获得通过。目前已经在全网部署,构建出中国移动在5G方面的领先优势。
二是提出半有源MVDM方案,解决前传哑资源管理和光纤消耗问题。MWDM方案通过创新半有源架构、优化波长体系设计和轻量级OAM,并解耦模块、设备和管控,实现前传网络可管可控和系统低成本优势。段晓东介绍,目前,半有源MWDM推进技术和产业已经成熟,已经有19家设备厂家、9家芯片厂家、9家模块厂家以及3家控制器厂家支持MWDM技术,构建了比较好的产业基础。
三是推进C/U分离的下一代智能光接入网架构,vOLT的C/U特性提供更高效的光接入网异厂家组网能力。
四是构建高品质政企专网,覆盖全国31个省份约132个节点,大规模商用SOTN技术,实现业务端到端管理和灵活部署。
五是开拓千兆智能光网的应用基础技术研究,从网络系统视角审视和牵动底层光通信技术,探索物理层基础技术研究,攻关关键技术并取得良好进展。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韩强:韧性通信是预警发布的生命
- 中国移动基站前传设备集采:采购规模43.66万套,最高限价3.96亿元
- 报告:我国初步建立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
- 中国联通李福昌:“六位一体”推动5G-A从标准走向现实
- 沃达丰完成5G SA全德部署 覆盖90%人口
- 沃达丰完成5G SA全德部署 覆盖90%人口
- 英伟达挖角思科“顶级发明家”:能否开启第二台“印钞机”?
- 荣耀X60系列发布定档10月16日:首次搭载卫星通信,引领手机通信再造巅峰!
- GSMA智库:B2B服务将为运营商带来超4000亿美元机会
- GSMA智库:B2B服务将为运营商带来超4000亿美元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