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7日上午,以“5G+AI,创造无限可能”为主题的2018 GTI国际产业峰会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期间隆重召开。这是中国移动推动成立GTI组织以来,召开的第15次国际产业峰会,来自中国政府部门、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中国移动、美国AT&T、日本NTT DOCOMO等通信企业,以及5G汽车联盟(5GAA)、ABB、国家电网等行业组织与企业的600余名嘉宾出席,共同探讨5G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发展与应用,以及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和各行各业的融合,迎接智能连接万物时代新机遇。
工信部原副部长刘利华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围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一方面持续推进4G网络建设,深化4G规模应用,另一方面系统推进5G技术研发,加快5G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他对产业界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夯实基础,推动4G演进及TDD/FDD 融合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二是增进5G关键技术、频谱等领域共识,促进形成全球5G统一标准,加快5G研发技术试验并开展5G应用示范,推动5G产业成熟。三是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应用,积极培育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创新业务与应用。四是凝聚合力,充分发挥GTI等国际平台的重要作用,构建全球产业合作共赢新生态。
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演讲中指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信息通信产业正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将顺应万物智能互联趋势,积极推动5G和AI融合应用,深化实施“大连接”战略,努力成为数字化创新的全球领先运营商。他表示,中国移动近年来在推动TD-LTE规模发展、促进5G和物联网创新应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开通187万个TD-LTE基站,4G用户数达6.5亿户;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过2亿,实现全国346个城市NB-IoT规模商用;率先将大规模天线5G技术应用于4G网络,主导完成的5G系统架构被3GPP确认为5G核心网唯一基础架构,支撑中国IMT-2020(5G)推进组完成两阶段5G外场试验,并开展了全球首个基于5G新空口标准实验室互通测试。
下一步,中国移动将努力让连接更加泛在、更加先进、更加智慧。一是打造精品基础设施。加快推动4G网络演进和TDD/FDD融合发展,2018年TD-LTE用户突破7亿户。提升移动物联网覆盖广度和 ,2018年物联网连接数超3.2亿。加快国际海缆建设,优化海外POP点布局,高起点打造国际数据中心。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应用。继续推进全球统一的5G标准制定,启动规模外场试验,积极探索行业创新应用。加快推进车联网C-V2X技术发展与外场测试,加速产业成熟与生态构建。三是加快网络转型发展。加快打造基于SDN/NFV的电信云基础设施,推进网络IT化转型重构;成立ORAN(5G开放智能无线网络)产业联盟;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5G网络 结合。四是构建合作共赢生态。深入推进“139合作计划”,依托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发起5G创新应用行动,与合作伙伴携手探索5G跨行业应用,共建5G时代合作共赢新生态。
在本次GTI峰会上,中国移动与美国AT&T、德国电信和日本NTT DOCOMO联合发起成立ORAN(5G开放智能无线网络),旨在基于CT(通信技术)、IT(信息技术)与DT(数据处理技术)融合发展的通信4.0理念,推动无线接入网由传统模式向开放智能的方向演进,通过促进网络智能化、标准化、通用化、开源化,在提升网络性能、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复杂度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快速、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此外,中国移动还发布了“5G终端先行者计划”及“5G创新应用行动”两项行动计划。“5G终端先行者计划”旨在培育领先的5G终端产业链,在5G终端技术方案、应用场景、产品形态、示范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已有20家终端、芯片、元器件厂商参与。“5G创新应用行动”面向全球征集5G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方案,将依托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开放实验室、规模试验和应用示范试验网络,为各行业合作伙伴提供5G端到端系统环境。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中国移动何飚:到2025年创建100个低空标杆示范项目
- 陈海波:OpenHarmony在技术、生态和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
- 华为龚体:HarmonyOS NEXT将在2024年Q4正式商用
- 中国移动馈线跳线、漏泄电缆及配件产品集采包2出炉:亨鑫、中天、通鼎3家中标
- 2024年成为企业网络市场调整之年,明年有望迎来反弹
- 中国移动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集采:博浩、重庆信科两家分食
- All in“AI+”,重磅发布,品牌换新: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连续“放大招”
- 中移苏研公示量子计算实验平台3名中标候选人
- 报告称中国视频云市场止跌回升:阿里腾讯华为占据前三
- 中移物联罗健:围绕新生态场景网络硬件 健全5G轻量化产品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