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涌分享了新基建大背景下5G的应用与创新,以及未来5G发展创造的新机遇。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 各行各业都会诞生BAT
张涌认为,在国家新基建的部署下,5G的基础设施和应用将是一个重点。首先5G的基础设施投资非常大大,包括主设备、基站、光纤光缆、终端、工程建设等,这部分的投资预计在整个建设周期里将是万亿级别。但同时5G应用市场带来的投资机会远大于5G基础设施本身的投资。5G优良的性能,包括超大的带宽、高可靠、低时延以及海量的连接,这些特性将带来大量新的应用机会,新的应用又会催生非常多的新市场。
2020年三大运营商都在原来5G建设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投资,并在时间上进行了提速。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联合建设一张覆盖全国的5G网,上半年将完成10万个基站的建设任务,三季度将完成全国25万个基站的建设,时间表比原定的计划提前了一个季度;中国移动也把5G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在今年年底它的5G基站数会达到30万个。这样的建设规模将使中国成为全球5G基站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也当仁不让地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
张涌表示,5G会成为各行各业转型的风口。中国有14亿人口,手机用户数已经超过了15亿,人与人的连接用手机已经实现了普及。基于手机,我们有了手机支付、共享单车、抖音等。而5G的价值在物的连接,基于物与物的连接普及之后,万物互联会带来什么?谁又会是互联网公司里面的BAT,我们还不知道。
他认为,传统行业的老大都在想着如何借助5G巩固自己的地位,新进入者则想着如何颠覆。可以预期的是,5G时代一定会有新的行业模式洗牌。如果说4G造就了现在的BAT,那么在5G时代,360行应该行行都会有自己的BAT。
“这个BAT可能不一定是互联网公司,而是行业里对互联网有敏锐的判断,有果断的投资和在这个行业里有足够的技术储备的公司。未来谁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目前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每个企业都充满了希望和机会。”
疫情对5G是危机也是机遇 共建共享让运营商进入理性竞争时代
中国5G建设也遇到了新的影响因素,就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张涌看来,上半年疫情对5G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疫情严重期间,整个5G从勘察设计到工程施工,从厂家设备的备货,到运营商采购的招投标等,所有的工作都受到疫情的冲击有所滞后。但他认为疫情对于5G的发展是危机,更加是机遇。
在疫情的危机下,5G的优势得到了显现,包括大带宽,以及即插即用和无人化。比如5G直播时,5G相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它部署的方便程度要大大优于有线网络;无人化的优势在医院里非常明显,很多地方是隔离的,不允许人员的流动和出入。这时5G可以远程无人化操作,比如基于5G远程操控的机器人、无人机,避免了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疫病的可能性;此外,云办公、云教育、远程会诊等也迅速地普及了新的工作方式。“所以,疫情对5G网络建设的影响是短期的,长远来说疫情将促进5G的发展。”
此外,中国运营商市场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先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5G上开启共建共享,随后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也达成了5G建设合作。张涌认为,这个合作模式最终的形成代表着中国电信市场进入了一个理性竞争时代,在这些重资产投资上确实没有必每个运营商企业完全自建一套,这样会带来巨大的投资浪费,使每个公司都背上巨大的资产成本。
在他看来,运营商未来的竞争应该是在应用行业,在商业模式,在市场拓展方面的竞争,而不是简单的网络投资竞争。“这次四家运营商两两合作,我觉得是开了一个好头。”他说。
5G成功不可能只靠运营商 商业模式需要产业链共同探索
张涌也指出,未来5G的发展仍旧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
比如5G标准中国企业参与的分量非常大,但这个标准并不是最终已经定稿的标准,5G的网络标准还在持续地制定和优化、完善当中;5G在行业应用上有非常多的场景,但最终将在哪个行业突破,现在仍然不确定;5G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十分清晰,整个产业链目前还是投入大于收入。
“未来除了技术的进步会带来从终端到设备整个成本的降低,但商业模式的探索仍然是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技术的基础上找到各个行业合适的商业模式,是我们共同需要去研究的。在人与人的连接方面,我们有了很多的商业模式,这当中很多是中国人独创的商业模式。我们也相信基于5G、基于物与物的连接,我们也会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张涌说。
他提出了5G商业模式创新的六大关键要素:
1、以客户为中心。5G的应用一定要是以提升客户感知为最高的目标,要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
2、坚持应用的创新,为客户提供生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新产品、新生态,带动新的产业链的发展;
3、坚持开放合作,推进与产业的结合,与产业的全方位的合作,来实现多方的共赢;
4、坚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5G从技术标准开始,中国企业在这当中就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量。5G也是在中国会是一个最大的市场,这个最大的市场包括是最大的手机市场,最大的5G设备的市场,也是最大的应用的市场。目前5G的技术并不是完全成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5G的很多核心的研发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
5、坚持探索多元化的营收模式。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2G、3G、4G的收费模式基本没有变,都是按照语音的通话分钟数,按照流量的使用量来进行收费。未来的5G,运营商将会有全新的技术,会带来全新的收费模式。包括传统的流量收费方法,也包括基于连接的收费、基于网络切片的收费以及基于行业解决方案的收费等,不同的收费模式会给整个产业链带来新的盈利的空间;
6、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和技术的创新相结合,这样才能共同推进整个5G产业的良性的增长。
中国联通在5G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上也进行诸多探索。他介绍,2018年中国联通就成立了5G创新中心进行5G应用创新的探索,目前5G创新中心人员规模已经达到200人;2019年中国联通又成立了5G创新联盟,联盟成员包括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芯片制造商到设备制造商,到应用开发商,也包括行业用户。
“大家在这个联盟里共同寻找新的5G应用开发、运行和商业转化的机会,这种联盟模式代表了中国联通开放的心态,我们也意识到5G的成功不可能靠运营商一家来完成,5G的成功一定是整个产业链的成功,是整个行业的成功。中国联通也是和很多的合作伙伴正在进行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基于5G的新的产品设计和开发。”
张涌介绍,经过一年的研究,目前已经有部分应用已经得到了5G验证和市场认可。比如5G+超高清的视频,视频应用将会是5G最新爆发的一个应用;5G+视频安防;5G和无人机的连接;5G+智慧能源;5G+智慧医疗;他还提及了5G+智慧交通。中国联通在海南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5G+无人驾驶车,在景区以固定的线路、站点之间提供无人驾驶的载客服务,提供了很好的乘坐的体验、全新的科技感体验,并且已经解决了商业模式的问题,它的乘坐费用是30元/人。
在他看来,5G要真正从消费者端进一步向行业端大规模落地,预计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会有一些基于5G的行业产品会真正开始商业化部署。一方面和网络有关,今年三季度三大运营商的网络都会覆盖到地级市,到年底和明年上半年网络覆盖将进一步完善。良好的网络覆盖是应用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第二,随着技术的完善,以芯片为代表的5G相关设备的成本会逐步降低,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也会逐步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商用化的设备将会出现,在现场的正式部署也将成为可能。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韩强:韧性通信是预警发布的生命
- 中国移动基站前传设备集采:采购规模43.66万套,最高限价3.96亿元
- 报告:我国初步建立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网络
- 中国联通李福昌:“六位一体”推动5G-A从标准走向现实
- 沃达丰完成5G SA全德部署 覆盖90%人口
- 沃达丰完成5G SA全德部署 覆盖90%人口
- 英伟达挖角思科“顶级发明家”:能否开启第二台“印钞机”?
- 荣耀X60系列发布定档10月16日:首次搭载卫星通信,引领手机通信再造巅峰!
- GSMA智库:B2B服务将为运营商带来超4000亿美元机会
- GSMA智库:B2B服务将为运营商带来超4000亿美元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