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网络架构创新:中国移动vBRAS与SPN欲破茧成蝶

1月2日消息(刘定洲)通信网络正在迎接一次历史性大变革。一方面,传统的烟囱式网络架构越来越不适应移动互联网新业务上线、新流量模型的变化,网络重构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5G不仅是技术的换代,更是一场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对国民经济升级转型贡献巨大。

网络重构与5G这对“CP”,也是近两年来通信业最热门的话题。三大运营商各自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也在相关的行业论坛上频频亮相,发表见解和与产业互动。C114注意到,与前几代技术演进相比,三大运营商在本次技术变革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不仅作为应用服务商,更 参与、主导了网络架构的变革。

从今年看,中国移动的表现无疑十分突出。网络重构方向,中国移动大力推动城域网虚拟化,并于近期发布了vBRAS合作伙伴计划和企标,成为不少运营商的学习对象;5G方向,中国移动启动5G端到端研究,主导了5G无线网、核心网和传输网许多架构和核心技术制定并放眼全球。业内预测,中国移动也是首批商用5G的运营商之一。

其中,“转控分离”的vBRAS与传输SPN已经“破茧”,处于企标向行业标准过渡的重要阶段。近日,C114采访了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副所长李晗,以及中国移动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兴通讯中国区副总裁许志成,梳理中国移动今年引领网络架构创新的发展历程,以及明年更大目标的展望。

转控分离vBRAS“逆袭”

李晗介绍,中国移动针对城域网的演进有三大技术举措,一是面向5G承载以及固网、专线等多业务应用创新一种全新的技术体制--分组切片网(SPN)。二是提出转控分离vBRAS方案支撑固网业务快速发展。三是推进网络向SDN化演进。“改造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面向新业务开通,转控分离后业务只需要对接控制面,可以集中化维护。”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副所长李晗

为此,中国移动提出了以电信集成云(TIC)为核心的网络转型,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转控(C/U)分离的vBRAS方案。上个月举办的2017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vBRAS的最新成果,多家合作伙伴的转控分离vBRAS方案实现了千万级用户接入能力。

李晗指出,传统BRAS设备的控制与转发是强耦合状态,两者资源不协调、利用率低,单台BRAS只能带3万个用户,在新业务上线、割接等方面都不灵活,运维人员人均要维护一万六千多条命令。“我们要以省为单位进行集中化管理和运维,支持千万级用户这个指标,也是根据现实需求制定的。目前参与试点的省公司已经体会到这个技术方案的颠覆性作用,可以大大提升城域网性能,减轻运维负担。”

据李晗透露,vBRAS技术提出的初衷是实现设备的虚化,中国移动提出了转控分离vBRAS理念后,因为难度太大,曾被业界质疑,形容控制面转发面分离的过程是“血肉分离”。不过,中国移动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基于Openflow定义了1200多个属性和20多个处理流程,标准化了南向接口,不仅实现了vBRAS方案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用户接入的突破,且完成了“用户上线速率提升5-6倍、总配置量降低90%以上、新业务的上线周期从6个月以上降低到2周”等预定目标。中国移动与中兴通讯合作的vBRAS方案,也一举斩获2017年度GTB基础设施创新大奖,这意味着该方案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中国移动对待vBRAS更加务实,更符合网络部署的实际需求。”许志成对C114表示。作为重要合作伙伴,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在河南,江苏,广东,重庆等省市积极开展试点,加快商用推进。“我们认为转控分离vBRAS产品和架构适合未来城域网的演进,是城域网虚拟化的突破口。”

许志成认为,中国移动能够引领转控分离vBRAS创新,一是中国移动体量大,且现网包袱小,二是中国移动瞄准了未来几年城域网的实际需求,以强大的决断力坚持投资。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紧密合作推动,面对网络变革,与中国移动有共同的理念,更果断投入技术创新,从而走在业界前面。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副所长李晗(左),中兴通讯中国区副总裁许志成(右)接受C114采访

据C114了解,中国移动近期推出了vBRAS合作伙伴计划,并发布了转控分离vBRAS企标和相关技术指南。展望明年,李晗表示,今年在计划部和网络部的牵头下,中国移动在7个省完成了试点部署,并验证了拉远900公里转控分离的可行性。明年将进一步扩大验证规模,强化安全保障,并推动纳入集团集采,开启产品招标工作。此外,中国移动也将联合产业链,推动转控分离vBRAS成为国际主流标准之一。

SPN“两条腿走路”

中国移动近期另一个令人瞩目的工作,是研究院组织的5G网络高精度时钟时间同步测试。此前,中国移动研究院已经圆满完成下一代5G传输系统SPN(切片分组网)的一阶段试验测试。两次成功的测试反映出中国移动今年在5G承载层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李晗指出,相比3G和4G时代,5G承载是一次颠覆性变革。“两代无线,一代传输”,5G承载累积了2代无线技术100倍的业务量提升,且未来承载物联网和垂直行业应用带来的新的指标要求,比如网络容量、时延等,不仅是“量变”,更是“质变”。

“我们对5G承载提出了三个100的要求:容量提升100倍、时延降低100倍、每bit成本降低100倍。”李晗说,这意味着SPN将在技术层面、功能层面,包括网络层和控制层都会进行革新。为此,中国移动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条腿是技术创新,联合产业链推动产品和标准成熟,另一条腿是降低成本,尤其是联合CT和IT行业降低光层的成本。

李晗认为,5G时代将会有前传、中传和回传,接入层可能以灰光为主,基于25G光管芯+PAM4的50G光模块有望在初期成为主流,传输距离一般小于10km。而SPN汇聚层和核心层网络应以彩光为主,采用相干的100G/200G或者非相干的25G/50G方案,总体来说是要求性价比高。“功能上为了支持5G切片,提出了新型的融合TDM和分组的交换和接口技术;从网络层面提出了基于分段路由(SR)技术实现面向连接的L3;从控制层面是引入SDN,满足集中化管理要求。光层、链路层、网络层、控制层都会有很大的技术变化,这是SPN的基石。”

中国移动SPN获得了国内几大设备商的强力支持。最早发布5G承载方案的供应商是中兴通讯,早在今年2月巴塞罗那展上率先发布了5G Flexhaul承载方案。许志成对C114介绍,中兴通讯5G承载突破很快,随后6月份发布ZXCTN 609,到9月份发布旗舰新品ZXCTN 6700,实现端到端承载。“我们的口号是‘5G先锋,承载先行’,将全力配合中国移动SPN技术的商用化进程推进。”

“基于申报的国家重大专项的5G前传和回传课题,我们成功与中兴通讯、华为和烽火等完成了SPN的技术构建,包括需求分析,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等。”李晗说,中国移动在芯片、架构层面做了很大优化,并在实验室阶段得到充分验证,未来还有更多优化空间。

展望未来,中国移动一方面继续突破关键技术点,并固化下来,形成企标推向国际。目前规范已经成型,SPN企标将很快发布。李晗透露,在明年的巴塞罗那展上,中国移动有计划发布SPN技术白皮书。

后记

网络转型与5G,无论是在技术能力层面,还是在管理运营模式层面,都给运营商带来了极大挑战,并一度引起了运营商的忧虑。不过,从今年下半年C114参加的相关行业研讨会来看,运营商已经能够务实看待挑战,主动选择合适自身网络特性、发展规划的技术,积极参与引导产业链,联合推动相关技术的应用。

中国移动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此前就成功推动了传送网SDH向PTN演进,创造了新的行业价值。在网络大变革时代,中国移动联合产业链主动出击,推动相关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应用试验落地,并主导制定标准,形成国际影响力。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移动掌握行业发展先机,同时对中国通信产业链发展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产业链供应商的强力支持,是中国移动今年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在vBRAS和SPN创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兴通讯、华为,还有烽火通信、新华三等供应商的身影。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有理由相信,中国移动vBRAS与SPN今年实现了“破茧”,明年将迎来“蝶变”。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1-02
引领网络架构创新:中国移动vBRAS与SPN欲破茧成蝶
引领网络架构创新:中国移动vBRAS与SPN欲破茧成蝶,C114讯 1月2日消息(刘定洲)通信网络正在迎接一次历史性大变革。一方面,传统的烟囱式网络架构越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