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消息(乐思)在今日召开的“2020中国国际车联网技术大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赵世佳从编制背景、整体框架、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刚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深入解读。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自 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引领世界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赵世佳指出,《规划》对于坚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定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国务院的批准,整个《规划》编制的起草组包括工信部,中央财办、发改委等共计12个部门组成。在规划编制过程当中,还邀请了咨询委员会,涉及到除汽车以外,包括能源、交通、通信领域相关行业的专家。在起草组和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下,下设编写组,由装备中心牵头,同时还联合了汽车协会、学会,包括中汽中心,中国汽研,包括百人会等相关机构,开展了六大研究课题,更好的支撑整个规划的研究和编制。
据介绍,《规划》编制从2019年的2月份正式启动,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集成多部门的研究力量,多渠道的听取专家和企业的意见,多次进行企业调研终于在今年10月份,《规划》正式印制。
赵世佳透露,《规划》的框架是“1+3个5”的整体框架,1项总体部署,5项重点任务,5个专栏任务,5项保障措施。包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开发合作。
此外,《规划》提出了“三新”。“新动能”:新能源汽车为世界的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大幅增强,包括产业体系持续完善,涌现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产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已经形成了发展的新动能。
“从2015年以来,我国的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产业进入了叠加交汇、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形势下,要研究如何更好的抢占战略机遇,巩固良好势头,充分的来发挥我国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通信的领域优势,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赵世佳表示。
“新特征”:开放融合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特征。目前传统的汽车由零部件、整车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也是因为融合创新带来了产业生态的办法。
赵世佳表示,《规划》的总体思路是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三化”发展--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明确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提出了融合创新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基本原则当中包括四个方面,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协调推进以及开放发展,这些基本原则在后续的主要任务当中也都有相应的对应的部分。
《规划》在发展愿景中提出了2025、2035两个时间节点的发展目标,其中2035年包括市场规模,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20%,纯电动乘用车新车的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2035年提出的目标是,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高度自动驾驶启程实现规模化应用,
赵世佳介绍说,《规划》还包括五大重点主要任务,第一个方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包括三大方面,分别是深化“三横三纵”,建设技术创新平台,以及提升行业服务能力。三横三纵是行业最为关心的,新能源汽车的三条技术路线没有变化,三横当中,重点是拓展和延伸智能化了网联化技术,就是增加了第一个纬度。
第二个方面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包括支持生态主导型企业发展,促进关键系统创新应用,重点提出的是操作系统和动力电池全价值链的发展,同时提出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的水平,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强化质量安全保障,重点对安全保障体系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第三个方面就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这里面要促进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这三大领域的融合发展,是在专栏当中也明确了要建立相关的标准体系,以及促进数据共建共享这部分的关键内容。其中在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融合发展当中,主要是介绍了构建人车路云,包括多层的数据融合和计算的处理平台,以及强化新能源汽车数据分级分类的相应的管理。
第四个方面就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里面包括三大方面,分别是充换电的基础设施,以及智能路网的设施,以及加氢的基础设施,其中在智能路网的设施当中,重点提出了推进新一代无限通信技术建设,以及加快C-V2X标准制定方面的内容。在专栏五当中也重点提出了建设智能基础设施的服务平台,开展相关的充换电加氢、智能交通的综合示范应用,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智能管理。
第五个方面就是深化开放合作。主要是包括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及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这两个方面。最后是五大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组织协同这五大方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