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计,2018年中国PC市场销售量约为5318万台,年度同比下降1.2%。 虽然市场略微下降, 但最近5年,中国乃至全球PC市场都在逐渐走出低谷。PC市场如能再次振兴,还需要更加的与时俱进,重新塑造PC的定位和新方向。 IDC预计,在消费PC市场中, 继游戏笔记本和超轻薄笔记本后, 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将在未来五年显著成长,成为满足消费者 “跨场景适配” 需求的重要产品。
基于这样的背景, IDC与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京东一起,在北京共同举行发布会,分享对于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在中国发展的洞察。同时,国内外知名PC厂商云集会场,对于未来如何重塑新PC, 以及高性能轻薄笔记本未来发展机会和趋势的看法并发表了积极观点。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
1。谢昊/惠普产品总监 2。林佳佳/ ASUS市场部总监 3。纪朝晖/ AMD大中华区市场营销副总裁 4。李伟昌/联想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 5。陈晓东/戴尔中国消费及成长型企业事业部高级总监 6。丁剑晖/ Acer中国区副总裁 7。任涛/京东电脑数码事业部笔记本与打印业务部总经理 8。王吉平/IDC中国助理副总裁
更重要的是, 通过本次业界对未来笔记本市场的划分,以及高性能轻薄笔记本的定义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什么是IDC高性能轻薄笔记本? IDC将这类产品分为了“大众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和“极致超轻薄笔记本”两大类,并给出了两者的定义如下: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认为,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将主要锁定“跨场景适配”需求度较高的群体,即强调一台笔记本支持工作、学习、娱乐等多个场景,既能应对相应场景需求,又因其轻薄便携而可在多个场景间轻松无缝切换。整体而言,出色的运行速度,优质的游戏娱乐体验,低功耗长待机以及轻薄便携将成为这一品类的主要特点。市场上各PC厂商在这一产品领域的竞争,也将围绕着这四个方面所形成的综合用户体验展开。
京东电脑数码事业部笔记本与打印业务部总经理任涛认为,“轻薄是触动用户更换笔记本产品的核心动机之一,使用场景差异让轻薄本有更多发展方向,性能、续航等复合需求是消费者选择轻薄的同时还需兼顾的——追求极致轻薄的同时,性能又可满足日常工作;追求更高性能同时,又要满足轻薄便携的需求。”
IDC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市场大众轻薄高性能笔记本占比为13%,预计2018年开始,这一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到2022年,将有38%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被大众轻薄高性能产品占据。
2017年,中国极致超轻薄笔记本出货占比未超过10%,未来将同样增长显著,到2022年,出货量份额占比将达27%,成为市场主流。
高性能轻薄笔记本是2018年PC市场的竞争重点。各主流PC厂商都将在这一产品品类着重发力。要在这一品类取得成功,IDC建议:
1。 引导消费者关注综合性能表现。 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带给用户运行速度、游戏娱乐、功耗待机及轻薄便捷这四个方面的综合体验提升。因此在面向用户进行价值营销时,应将诉求重点放在整体综合性能上,避免消费者走入单纯比拼个别技术参数,亦或是盲目以”独显“或”集显“来区分笔记本性能的购买误区。
2。 多场景营销激发购买欲望。基于高性能轻薄笔记本能够“胜任多场景应用”的特点,在产品营销时厂商应该注重发掘贴近目标用户的多样化场景,激发共鸣刺激购买。在产品定位的讯息传达上,不应该使得消费者将高性能轻薄本等同于游戏本或者是单纯的轻薄本。
3。 关注商用市场的潜力。高性能轻薄笔记本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日常办公需求,甚至对于一般的设计、图像视频处理等专业度较高的应用场景也能够胜任,同时能有效满足员工对办公电脑时尚化的需求,因而在商用市场的增长潜力十足。IDC预计,大众高性能笔记本出货量中,商用市场占比将逐年提升,预计从2018年的32%增长至2022年的超过42%。
4。 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力。进一步以用户为中心构建零售新生态。PC厂商对于人货场三者关系的构建将围绕“人”展开,用户的主导地位空前强化,业务流程围绕用户重构,发掘用户需求,优化用户体验,最大化用户价值成为关键。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SpaceX被指强迫星链对手分享频谱 美司法部或介入
- 全面拥抱UEC!AMD发布第三代 DPU Salina :以AI速度交付网络创新
- 建体系、找方向、树标杆:中国信通院发运载力报告,促算力网络提质升级
- 中国卫通:高通量卫星是航空应急通信网络建设的核心
- 中国电信:创新驱动,构建“410”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 华为翁文康:量子计算从理论和实用层面都还有很大挑战
- 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秘书长张海懿:构建量子计算自主产业供应链
- 研究报告:70%电信运营商已拥抱GenAI,高于其他行业
- 超微电脑液冷方案GPU季度出货量超过10万个
- 中国联通集团市场线机构调整:成立公众客户事业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