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用节点的临近,围绕着5G网络,运营商试图想摆脱“被管道化”的魔咒,而边缘计算(MEC)则被视为运营商在5G时代对抗OTT的“杀手锏”。
近两年,边缘计算产业环境渐入佳境,标准化组织、运营商、设备厂商、平台厂商等都在推动整个边缘计算产业的进程。不过在一片繁华的背后,边缘计算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商业化和产业化中,比如在商业模式、安全性、移动性以及业务切换等方面,运营商的管理和计费模式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
那么在当下,边缘计算产业的现状如何?遇到的困难有哪些?运营商部署边缘计算的进度如何?企业应用部署走到了哪一阶段?带着这些问题,来自信通院和三家运营商的几位专家以及赛特斯的高管在“边缘计算产业发展高端沙龙”上展开了 的对话以及激烈的讨论。
边缘计算与5G相得益彰
提到边缘计算就不得不提到5G,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根据各大设备厂商以及运营商近期发布的报告,5G将会是一个集合了计算和通信技术的平台,而边缘计算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5G时代,边缘计算的应用将伸展至交通运输系统、智能驾驶、实时触觉控制、增强现实等领域。
三大运营商在5G初期部署初期就把边缘计算考虑了进来。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网络技术与规划部总工杨鑫表示,中国电信把5G的网络平台和边缘计算平台整体考虑。在他看来,"通过边缘网络对业务能力的构建,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在5G时代多种网络长期共存的问题。"
据悉,在5G架构方面对边缘计算的支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基于LADN选择边缘UPF。他认为,"如果把边缘计算仅仅看作一个UPF,就失去了边缘计算讨论这么长时间的意义和价值。在网络本地化、业务本地化工作的同时,要有平台,要有很多本地性的应用,对本地性的应用作支持,而不是把网络转过去就结束了。另一种是,UPF可以选择业务,本地的业务可以选择下沉的方式。”
据介绍,中国电信提出的5G 边缘计算融合架构最主要是基于通用硬件平台,可以支持边缘计算功能、业务应用快速部署。同时支持用户面业务下沉、业务应用本地部署,可以实现用户面及业务的分布式、近距离、按需部署,还可支持网络信息感知与开放以及支持缓存与加速等服务及应用。
而中国移动正在致力于将边缘计算预制到5G中去。尤其是在标准方面,目前中国移动积极参与3GPP相关标准制定,确保5G标准完备支持边缘计算,并保证后续增强。同时,中国移动还正在推动NGC全面虚拟化,完成三层解耦环境下的原型验证。中国移动边缘计算项目组组长刘景磊称,除此之外,中国移动还致力于推进产业发展,基于5G规模试验打造边缘计算商用能力。
不仅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在积极发力。据中国联通网研院高级项目经理陈丹介绍,在今年下半年进行按需商用部署,采用COTS、Cloud OS、MEP、Edge-APP四层解耦的方式,启动边缘DC机房资源准备工作。2019年-2020年预计5G网络试商用,启动规模边缘DC云资源池建设,CU/UPF/VCPE等共平台部署。2021-2025年,将进入5G网络规模商用,2025年实现100%云化部署、CU/UPF/VCPE/MEP/APP共平台。
作为沙龙唯一被邀请的边缘计算方案提供商,赛特斯从具体的案例的角度列举了5G对边缘计算的重要性。据赛特斯柔性边缘计算研发部系统工程副总监毛健介绍,5G让边缘计算应用更加便利。比如在数据缓存方面,以移动警务上移动执法车、移动执法仪为例。如今传统方式大都是在白天执法,再通过插件或者其他方式把视频导入到相应的位置中去,但是如果有5G控制带宽,完全可以把这种视频在第一时间上传到边缘云,通过网络的潮汐效应,在夜间或者任何时候把它传到指定的存储位置。
跨域边缘计算规模商用三座大山
在专家们的激烈讨论中,“技术标准、产业推进以及生态构建”这三个词汇出现的频率是最多的,这也是边缘计算发展至今遇到的三大拦路虎。
毛健表示,目前来看,不同的厂商对于边缘计算有着不同的理解,包括运营商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运营商对于边缘计算的观点是要立足于真正让边缘计算成为未来一个基础性的业务,而不再是一个解决方案。他建议运营商应该强有力地推进自己的规范,明确自己的解耦标准。
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创新力量,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技术标准分裂,赛特斯在研发和市场推进过程中,都尽量采用标准化、开放以及开源的技术。
在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看来,现阶段,不同的厂商在打造边缘计算平台时的确是相互独立的。从长远来看,规模商用要则有赖达成共识。“边缘计算刚刚起步,技术、标准、产业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中国电信广州院移动所高级项目经理刘洁表示,在国际标准方面,如今已经引起了讨论。就是在未来5G建模方面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自建网”。“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我们非常希望借助5G的核心网络切片能力去实现虚拟专网,而避免大规模的自建专网,所以我们也非常希望赛特斯可以支持中国电信包括其他的运营商联合在标准上推进相关的工作。”
除了上述这些问题之外,中国移动边缘计算项目组组长刘景磊认为目前边缘计算所面临的还有新的商业模式的挑战。中国移动能提供两种模式——B2B和B2B2C的合作,通过边缘云平台+无线能力支撑新业务+增值业务,为企业带来新商机。
事实上,产业生态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正如一位运营商专家所说,虽然运营商是产业链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运营商并不能以一己之力就能把整个产业生态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从客户的需求角度来挖掘。而运营商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把更多的产业合作伙伴引入进来,拉低产业进入的门槛,提供一个更加通用的方式,支撑更多的上层应用或者更多客户需求。
边缘计算探索之路:方向是对的 但成熟尚需时日
从技术出现到备受认可和应用,边缘计算经历的时间并不长。
两年前移动边缘计算概念第一次引得业界关注,是在2016年上海F1赛车场上,上海移动联手设备商现场打造的边缘计算环境让观众可以更低时延地看到赛事视频,从而向业界释放了“将核心网能力下沉到网络边缘”的信号。随后,三大运营商通过核心网下沉网关分流至CDN边缘节点,并开始探索一些商用场景。
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往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中国电信北京院网络技术与规划部标准副总监夏旭认为,至少产业界在边缘计算上走的路是对的,否则不会持续四年或者五年去进行探索和研究。但是边缘计算需要持续的培育,比如产业的需求和用户的分析包括用户的黏性都需要时间。
当然,技术的成功实现也要经过行业应用落地的检验,赛特斯目前已在工业物联网、地产商、幼儿园、移动警务等领域应用落地。比如在工业物联网方面,智能时代的制造业将需要通过OICT的融合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以实现最终对生产过程的品质、能耗、维护等的优化,提高整体的效率。
但是客观来看,目前边缘计算产业缺乏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缺少一个行业组织来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尽管各企业已经有发展共识,但客户和第三方以及软件提供商还未形成良性合作关系,且还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标准,对于第三方开发者以及行业客户有一定的风险。
正如唐雄燕在沙龙上所做的总结陈词:虽然产业链各方对于边缘计算拥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诉求,但对于边缘计算的需求还是明确的;边缘计算还处于探索之中,但统一的平台与标准,却是至关重要;边缘计算的部署与应用要重视用户,重视与垂直行业的探索、交流,要从生态的角度入手,才能实现边缘计算产业的真正繁荣。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报告称上半年IT安全软件市场规模112.5亿元,同比增长4.1%
- Mobile Experts报告:Open RAN市场2024年将大幅下滑83%
- 报告称中国边缘服务器市场量价齐涨 2028年将达108亿美元
- 报告称华为真无线耳机前8月出货猛增85% 份额仅次于小米
- 报告称华为真无线耳机前8月出货猛增85% 份额仅次于小米
- ASML首席执行官质疑美国芯片封锁:这真的关乎国家安全吗?
- 阿里云击败腾讯云,中标广电云滚动建设项目
- 中国联通将在阿里平台拍卖18省市报废线缆:起拍价2.13亿元
- GSMA公布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名单
- 千家早报|新华三集团宣布推出首款1.6T智算交换机;苹果新专利曝光:可将 iPhone 插入头显设备——2024年10月24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