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消息(南山)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造成的“物理隔离”,给经济社会的运作方式带来了深刻改变。远程办公、家庭办公等“无接触”工作方式成为企业办公的重要选项,各类云服务大显身手。
云联络中心领域的领导品牌Genesys,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与变革者。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Genesys媒体沟通会上,Genesys大中华区总裁雷森华通过视频连线向媒体介绍,过去七八年,Genesys已经成功实现从一家呼叫中心厂商向云端转型,包括对外并购的方式,成为云联络中心领域的领导品牌。目前,Genesys 60%营收来自于云业务,客户规模也从之前的两三千个,增长至如今十一万个。
与之呼应的是,市场咨询公司Gartner近期发布的《2020年联络中心即服务魔力象限报告》,将Genesys评为“领导者”。报道称,Genesys Cloud平台在全球的客户采用率出现了激增,已覆盖70多个国家。而且在Genesys最重要的50位客户中,有60%是跨国公司。
Genesys 大中华区销售总监岳鹏进一步介绍,从2020年开始,Genesys在中国的业务也进行了转型。一方面是营销架构,原来是分为大客户团队和中小客户团队,今年下半年筹划转型为分行业的垂直聚焦的营销模式,并将在明年实施。原因在于,Genesys解决方案全面上云,一万坐席和一百万坐席采用的技术架构,已经没有区别。另一方面,技术方案上也会专注于深挖行业客户需求,包括金融、互联网、制造等重点行业。
Genesys大中华区业务发展总监黄金鹏补充,这种模式并非不重视中小客户,相反,一般大企业的IT定制能力较强,中小企业的IT人员较少,Genesys通过对垂直行业的深耕,能够准确把握头部客户的需求,其中的标杆应用以及很多经验,可以提炼出来赋能中小客户,节约了试错成本。
此外,Genesys今年推出的“多云”服务,采用开放式标准构建,客户既可以使用Genesys Cloud,也可以使用第三方供应商的私有云或公有云、自建或混合模式的部署。Genesys将底层API完全开放给第三方使用,其开放特质大大提升了客户上云的灵活性,从而获得了更多客户的青睐。
这种开放的心态,包括了对AI技术的运用。Genesys已经在呼叫中心、云联络中心方案中大量采用了AI技术,其中一部分是自研,另外也外接了合作伙伴的AI技术,在一些场景或客户层面落地。例如在中国,拥有百度、小米等AI技术合作方。
雷森华提到,中国的云服务生态与海外有所区别,在海外,Genesys与Infosys、Adobe、微软、ZOOM、AWS等软件和云服务巨头达成了广泛合作,中国市场则瞄准在中国国内市场举足轻重、比较有影响力的生态圈合作伙伴。Genesys还将大量招募云服务合作伙伴,扩展更多领域和更广的地域。
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给云服务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岳鹏表示,整个疫情期间如何保证客户服务不间断,保证客户服务的质量,Genesys提出了“居家坐席”的解决方案,今年2月份就迅速行动,为部分客户进行居家坐席部署,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为80多家客户完成了5万个居家座席的上线。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Genesys快速响应服务已帮助50多万名联络中心员工实现了居家办公,既保证了业务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又保障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基于Genesys灵活的解决方案,适配不同的网络环境,客服人员既可以采用VPN接入,也可以用手机,甚至还可以用固定电话。此外,Genesys解决方案提供各种各样的监控、提醒、快速沟通的能力,使得管理者管理居家坐席,如同在办公室一样容易。
另外,疫情全球蔓延还使得中国企业“出海”需求更多的云端服务支持。岳鹏强调,这次疫情之后,相信“中国制造”会蓬勃发展,更加强大。Genesys会投入专门的销售力量来帮助和支持这些客户,尤其这些客户中会大量“出海”,在“出海”的过程中,Genesys Cloud的解决方案就是最好的辅助。“Genesys在今年疫情中签订的中国企业出海合作订单,全部采用了云服务。”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恩智浦:底层处理与技术专长相组合,打造完整系统级解决方案
- 爱立信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收入超市场预期
- 杭州中移边缘算力主机代工生产服务(对外交付)集采:总预算9000万元
- 报告称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出货突破23万台
- 亨通光电:已布局前沿光纤
- 紫光国微:选举陈杰为董事长,马道杰转任副董事长
- 中国铁塔金毅:围绕“一体两翼”战略,深化“两先四绿”发展方向
- 时间定了!纯血鸿蒙发布会将于10月22日举办
- 中国移动产品体系解析:AI产品化与产品化AI“相向而行”
- 千家早报|腾讯与中国信通院签署人工智能业务合作协议 ;工信部: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2024年10月15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