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山石网科资深技术专家,任亮
ETSI的NFV框架
ETSI的NFV工作组成立于2012年,在2017年9月完成了所有的Function规范以及部分Solution规范的发布。解耦,是这个框架的核心思想。
ETSI NFV工作组在2017年1月组织了第一次互操作测试,2018年1月组织了第二次互操作测试,第二次互操作测试已经开始关注VNF在生产环境中的NFV特性以及实际NFV业务应用场景的方案测试。
ETSI NFV第二次互操作测试过程详解
1、测试各个过程的主要内容和大概周期
互操作测试整体包括如下过程:
报名、签署NDA协议、参与每周的电话会议、远程接入HIVE网络、填写技术应答和Wiki、VNF厂商上传镜像文件、熟悉测试计划、预测试、现场测试、测试报告填写。
报名和签署NDA协议比较早,每周的电话会议大概开始于正式测试前3个月,期间覆盖了正式测试前的所有过程,而正式测试的周期是一个工作周。
2、各个过程的重要性及合理性分析
每次电话会议都有一个明确的重要信息要告知参与测试的厂商。一套稳定可靠的VPN+BGP互联网络(HIVE)保证了远程互操作测试的效率。厂商在线对自己的产品能力进行技术应答,并填写自己的Wiki,让厂商之间互相了解。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的提前公布,让厂商对自己能测哪些不能测哪些做到心中有数。进行预测试,让厂商之间熟悉互操作测试的具体过程,把阻塞的问题提前解决掉。正式测试过程中分两个阶段,官方指定分组和自由组合,达到广泛互操作的目的。有一个易用的测试报告在线收集工具,让厂商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精细管理。
3、测试过程和思路给厂商带来的价值
ETSI NFV互操作测试的流程管理非常成熟且专业。无论是产品成熟度高的厂商,还是产品成熟度不高的厂商,都能在同一套整体被精细管理的流程里互相对接测试,厂商之间在被指定分组和自由分组的测试过程中互相熟悉,形成良好技术氛围,验证了自己已经做了的东西是否有用,同时也看到以后还要做哪些有用的东西,对ETSI NFV框架和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采用ETSI NFV框架和标准落地业务的信心。
互操作测试能够快速推动NFV标准的落地
1、将已发布的标准测试用例化,让厂商通过实践理解标准
在运营商行业,任何一种技术和业务的架构和标准,从定义到发布,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即使已经发布的标准,厂商之间互相理解的程度也不同。ETSI就采用了将发布的标准测试用例化的方法,让厂商在实践过程中理解标准,让厂商在测试过程中验证,已经做了的是否合理,还有哪些没做的,应该怎么做,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推动标准的落地,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ETSI的丰富经验和对新技术和业务架构和标准的把控能力。
2、让厂商自行在测试过程中找差距,回头跟进已发布标准
参与互操作测试的厂商之间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产品成熟度高,有的产品成熟度不高,大厂商的产品更专业,可用性更好一些,小厂商的产品更灵活一些。跟进标准的程度也不同,有的跟进的多,有的跟进的少。ETSI通过互操作测试让跟进的少或者未跟进的厂商自己亲身感受到跟其它厂商之间的差距,对跟进标准少的厂商做后续产品规划是一个更加直接的推动力,然后下次互操作测试把之前的重新测一遍,让厂商验证自己跟进的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3、生态圈式的组织管理,让厂商之间自发讨论未发布标准
从VPN+BGP互联网络(HIVE)的建立开始,就让厂商之间有了自发做互操作测试和沟通接口对接的条件,再通过现场测试,让厂商之间面对面互相了解和熟悉,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生态圈,衍生出来的就是Slack工作群、微信工作群等具有社交属性的工作圈子,经过了互操作测试的相互熟悉,大家不仅仅就互操作测试过程中已发布标准的问题互相讨论,进一步就开始自发的对即将发布的标准进行探讨,提前做落地实现的准备,以便在下一次的互操测试时能够得到验证。
ETSI NFV第二次互操作测试
2018年1月15日—19日,ETSI在法国Sophia Antipolis总部组织了第二次NFV互操作测试,参与本次互操作测试的大小厂商最后统计下来一共有10家MANO,7家VIM,15家VNF,其中中国厂商有3家,刚好每个品类一家。据说参与厂商数量上整体上比第一次互操作测试增加了1/3,足以看出产业界对ETSI NFV框架和标准遵循和支持的态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小厂商占了相当的比例,说明NFV已经开始让运营商行业进入软件时代,不再是大厂商一统天下,小厂商在软件上的能力并不具有明显的劣势,当然从实际测试情况上看,目前还是大厂商的产品更专业,可用性更好一些。
两次ETSI NFV互操作测试功能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