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评论(张海龙)距离5G无线标准正式冻结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摆在承载产业链面前的难题却是与日俱增;时至今日,产业链在5G承载标准选择上,依然没有达成共识。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三家运营商的技术路线选择,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全球产业进程,但分歧最严重的却恰恰是国内的几家运营商。在日前召开的“5G承载技术发展研讨会”上,就能闻到这样的火药味。
路线分歧:移动向左 电信向右
正如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懿所说,承载技术和5G本身是在同步发展和演进的,伴随着5G标准的逐步冻结,5G承载技术也在快速走向成熟。
张海懿认为,与4G时代相比,5G无论是在业务需求还是网络架构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超高网络速率、超低时延和大容量连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需求折射到承载网上,也会对承载网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但业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5G承载方案,可以说有几种典型的承载方案在并行发展。
对于财大气粗的中国移动来说,其更希望跳出原来条条框框,使用全新的技术标准,从而让承载更好的适配5G需求。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晗认为,目前业界也不断出现新的传输技术,但如果把这些技术叠加到传统网络上,只是接口能力增强的效果,很难达到端到端组网的效果,应该有一个新的技术来支持5G的到来。
中国移动主导的SPN,采用创新的切片以太网技术和面向传送的分段路由技术,融合FlexE线路接口、切片以太网(SE)关键技术,就是希望达到这种效果。
与激进的中国移动不同,中国电信更希望在成熟的OTN产业链基础上获得5G承载能力,这样可以让5G承载实现上更加容易与低成本。其主导的M-OTN准备,采用面向移动承载优化的OTN技术,主要特征包括单级复用、更灵活的时隙结构、简化的开销等,目标是提供低成本、低时延、低功耗的移动承载方案。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网络研发部副主任李俊杰认为,对于5G具体采纳何种承载方案上,要尽量重用成熟的产业链,尽量基于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量统一设备和模块需求,尽量统一国内外技术标准。
与另外两家相比,中国联通并没有提出非常明确的想法,但却更加务实。
在中国联通网研院首席专家唐雄燕看来,光纤、WDM、OTN、IP,包括SPN和PON、微波等,都可以在5G承载上发挥价值,关键是如何选择适用。技术的成本存在不确定性,要选择性价比最好的。各家运营商的网络现状也存在差异性,导致技术的选择会存在差异,产业链也会比较多。其实,总结下来,联通在5G承载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原则已经非常清晰,务实、简单、低成本与多技术协同。
锚定轨道:积极推动标准早日商用
从目前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短期内形成“大一统”的5G承载标准可能性很低。从几家运营商的发展思路来看,也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快速前行。
例如,中国移动在MWC2018期间,中国移动发布了面向5G承载的SPN技术白皮书。SPN技术白皮书从需求与愿景、理念与架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总结与展望5个维度展开,对SPN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
在产业链方面,目前业界已经成功研发出SPN相关设备,并可满足5G前传回传的容量需求、低时延需求即时间精度需求。同时,SPN芯片及模块等关键组件也发展迅速,目前华为、中兴、博通等厂商均在大力投资SPN芯片;光迅等光模块厂家也在积极推出25GE/50GE光模块。此外,仪表厂商也在积极促进SPN的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已经进行了SPN实验室测试,并将在今年Q3启动SPN现网试点,以支撑5个地市的5G试点工作。李晗透露,如果测试结果理想的话,将会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进行规模更大的部署。
与中国移动不同,中国电信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标准先行”思路,在去年下半年,中国电信发布了《5G时代光传送网技术白皮书》,提出了基于OTN/WDM的5G综合承载方案。在今年年初,中国电信主导推动的M-OTN标准在ITU取得实质进展,实现了两个M-OTN相关标准的成功立项。这标志着ITU-T SG15研究组正式认可M-OTN技术可适用于5G承载的前传、中传和回传,后续将正式开展M-OTN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引导与制定只是中国电信在5G承载领域内的部分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团结产业链,吸引到更多的玩家。在去年12月底,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等合作伙伴成立了NGOF,意图以行业论坛组织的形式来推动产业。NGOF的涵盖面非常广,有基础运营商、设备厂商、器件芯片以及测试,但中国移动并未参与。
中国联通在5G承载上的落脚点非常聚焦,中国联通今年将会开启16个城市的5G试点,其中5G承载方案的论证和试验是中国联通今年的一个工作重心。
强推背后:中国移动塑造“事实标准”
张海懿表示,5G承载方案的推进,需要综合考虑运营商的网络特性和业务需求,以及成本等相关方面的因素。“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产业链的求同存异,共同推动,能够有更多的共识,能够共同的推动产业链往相同的方向去发展。”
张海懿强调,无论是哪一种技术方案,低成本高速率的光模块,都会成为5G低成本广覆盖的关键要素。“5G时代对光模块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高速率,长距离及低成本和低功耗的要求是非常的迫切。”
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部主任王光全也认为,无论是哪种5G承载标准与技术,最终都离不开光模块的支持,长距离、低成本、高速率的光模块是实现5G低成本广覆盖的关键要素。王光全建议,尽可能减少光模块的种类,打造规模效应,使得产业链的成本降到最低。
这厢还在奔走呼吁,那厢的中国移动却已是热火朝天的干起来了。
在笔者看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其背后是完全不同的资源禀赋。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它不会静待标准的成熟,“遵从标准,不如创造标准。”而且,中国移动并不是从零做起,除了庞大的财力之外,更有成功的经验。
正如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程伟强所说,承载与无线不同,无线是标准推动产业发展,而承载是事实标准倒逼国际标准。例如ITU今年年底才有可能发布PTN标准;但事实上,PTN已经应用在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全球数十个运营商的4G网络中。PTN是企标推动行标,又从行标推动国际标准,也就是说事实标准推动产业链的跟进,最终确立了国际标准。
中国移动在PTN的成功,有目共睹,我们也祝SPN好远,再创佳绩。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爱立信倪子铭:先发市场5G部署基本成型 5G-A演进动能依然强劲
- 加速迈向万兆时代:聚焦5G-A商业成功正当时
- 智赋“中国方案”,酿造“世界味道” ——中企通信助力华润啤酒数字化转型之路行稳致远
- 年度营收将超400亿:超聚变瞄准“城企数智”新机遇
- 专访亨鑫科技宋海燕:“绿色”和“智慧”指引,推动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
- 中国移动云化语音网络新通话新建设备集采:4家中标,华为呈最大赢家
- “连接+算力”构筑数智底座:探访中兴通讯2024年PT展之旅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六不原则”打造安全可信的算力网络新业态
- 中国移动5G消息系统三期工程设备第一批集采:中兴、华为两家分食
- 上海万兆光网基础设施全国领先 10G PON以上端口占比近99%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