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消息(刘定洲)2020年6月6日,中国5G发牌一周年纪念日。工信部当天披露了中国5G成绩:5G基站已经建设超过25万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超过60万个;5G用户超过3600万户;5G手机累计出货量5985万部,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8亿部。
我国5G产业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年度目标,无一不傲视全球。与此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5G产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 5G 商用步伐,今年3月国常会再次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5G成为“新基建”的排头兵。
5G发牌一周年,成绩如何?C114专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5G时代:经济增长新引擎》作者孙松林,就我国5G发牌一周年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对5G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解读。
5G一周年之变
一年的时间,对很多行业可能只是运行和成长路程上一个不起眼的路标,对通信业、对5G则是肉眼可见的变化。25万5G基站、3600万5G用户、5985万部5G手机的背后,是从政策到产业再到公众对5G产业的全新认识。
孙松林指出,首先,5G在国家战略层面得到了高度重视。在新基建中,作为最根本的信息基础设施,5G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其次,5G的历史使命得到了进一步明确与贯彻。近期发改委、工信部等发布的关于5G基础设施及其相关文件中,明确鼓励基于5G的行业创新,希望各行各业对于5G有更加深刻的认识。5G作为中国与全球第一次同步研发并具备大量专利的移动通信标准,让中国产业具备了从更深层次实现突破和超越的历史机遇。
再次,5G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中。随着5G大规模组网以及规模应用的展开,预计今年将开通60万以上的5G基站,大规模组网能力、5G功耗、建设配套、5G终端功能等都将不断地得到优化。
最后, 5G作为一个社会的热议话题,一年来曝光率越来越高。“看到其进步的同时,行业需要保持冷静。5G在历史使命的征途中,必然会有很多波折,产业如何与5G 融合,发挥出其应有的技术价值,还需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如何快速开发出5G独有的消费级应用,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孙松林说。
细水长流,信心更重要
5G是通信业的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推动国民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正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同时,5G的广泛覆盖需要巨额的投资,给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此,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新入局的中国广电,携700M频谱资源,选择了与中国移动合作。
孙松林认为,从2019年6月6日发布4张5G牌照,到一年之后的两两组合,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5G高昂的建网成本。其中,电信和联通的共建共享,主要是出于成本与市场规模的考量;而广电与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资源互补,移动有最大的用户市场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广电有优质的频谱资源。
“结合携号转网,四大运营商在未来将会进一步形成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市场经营竞争性合作的格局。”孙松林表示,这将有利于5G技术进步。例如联通和电信共同组建了全世界唯一的连续200MHz的5G网络;广电700MHz大带宽提案成为全球首个5G低频段大带宽5G国际标准。同时,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对于消费者和行业用户是一个福音。
这种组合,也是5G发展态势的一种应对方式。孙松林指出,目前5G商用的主要场景是增强移动宽带,应用于消费互联网。目前来看,5G的杀手级应用还没有出现,依然需要2年左右时间才有可能。
4G培育了我国短视频消费的用户习惯和商业模式, 5G的视频消费会有一定的基础。在消费级市场,最有可能首先爆发的应当是大视频应用,如超高清、AR/VR、沉浸式应用、交互式应用等。“形成大众普及,尚需时间。”孙松林说,“5G的行业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艰苦漫长的探索过程。”
尽快发现5G的行业价值
过去的一周年,5G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于5G的使命来说这只是开始,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指出,未来5G应用场景的80%,将来自于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应用。行业市场,才是5G的主战场。
展望接下来一年,孙松林预测,5G技术将会进一步成熟,同时面向特定行业的5G专有频率、网络切片技术等应用,将会有一个初步的结论,进一步明确技术方案选择和商用的方向。
同时随着新基建部署加快,很多5G创新示范和测试项目将进入中期或者验收阶段,在某些行业上的探索会有一些初步的结果。也许会有一些行业应用崭露头角,虽然不是4G应用那样短时间大规模普及,但会给产业链和市场带来一定的信心。
孙松林强调,一方面,5G健康发展,离不开从芯片器件生产商、设备商、电信运营商到终端厂商和业务运营商的全产业链协作,有序发展,不能涸泽而渔、盲目扩张个别环节。“从研发、试点到产业化,从人才培养、行业转型到市场培育,都需要对5G产业生态进行更大力度的支持。”
另一方面,5G需要深入到各行各业,尽快找到独有的行业价值。在短期内,也许不一定会发现或者挖掘出5G刚需。5G是一个从无差别应用到有差别应用、从以面向人为主向到面向物为主转变的过程,这一革命性技术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和认知转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
“5G任重而道远。”孙松林说。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GTI 5G-A×AI融通发展项目 “智网慧城”计划全球招募正式启动
- 华为提出“四新”战略,助力运营商实现数智时代商业成功
- 华为王雷:星河AI网络全面商用,加速运营商新增长
- 华为提出构建以AI为中心的F5G-A全光网,助力运营商新增长
- 华为汪涛:AI加速超宽带产业创新,共赢商业新增长
- 移远通信:国内业务持续复苏 利润逐步修复
- 韩国《量子科技和量子产业促进法》正式生效
- 中国移动启动5G专网 定制产品短名单第一次增补采购:总预算13.5亿元
- 十二部门:探索核技术在量子计算等未来产业中的交叉应用
- 报告称2024Q3智能手机Top10:三星苹果前2,中国厂商占8席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