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0名运营商员工在珠峰上为300名登山客建8个5G基站,需要每天往返300公里运送柴油确保基站不断电,还有比这更黑的黑色幽默吗?
三大运营商争抢5G上珠峰成为近期通信行业热点事件。
仅行业大报《人民邮电报》就连续推出了数篇关于三大运营商在珠峰争前恐后抢建5G基站、抢通直播的系列报道,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电信的《史无前例,VR镜头下的珠峰24小时》、中国移动的《全球首次!中国移动5G信号将覆盖珠峰峰顶》和中国联通的《曾经奥运圣火照亮世界之巅,如今联通5G覆盖珠穆朗玛》等。
中国移动报道中的一个“将(覆盖珠峰峰顶)”字把三大运营商之间争抢宣传热点的心态暴露无遗,“史无前例”、“全球首次”等口号更显其竞争宣传的激烈程度,对比来看应该是中国移动在珠峰的5G基站建设速度最快、海拔高度也最高,但因为只顾着闷头赶路,被中国电信在5G应用上率先实现珠峰直播而抢了风头,而中国联通估计是采取了跟进的心态所以各方面进度均落了下风。
在三大运营商的相关报道中,相同的语境都是先讲5G上珠峰已取得或将取得的成绩,再谈5G上珠峰过程之艰险和付出之巨大。虽略显千篇一律,但其中关于珠峰建站的人力投入及艰险过程的介绍足以令人感叹通信人的不易。
中国移动“通过肩扛牛驮方式,60余名工人、40余头牦牛将重达8吨以上的建设物资分别运往5800米和6500米地址”,同时派出150余名员工负责建设与维护保障,12名网络维护优化人员在海拔5300米以上的区域7X24小时值守。为实现光缆布放至6500米前进营处的目标,提前对施工建设人员进行登山训练,并签订责任书。
中国电信投入42人,将所有物资通过肩扛人抬送至5300米的大本营施工现场,在零下20多度的施工区域,工作人员既要面临高海拔作业的挑战又要克服食宿艰苦的困难。由于气候恶劣暴风雪不断,视频及配套的5G传输等设备安装完成投入使用后也会经常出现非人为的异常损坏和故障,因此又紧急调配了2辆通信保障车和1辆生活保障车。
中国联通组织10余名施工人员以肩扛手抬的方式搬运光缆、天线、辅料等施工物资至海拔5000米的珠峰观景台和海拔5200米的一号营地。中国联通施工人员饱经风霜,在零下十几度的室外温度下,努力克服高寒缺氧的身体极限,经过十余天的工程建设完成了基站安装、调通及优化。
根据报道,藉由如此巨大的投入和付出,中国移动在珠峰海拔5300米、5800米、6500米高寒区域新铺设光缆25公里,建成开通3个4G基站和5个5G基站,其中有2个5G基站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中国联通紧急调用4/5G设备,在海拔5000米的珠峰观景台和5200米一号营地两处开通了2个4G基站和2个5G基站。中国电信在一号营地建成5G基站,开通5G网络,现场测试上行、下行速率分别达到700Mbps、233Mbps,具体建站数量不详。
海拔5200米的一号营地,是珠峰景区核心区内设立的面向各国登山者开放的宿营地,北线登山者均由此出发前往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仅在这个小小的营地内,可以看到三大运营商一共建设并开通了至少5个5G基站。
对比三大运营商此前引发轰动的火神山5G直播,在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三大运营商共计开通了7个5G基站。按照新华社的报道,“在火神山医院方圆500米范围内,已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可满足近2万人的通话和手机上网需求”。
那么三大运营商在海拔5200米的一号营地开通的5个5G基站,准备要服务多少用户呢?有某无脑的通信专家指出“珠峰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万级的客流量对通信网络的需求极大”,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报道中也强调“5G上珠峰”将拓展珠峰5G智慧旅游,为观光、登山和科考人员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
然而,为了更好地保护珠峰景区的生态环境,当地的管理机构早在2018年12月就发布公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旅游”。海拔5200米的一号营地就位于珠峰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按照规定只限春季开放接待攀登珠峰服务,且从2019年起相关部门已将登山人数控制在300人左右(包括登山队员、登山向导、登山协作等)。
也就是说三大运营商建在海拔5200米以上的8个5G基站,仅会在每年的春季才能迎来300人左右的用户!但为了建设这8个的5G基站,三大运营商本次动用的施工人员就已达到200多人,还不包括数十头牦牛。
无脑专家还指出5G信号成功覆盖珠峰能彰显中国运营商的技术实力和通信保障能力。但搞通信的都知道对于通信网络保障的最大压力来自于密集城区的大话务量和大流量的冲击,珠峰这种极限条件下的通信保障仅仅具有象征意义而已,能验证什么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实力?
至于通过5G+4K +VR实现珠峰直播来宣传5G应用,在此前的火神山医院“云监工”已形成轰动效应之下,还需要以不惜破坏保护区环境的代价来借助珠峰这个IP重来一遍吗?特别是有必要三大运营商都争先恐后地各搞一套吗?避免重复建设,推进共建共享的口号,为什么在珠峰就不喊了呢?
为了支撑珠峰直播,中国移动派了“12名网络维护优化人员在海拔5300米以上的区域7X24小时值守”,中国电信“每天安排人员从日喀则定日县往返近300公里运送柴油发电机所需的柴油至珠峰大本营,再由专人分成10公斤的小桶徒步近一小时送达视频设备及发电机所在的临时机房来保障视频设备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这样的人力付出和成本累积,即使实力雄厚如三大运营商又能维持多久?
直播总有新热点,等观众对珠峰直播不感兴趣了,没有围观了,三大运营商还会为了维持这些5G基站和视频设备不间断运转而徒步送柴油吗?春天登山季过后,当珠峰核心区进入封闭状态,这些无人值守、没有供电的5G基站会不会被废弃、被风雪侵蚀成污染珠峰环境的电子垃圾?
三大运营商不惜财力、物力与人力在珠峰上开通5G基站,其意义仅在于通过又一次创造最高、最强纪录来制造宣传热点、为5G领先的宏大叙事做表面文章而已。这与国家层面重视5G,希望通过加快5G建设来带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发展,让5G领先优势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正如工信部发言人闻库所说:“建得好不是5G的目的,用得好才是5G真正的目的”,三大运营商与其在几近无人区的珠峰建站做秀,莫如埋下头来踏踏实实地推进5G建网,及时解决5G有效覆盖不足的问题,尽快让广大手机用户在密集城区用上5G信号;更莫如放下身段认认真真推广5G行业应用,真正做到5G赋能垂直行业,带动相关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发展5G,象在珠峰上建5G基站这样看上去非常华丽、实质内容很空洞的表面文章,还是少做得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