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消息(林想)日前,我国宽带发展联盟发布了第八期《中国宽带普及状况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8.9%,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6.3%,提前两年多超过“十三五”规划2020年末85%的目标,至此,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已双双超过“十三五”规划2020年末目标。
我国宽带用户普及率实现“双超”
宽带普及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信息化创新驱动力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之一,制定了到2020年末分别达到70%和85%的目标。
图1 2016年第二季度至2018年第一度全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对比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累计达到35282.6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8.9%。其中,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累计达到31602.2万户,其他宽带接入业务服务提供商的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累计达到3680.4万户。
图2 2016年第二季度至2018年第一度全国移动宽带家庭普及率对比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宽带(3G和4G)用户数累计达到119908.4万户(不包含移动通信转售用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6.3%。
近年来,随着“提速降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在通信行业主管部门、基础电信企业及宽带发展产业链相关各方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宽带普及水平取得“跨越式”发展:在我国人口基数巨大的情况下,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和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年度提升均接近15个百分点,继2017年第三季度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提前三年撞线“十三五规划”2020年末目标后,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也提前两年多超越了“十三五规划”2020年末的目标,并在全球排名靠前,超过部分发达国家。
从国际上看,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由35个世界上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国家对应相比,可在全部35个国家中排到第20位,已超过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根据OECD官方网站的最新统计数据),但与OECD国家平均101.8%的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还有一定差距。
区域差别仍不小:东部地区全面领跑
从各地的宽带发展普及状况看,固定宽带区域差别正在缩小但差距犹存,我国东部地区的家庭普及率最高,达到91.9%,分别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22.8和20.5个百分点。
图3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区域对比
就省份而言,江苏省最高,达到112.4%,浙江、福建、广东三个省也超过了100%(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超过100%,主要是存在一个家庭用户拥有多个固定住所,办理了多个固定宽带接入业务的情况),排在前五位的地区还有上海市,北京市以90.0%的成绩位列第六位;排在后五位有青海省、黑龙江省、贵州省、云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图4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区域对比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方面,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东部地区最高,达到99.9%,分别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27.1和17.9个百分点。而从省份来看,北京市达到150.8%,远远超过其他地区,超过100%的还有上海市(126.5%)、广东省(124.1%)、浙江省(117.0%)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00.2%)。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爱立信倪子铭:先发市场5G部署基本成型 5G-A演进动能依然强劲
- 加速迈向万兆时代:聚焦5G-A商业成功正当时
- 智赋“中国方案”,酿造“世界味道” ——中企通信助力华润啤酒数字化转型之路行稳致远
- 年度营收将超400亿:超聚变瞄准“城企数智”新机遇
- 专访亨鑫科技宋海燕:“绿色”和“智慧”指引,推动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
- 中国移动云化语音网络新通话新建设备集采:4家中标,华为呈最大赢家
- “连接+算力”构筑数智底座:探访中兴通讯2024年PT展之旅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六不原则”打造安全可信的算力网络新业态
- 中国移动5G消息系统三期工程设备第一批集采:中兴、华为两家分食
- 上海万兆光网基础设施全国领先 10G PON以上端口占比近99%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