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网上金融做得非常好,2亿用户,1万多亿余额,不比阿里做得差。”这是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2018博鳌亚洲论坛上对中国电信网上金融的评价。
天翼电子商务是中国电信承担金融信息服务的全资子公司,在决定“去电信化”之后更名“甜橙金融”,旗下拥有翼支付、交费易、甜橙理财、甜橙云贷、橙分期、甜橙信用和甜橙技术七大业务板块,包含了支付、财富、管理、供应链融资、消费金融、征信、信息技术等互联网金融关键要素。
从领导人变更看甜橙成长史
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标准还有待制定,近距离无线通信接口和协议、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终端设备、应用管理和安全、测试方法等多项国家标准仍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当时的电信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主体、设备厂商和商户都已蠢蠢欲动。
高宏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接任天翼电商总经理,他曾担任过中国电信号百信息服务公司副总,更早他曾就职于英国大东电报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北方公司、中国电信江西公司等。
号百公司当时主要是结合号码百事通、黄页、声讯、综合传媒等资源提供信息服务,但其业务板块中除了电信传媒业务、信息经营业务和融合通信业务以外,还有电子商务业务。因此,天翼支付也可以看做是脱胎于号百公司。
高宏亮在接手之后迅速开始发展,短短一年,中国电信翼支付的累计交易额达到169.6亿元,超过了2011年全年交易额。后几年,天翼支付起步互联网金融。
2014年,“翼支付”账户数突破一亿并开始申请金融牌照。这一年是翼支付的关键一年,年初王晓初表示会先发展翼支付,等客户和交易量增大之后再发展金融业务。当年翼支付用户数就突破一亿,支付交易达到3200亿~3300亿元,公司的收入达13亿~15亿元,盈利3000万元左右。
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十字路口,新监管细则出台、获客成本高企、资产端压力巨大、盈利困局、融资寒流等等,都似乎酝酿着一场大变局,国资系互联网金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选择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另谋出路,当年有了牛奶+金融、海尔+天翼的跨界组合。
2017年,中国电信在投资领域动作频繁,出资百亿成立了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和天翼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两个公司两块牌子一班人马,高宏亮从天翼电商总经理改任为这两家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原天翼电子商务副总罗来峰升任总经理。
从号百到天翼商务再到投资公司,高宏亮在电信的履历正是甜橙金融从发展到壮大的一段历史,也是中国电信金融业务发展方向的重要标识。
“翼支付”为何总是“万年第三”?
翼支付成立于2011年,获得央行办法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是国内最大民生缴费服务供应商和中国电信第一大通信费充值服务商。
其业务覆盖全国近400个主要城市、300所校园,线下进驻门店超过110万家,线上合作电商约150家,拥有3.8亿用户,月活跃用户超3000万户。2017年度累计交易额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外部交易额占比达61%。
从成立时间来说,翼支付晚于支付宝,早于微信支付,它曾被人们寄予厚望,认为其有望超越支付宝成为市场上主流支付软件,但结果总是与微信支付相比差一大截,落得个“万年第三”的地位。
综合来看,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问题,早期翼支付应用场景过于单一,当时只以运营商商城为主,这就导致起步早但用户沉淀不足;业务扩张问题,翼支付所支持的信用卡只有7家,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很多银行目前都不支持翼支付;安全问题,在特定场景下,翼支付可能需要消费者提供电话号码才能进行支付,这就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暴露;市场方面,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寡头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且在不断加固,B端商户已被占领,格局一时难以打破。
运营商做金融业务具备先天优势,但相对也有弱势。金融这个“副业”远远不止支付一个业务,但不管是银行、证券、保险这些传统金融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因素同时作用。
短期来看,风险较低的支付业务以及基金理财业务还将是运营商们的重点,长期来看,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力做金融解决方案的输出,或是运营商系金融公司或将是不错的选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华为发布数据通信未来十大技术趋势报告 智算数据中心网络或迈入百万卡时代
- Q3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增长15% OPPO首次领跑
- Q3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增长15% OPPO首次领跑
- 中国移动总部首次集采5G大功率光纤双频及无线直放站设备:总预算约5.5亿元
- 中国移动首次5G大功率(2.6G单频)直放站设备集采:总预算近两亿元
- LG电子加速进军5G专网市场 强调B2B业务协同效应
- LG电子加速进军5G专网市场 强调B2B业务协同效应
- 中国移动硬件防火墙产品集采:总预算超3.2亿元
- 亚信安全完成收购亚信科技股权 持股占比29.9%
- UALink联盟即将发布UALink 1.0标准,挑战英伟达NVLink迈出重要一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