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专稿(蒋均牧)面对严峻的气候环境形势,“碳中和”已是当今世界最为迫切的使命。受此驱动,电信运营商在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同时,亦肩负着节能减排的重任。
2021 MWC上海期间,华为正式提出“零碳网络”的价值主张,发布了数字能源零碳网络解决方案,旨在助力运营商实现碳中和战略,并加速人类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Marketing副总裁尧权在接受C114独家采访时,对此作出全面解读。
碳中和:运营商重要战略目标
旱涝灾害、雾霾天气、森林大火、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崩溃……气候环境问题无疑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甚至情况愈演愈烈。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指出,2015年至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时代升高了1.1摄氏度,而且升温速度骤然加快,与五年前相比升高了0.2摄氏度。
为了扭转这一局势,世界主要经济体相继承诺在本世纪中叶达成碳中和目标。比如,我国去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对电信运营商而言,“碳中和”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尧权谈到,全球ICT能耗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达全球总电量的5%,数据中心10年总体拥有成本(TCO)中电费占比将超过60%,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社会意义突出,亦有着显著的商业价值。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国际电信联盟(ITU)、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GeSI)和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于2020年2月末发布了基于科学的减排目标(SBT),致力于到2050年帮助移动产业实现净零碳排放,占全球30%移动连接数的29家运营商加入其中。沃达丰、Orange、西班牙电信等领先运营商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目标,比如沃达丰承诺到2025年将其碳足迹减少一半,并从可再生能源中购买所有电力,到2040年实现碳中和。
零碳网络:四大解决方案+智慧能源云
在“碳中和”命题以及数字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低碳化转型、建设周期长、运维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零碳网络”由此应运而生,倡导通过高效用电、绿色发电以及能源网络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来实现“零碳”,支撑运营商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零碳网络不止是一个理念,更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尧权表示,其中包含了极简站点、极简机房、极简数据中心、无处不在的绿电四大解决方案,以及融入这些解决方案的智慧能源云。
首先,在站点侧,极简化站点形态,从室内站点到室外站点,进一步发展到室外刀片,让“房变柜、柜变杆”,全面杆站化,实现降低能耗、省电费、省租金。其次,在机房侧,对于新建场景,以机柜替代机房;对于扩容场景,免增机房、免改线缆、免增空调,从而节省能耗、空间及工程。
第三,针对数据中心,通过全预制化、模块化建设重构架构,建设周期从20个月缩短至6个月;通过融合高密、高效节能的方案重构供电,提升效率,并实现预测性维护;通过间接蒸发冷却和iCooling等解决方案,重构温控,相比传统冷冻水方案,能耗节省17%;通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重构运维,运维效率提升35%。
第四,无处不在的绿电,将绿电引入站点、机房、数据中心等,实现全场景叠光,打造绿色联接和绿色计算。
最后,四大解决方案融合智慧能源云,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管理,最终大幅度降低用电成本,提升能源效率。
成功实践:改变已经发生
实际上,高效用电和绿色发电也是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一直以来发力的方向。得益于在能源与ICT领域的长期深耕,以及在电力电子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方面的积累与融合创新,它已经以一系列低碳、低能耗的方案服务于全球1/3人口,累计绿色发电3250亿度电,节电100亿度,相当于种植2.2亿棵树。
在采访中,尧权亦分享了华为在践行“零碳网络”理念方面的一些成果。
高效用电方面,以浙江某运营商为例,通过部署华为极简站点解决方案,把传统的柜式站点改为刀片站点,实现了14%的能耗降低,相当于每个站点每年可省4000度电。在深圳,某运营商通过部署华为极简机房解决方案,在不新增机房的情况下满足5G扩容所需,建设周期也由以往的一个月以上减至5天。再比如在河北廊坊,华为自身一个规模4000机架的数据中心,利用AI优化能效将PUE从1.42降至1.26,折合成经济效益一年可以节省2000万人民币。
绿色发电方面,上海地铁新能源公司利用华为技术,为当地的龙阳路地铁站铺上了一层光伏屋顶,总装机量3.66兆瓦,每年可发电340万度,所发的光伏电力并网接入基地内的综合变电所,年均节约标煤约1200吨、可减排二氧化碳3390吨。
以绿色化、数字化为核心的全球能源变局序幕已经拉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亦亟需一个更好的能源底座。此次华为“零碳网络”理念及解决方案的提出,为运营商履行社会责任以及降本增效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从长远来看,必将产生巨大的价值与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