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消息(高娟)物联网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描绘出智能化世界的美好蓝图。现今,物联网实际应用已在制造业、农业、家居、交通和车联网、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全球活跃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数量目前已超过500亿个,万亿级垂直行业市场正在兴起。
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产品官李凯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刚刚进入2020年,就飞来一只巨大的黑天鹅--新型冠状病毒。日前,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联通物联”)首席产品官李凯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我们推出了4大类共计35款物联网产品,为全国的联通客户对抗疫情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业界预期,结合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需求与“新基建”的影响,在疫情后期,物联网产业仍会加速发展。联通物联将如何抓住“向上”的机遇?
抗疫加快物联网创新
随着各地迎来大规模返程复工潮,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也进入了关键时期。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大型社区等重点区域,纷纷启动体温检测工作,加强对体温异常人员和疑似患者的筛查--非接触式疫情识别,物联网发挥大作用。
“疫情的爆发和发展重新定义了人和物之间的交互关系,非接触式经济迅速崛起,这正是物联网最擅长的领域--把人和物、物和物通过科技手段连接起来。”李凯指出,可能会像当年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发展出了BATJ一样,物联网在很多领域也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在抗疫战的过程中,物联网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应用。李凯透露:“联通物联网在疫情期间加大创新,推出了从疫情检测、疫情通信与管理、疫情隔离与跟踪到医疗废物处理的4大类共计35款产品。”
基于NB-IoT的智能门禁,可以监控隔离住户是不是开门;人脸识别红外测温可以在发现发烧人士时自动识别该人身份等。这些基于中国联通4/5G网络的产品为全国的联通客户对抗疫情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疫情带来的广泛影响可能会永久性地改变一些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李凯表示,在后疫情时期以及后续发展中,一些非接触式自动化检测,智慧医疗、远程教育、智能家居、在线服务等物联网应用会得到强劲的发展。
2B/2G应用是“5G+物联网”重点
除疫情这个巨大的“黑天鹅”事件之外,2020年也是5G发展的关键一年。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中预测,到2030年,在直接贡献方面,5G将带动的总产出、经济增加值、就业机会分别为6.3万亿元、2.9万亿元和800万个。未来5G将运用到物联网中的大部分场景,5G浪潮也会推动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由于5G不单单是一项移动通信技术,它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结合起来,不仅会催变出一个万物智联的时代,还将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裂变,催生产业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在防疫抗疫期间,“5G+物联网”大显身手并广受业界关注与好评。
李凯表示,5G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mMTC 、URLLC,通俗来讲就是超快的速度,超多的连接,超低的时延。其中超快的速度人联网和物联网都能受益的,而超多的连接,超低的时延更主要是为物联网服务。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已达10.4亿户,比去年底净增加1554万户。结合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需求与“新基建”的影响,在疫情后期,物联网产业仍会加速发展。
“为了抓住5G建设契机,更多地要结合当下的后疫情和新基建的特点来看,总的来说to B和to G的行业应用是重中之重。”李凯透露,目前我们主要聚焦五大5G行业应用:智慧医疗、互联网+协同制造、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和超高清视频。
规模化仍需迈两道坎
业内预计到2020年IoT连接数将达501亿。其中物连接CAGR将达到36%,人连接CAGR达到2.7%。由此不难看出,在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和市场相结合将为行业带来红利。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海量连接的同时,物联网设备规模化部署仍相对缓慢。透过现象看本质,李凯认为,物联网设备未来规模化之路仍需要迈过两道坎。
一是设备接口和协议不标准,比如疫情期间的检测、通信、隔离、监控传感器,各种厂家之间的产品无法互联互通,还停留在一个传感器连一个平台的原始阶段,互相之间无法互联互通;
二是需求过于碎片化,尤其是在工业互联网上,比如虽然同是SMT产线,但是很难找到同一需求超过百套的AI质检,都涉及不同程度的定制,所以就没有办法做成可规模复制的产品。
李凯预测,IoT的未来发展至少会有两条不同的路径。
第一条路径是将接口、协议标准化,形成可规模复制的产品,整合产业链的资源,通过大规模制造降低成本,对碎片化场景重新洗牌,这个方式可能运营商比较擅长,毕竟电信行业发展史就是不同厂家的设备、接口、协议标准化的演进史;
另外一条路径则是高端场景定制化,不可否认很多行业的定制化需求是很合理的,同时也需要非常专业化的行业知识才能做出解决方案,这些需求对于几百人的公司特别合适,可以伴随客户一起成长,相信行业细分场景也会成长出不少独角兽。
业务如何摆脱“低价值”
除规模化难题之外,物联网业务的“低价值”也一直困扰着产业界。
统计显示,运营商平均每一物联网连接每月收入仅2元左右,而同期平均每一手机用户每月收入超过50元,现有5亿的物联网连接不敌2千万手机用户收入。很显然,这种趋势显然并不是运营商所希望的。
李凯指出,虽然连接是物联网的基础,但连接仅占整个物联网产值的很小一部分,除连接服务外,连接管理服务、业务使能、行业应用等占了大头。
“这需要我们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从底到上渐次提供服务,被集成到生态圈中去,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把产业做大。”李凯特别补充道,“尤其是面向2B的行业市场,运营商不可能做到每个行业都精通,行业解决方案商也很难把触角伸入到每一个村县并做到成本最优,所以产业链的合作会是一个优势互补的过程,将起到1+1大于2的效应。”
一直以来,中国联通物联网的目标是做物联网时代的“赋能者”,利用物联网的技术,来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他们带来新的商业价值。
在推动物联网规模化发展中,中国联通通过“云”、“网”、“平台”和“生态”,打造领先的全球化端到端服务能力,携手产业赋能生态,致力于做万物互联时代的使能者。未来,联通物联也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推动“5G+物联网”的在行业应用场景的不断落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爱立信倪子铭:先发市场5G部署基本成型 5G-A演进动能依然强劲
- 加速迈向万兆时代:聚焦5G-A商业成功正当时
- 智赋“中国方案”,酿造“世界味道” ——中企通信助力华润啤酒数字化转型之路行稳致远
- 年度营收将超400亿:超聚变瞄准“城企数智”新机遇
- 专访亨鑫科技宋海燕:“绿色”和“智慧”指引,推动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
- 中国移动云化语音网络新通话新建设备集采:4家中标,华为呈最大赢家
- “连接+算力”构筑数智底座:探访中兴通讯2024年PT展之旅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六不原则”打造安全可信的算力网络新业态
- 中国移动5G消息系统三期工程设备第一批集采:中兴、华为两家分食
- 上海万兆光网基础设施全国领先 10G PON以上端口占比近99%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