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7-29日,MWCS2018在上海火热召开。当前5G已成业界热议话题,5G也是MWCS2018上当之无愧的热点。
作为行业内领先的运营商,中国移动从顶层设计、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产业推进、生态构建5个方面推动5G发展,在推动5G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iframe id="qqv1" src="https://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o0708u9mo1j&tiny=0&auto=0"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if(!browser.versions.mobile){document.getElementById("qqv1").style.;}</script>5G SA拥有多项魅力,助运营商拓展商业机会
6月14日,3GPP通过了5G SA标准,成为5G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中中国移动主导了网络总体架构标准的制定,研究院的几位专家也参与推动了标准的完成。
当谈到针对5G NSA和5G SA的看法时,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总工刘光毅在接受移动Labs采访时表示,从业务发展来看,目前中国运营商在快速推广无限流量套餐,这将使运营商流量经营面临非常大的挑战。5G NSA通俗来看是把5G的频谱作为一个附加的数据管道叠加到4G网络上,虽为4G增加了容量,但不具备端到端切片等新能力,也很难支持垂直行业、企业级应用的拓展。在现有不限量套餐的情况下,如果仅仅给4G网络增加容量,那么很难带来新的商业价值。
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总工 刘光毅
“从5G发展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为5G提供端到端的能力,帮助运营商拓展新的商业机会和模式,比如说企业级应用、垂直行业中的应用,从而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而5G SA具备端到端的5G能力,在无线侧可以支持非常低的时延,在网络侧可以支持端到端切片,这两项能力完美配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拓展垂直行业应用,网络部署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部署,这正是端到端5G的魅力。”刘光毅如是说。
为推动SA商用成熟,中国移动也在MWCS2018期间联合大唐电信、爱立信、华为、英特尔、诺基亚等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发布“5G SA启航行动”,并打通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系统全息视频通话,将SA标准变成真正商用化的能力。
建立5G联合创新中心,积极开展外场测试
同时,运营商也开始积极开展5G外场测试,中国移动启动了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这5个城市的5G外场测试。据刘光毅透露,在5G外场测试中,5G试验网络速率已经得到基本验证,比如大规模天线的性能符合预期,可以为容量带来大幅提升;从业务试验来看,5G核心网可以很好适应垂直行业这业务的需求;在覆盖方面,5G试验网络已实现了比较好的覆盖能力,后续还会综合考虑低频端的部署,保障用户在覆盖方面的需求。
“我们也希望通过5G外场测试带动整个产业链开展端到端的互联互通测试,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端到端成熟。”刘光毅如是说。
另外,为了培育5G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中国移动建立了5G联合创新中心。5G联创中心是中国移动联合业界进行5G业务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5G联合创新中心培育新的业务、应用和新的商业模式。在MWCS2018期间,中国移动5G联创中心发布12项创新成果,江苏、湖北、贵州开放实验室正式授牌,开放实验室达到14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5个城市进行5G外场测试外,中国移动还将依托发改委“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北京等12个城市开展面向垂直行业的5G业务示范,希望尽快把技术和垂直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推动5G终端成熟,与垂直行业 融合
目前,中国移动也在不断推动5G与垂直行业结合,合作伙伴已有200多家,关注的重点包括4K/8K等高清视频、裸眼3D等与普通用户紧密相关的业务场景,以及网联无人机、智能电网、智慧工厂等行业应用。“我们希望通过5G能力的提升,为行业用户的转型发展提供支持,提升生产制造、管理的效率,进而帮助提升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水平。”刘光毅表示。
在刘光毅看来,运营商与垂直行业在5G领域开展合作时也需要突破一些障碍:
首先,需要打通彼此沟通的障碍,为彼此的沟通提供基础;
其次,传统垂直行业的发展都是烟囱式的,习惯于采用专用网络来支持业务,但专网存在规模小、成本高、市场响应速度慢、维护难、可靠性低的难题,而运营商在这些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可以通过蜂窝网络来解决垂直行业用户的痛点;
最后,对垂直行业的拓展而言,需要业界结合5G的能力大胆思考和创新,寻找一个成功的、双赢的商业模式。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终端是用户非常关注的。早在MWC2018上,中国移动便推出了终端先行者计划。中国移动的终端先行者计划得到了产业界合作伙伴的广泛支持。在MWCS2018期间,中国移动也发布了5G终端产品指引,更好地支持后续整个终端的推进。
5G商用还需迈过4道坎
5G产业化涉及到天线、终端、网络、设备等各个层面,十分复杂,也充满挑战、在刘光毅看来,5G要想早日商用还需迈过4道坎。
第一:距离2020年正式商用已不足两年的时间,对5G而言,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动5G产品的端到端成熟是最大的挑战。为此,全产业链需要密切配合,统筹规划,补足短板,全面推进。
第二:我国5G频谱还没有分配,不确定的频率分配会影响产业对设备开发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够尽快明确5G频率的分配方案,这样产业链便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产品的优化和完善,确保2020年5G商用。频谱是5G商用绕不过去的话题,目前全球运营商对于5G采用高低频频谱存在不同的选择。优质的频谱是保证用户体验的最基本的指标之一。在刘光毅看来,从传统的2G/3G/4G发展经验来看,5G部署应该首先从中低频段开始,先保证基于现有的4G站址有比较好的网络覆盖,从而促使5G业务及终端快速渗透。只有当用户终端渗透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才会有额外的容量需求,只有当用户适应了5G网络变化后才会培育出很多新的业务及应用,从而对5G的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到那个时候,可以引入毫米波,通过毫米波在热点和室内去补充更高的容量需求,满足用户超高速率的需求。
第三:5G是一个全新网络,在无线侧,更大的带宽、更多的天线数、更高的发射功率都等对基站和终端带来很大挑战。但好在业界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预计5G无线侧能在2020年前接近成熟。另外,由于5G核心网将基于SDN/NFV平台和服务化的架构,相对于4G核心网而言变化较大,产业对5G核心网能否在2020年前成熟还有一定顾虑,还需要全产业加快推进和试验。
第四:5G的商业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网络建设将需要大量投资,垂直行业和企业级应用可以为运营商带来新机会,如何把这些机会变成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变成运营商的收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