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疫情还在持续当中,而这似乎对于三星在今年折叠显示生产的计划并没有大的影响。据韩媒透露,三星显示将可折叠显示生产能力(CAPA)扩大到每月100万台的水平,产能比现在扩充近4倍,配合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增加供应量。
显然折叠屏产业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手机或者其他智能终端中细分领域最可期待的。早在2018年,折叠屏概念算是正式亮相,而2019年我们看到了众多品牌推出折叠柔性屏手机,如FlexPai(柔派)、三星、华为、摩托罗拉等。
根据华为方面的信息,华为Mate X每月的出货量为10万台;三星在CES2020上宣布截至 2019年底Galaxy Fold(2019.11.8 日发售)已经销售40万~50万台。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分析,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会从2019年不足100万部增长到2025年的1亿部,这将会是未来十年智能手机乃至其他智能终端市场增长预期最好的领域。
进入到2020年2月份,虽然全球新冠疫情在蔓延,但是折叠屏新手机并没有放慢脚步,包括三星Galaxy Z Flip以及华为Mate Xs的两款新折叠屏手机相继发布,而随着折叠屏显示头部玩家三星加大今年折叠显示的产能,这将会令整个柔性折叠屏产业加速发展。
三星加码折叠显示产能到100万/月
三星作为折叠屏技术的头部企业,其在折叠屏技术、研发、量产方面都是领先于其他厂商的。在2019年推出折叠屏形态的Galaxy Fold后,已经销售出货了40-50万台,在众多折叠屏手机中排名第一。
在今年2月推出Galaxy Z Flip后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同时有了Galaxy Fold的折叠屏生产经验后,Galaxy Z Flip也能做到发布即开卖。预计三星今年下半年也会推出另外一款折叠屏的手机,因此三星所需要的折叠显示产能将会大大提高。
根据韩媒ETNews消息,三星显示目前可折叠显示产能为每月26万片,5月将扩大到60万片,而到今年年底,其产能预计会达到100万片/月,足足比现在提升4倍。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三星计划到今年年底月产能达到100万台的规模,从显示设备企业Philoptics的公告显示预计5月底和7月底分别提供162.7亿韩元和69亿韩元的显示器切割设备可以判断,三星折叠显示产能在进一步提升。”
随着三星折叠显示产能的提升计划实施,很大程度能够拉动更多上游材料和零部件产业链的供给需求,这将会对整个折叠显示行业起到一个促进发展的作用。
在折叠屏的上游材料中,盖板的材质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屏幕盖板能够保护显示屏免受外部的冲击,而大部分传统的智能手机均是采用钢化玻璃作为盖板,到了需要折叠和展开的折叠智能手机上面,那就需要新的材料进行屏幕保护。
三星Galaxy Fold发布开售的时候是采用透明聚酰亚胺(PI)材质,而第二代可折叠的Galaxy Z Flip上则是采用超薄玻璃(UTG)。目前三星的透明PI和UTG都只有1家公司制造、供应,因此三星在折叠显示扩产后,其上游的材料也需要跟上节奏。
据一位折叠屏材料行业人士透露:“三星目前折叠显示的产能为26万台/月,而其将会以越南模组工厂为中心进行设备的增购和提升产能,同时也会扩大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范围,因此韩国本土的疫情对其增产影响是不大的。”
实际上可折叠的OLED面板和普通的柔性OLED面板的制作流程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模组的制造阶段中折叠显示屏的材料、贴合方式和零部件装配。
目前三星的柔性OLED工厂运营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而三星要扩产折叠显示便是要在模组厂上下功夫。三星显示将会加速折叠显示的生产,为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终端提供折叠屏。
记者就折叠屏的发展趋势向国内相关终端行业人士咨询,他们表示:“目前三星显示器已经接到几家终端企业的折叠屏开发的需求。”在疫情影响下的智能手机出现了暂时的寒冬,可是业内普遍都看好折叠屏手机的发展,这一部分三星已经开始加速动起来。
价格和良率两个关键,渗透率将加速
作为折叠屏产业中的龙头,三星扩产折叠显示屏将会有效带动整个产业生态正向发展,而现阶段阻碍折叠屏普及的关键依然在价格和良率上。
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三星Galaxy Fold正式批量生产,而其销量也已经超越预期。华为Mate X目前依然只有少量的货在线上销售。一位手机终端卖场的销售人员表示:“除了三星Galaxy Fold外,华为Mate X基本处于缺货阶段,你有钱也买不到。”
当然Galaxy Fold已经上升到1万元以上的售价,并不是大部分消费者都能承受的,而华为Mate X则长期处于缺货阶段。价格高和屏幕良品率低显然已经是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两个命门。
现阶段能发布并顺利量产发售的只有三星Galaxy Fold和华为Mate X,折叠屏已经成为这两大智能手机厂商的竞争战场,虽然其他手机品牌,如小米、OPPO、TCL、Motorola都已经展示或者发布其折叠屏的产品,但是都处于PPT手机的状况,并没有进行量产。
技术强如三星显示,其解决折叠屏各种问题直到正式开卖和稳定量产也经历了接近1年的时间。三星Galaxy Fold自上年9月正式开卖后,官方宣布销量已经超过50万台,而华为Mate X即使在2019年11月正式开售,可是其是在官方限量预购,最终也没有多少人能买到。
据一名显示面板业内人士透露:“华为Mate X由于折叠屏供货商京东方没办法做到稳定量产,因此其产量会很少。同时因为AMOLED技术方面落后于三星,所以其良率也没办法上去。”
整体来看,2019年折叠屏手机的主要出货量仍然是三星Galaxy Fold,要想真正做到折叠屏手机普及还需要手机厂商克服面板和轴承铰链两个难题,当然还有相关的折叠屏显示的材料和零部件等。
5G时代,智能手机除了要捉住5G的机遇还需要做更多的创新,折叠屏将会是未来手机厂商技术较量的主要领域。CES2020期间,TCL移动产品负责人接受集微网采访的时候表示:“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每家手机厂商重要的开发项目,当然其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大部分发布的产品基本处于不成熟不可用的状态。”
来源拓扑产业研究院数据
当然现阶段折叠屏手机的一大关键便是价格过高,这是由于屏幕良率上不去而导致的,这使得折叠屏手机价格都偏高。虽然从市场销售层面上打出了手机和平板合二为一的概念,但是折叠屏手机的价格还是要高于一部手机加上一部平板的价格。
不过随着整个折叠屏产业和生态的发展,其技术难点必然会被消除,以此降低成本,压低价格增加销售量,从而提升渗透率。
折叠屏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折叠屏手机的最大技术困难仍然在柔性AMOLED面板和翻折的轴承铰链的设计制作上,以三星Galaxy Fold为例,其强调手机出厂都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经受20万次的折叠,按照每天翻折100次来算,5年以上的使用耐久度是没有问题的。
华为Mate X和最新发布的华为Mate Xs是否能顺利放量的关键依旧在京东方手上,据了解京东方折叠屏面板在可靠性和耐久度上依然并没有达到标准,毕竟柔性可折叠的OLED要比一般的刚性OLED制作起来难得多。据一名屏幕测试人员透露:“华为方面需要能达到20万次的折叠,暂时良率还难以提升,因为当中卡在了轴承和铰链的设计上。”
虽然折叠屏的研发充满了荆棘,但是京东方显然并不会放弃折叠屏的细分市场,同时也需要加强在OLED领域的话语权。除了京东方,包括国内厂商的维信诺、华星光电等均已经开始进行折叠屏的研发。即使大部分的折叠屏概念手机原型均无法短时间内量产,可是相信仍然会投入研发并得到发展。
随着5G时代到来,高速的无线连接会引爆高清在线视频和高画质的游戏应用,这对于拥有更大尺寸屏幕的手机提出了需求。可是一般现阶段使用的智能手机屏幕基本控制在6英寸内,这已经到达携带的极限了。
折叠屏手机可以翻开扩大显示面积,满足高清视频和游戏的需求;翻折后可以轻松放入裤子口袋,拥有更好的便携性,这将会是可期待的应用市场。当然手游电竞市场或许也是折叠屏手机的突破口,毕竟在智能手机性能不断提升下,游戏将会越来越复杂,其需要显示面积和可操作的需求会迅速增加,折叠屏手机的优势便会突显。
折叠屏手机现在价格依然处于高位,待其价格降到约一部传统手机加一部平板的价钱的时候,渗透率应该会快速上升。此外,折叠屏手机翻开后屏幕更大,这并不是消费者埋单的唯一因素,还需要屏幕变大后的应用适配和整个生态体系建设的配合。
按照拓扑产业研究院的观点:折叠屏手机仍然会以手机加平板的概念去做市场推广,这主要因为5G时代高清视频和游戏应用体验的需求,消费者希望拥有更大的可视屏幕面积,同时也期望能有与现在传统手机一样的便携性。
目前折叠屏手机受限于技术,成本过高造成的高定价依然是其终端市场普及和发展的难点。不过2020年随着折叠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整个产业的推进,攻克折叠屏的技术壁垒,后续产品的市场发展和普及也就迎刃而解。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爱立信倪子铭:先发市场5G部署基本成型 5G-A演进动能依然强劲
- 加速迈向万兆时代:聚焦5G-A商业成功正当时
- 智赋“中国方案”,酿造“世界味道” ——中企通信助力华润啤酒数字化转型之路行稳致远
- 年度营收将超400亿:超聚变瞄准“城企数智”新机遇
- 专访亨鑫科技宋海燕:“绿色”和“智慧”指引,推动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
- 中国移动云化语音网络新通话新建设备集采:4家中标,华为呈最大赢家
- “连接+算力”构筑数智底座:探访中兴通讯2024年PT展之旅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六不原则”打造安全可信的算力网络新业态
- 中国移动5G消息系统三期工程设备第一批集采:中兴、华为两家分食
- 上海万兆光网基础设施全国领先 10G PON以上端口占比近99%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