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跨越太平洋从美国传到中国:5G标准取得里程碑式的进展——面向独立组网(SA)的5G系统架构和流程标准制订完成,标志着全面实现5G目标的新架构确定。这是移动通信发展至今,中国人首次牵头设计移动网络的系统架构。在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的领导下,作为5G系统架构(5GS)项目报告人的中国移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G,承载了“万物互联”的使命,软件化、服务化、模块化等一系列新设计对于通信人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万物互联,5G必然改变社会。传感设备、终端让感知泛在成为可能,5G、物联网让连接泛在,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则让智能无处不在,因此,5G的创新需要从端、管、云等方面齐发力。”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光介绍说,“中国移动对于5G的研发是整体布局,目前正从四个维度不断推进。”
关键技术——
全面革新带来网络蜕变
在5G关键技术研究方面,中国移动在无线、核心网等领域全面布局。在无线空口方面,中国移动提出了“新架构、新设计、新频段、新天线”四新概念,新架构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无线网络设计理念,采用CU/DU两级架构,即集中式广域控制和分布式本地业务结合;在新设计方面,为了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以及不同商家不同的流量和物联网需求,设计了全动态结构的新系统,能做到动态帧结构和资源配置、灵活上下行时隙切换以及包括子载波、GP等在内的多种参数配置;新频段,由于超高频段的毫米波频段在满足多用户场景上的不足,中国移动正在引领中低频段3.5GHz/4.9GHz发展,当然,同时也在推动高频段24GHz/37GHz技术和产业成熟;天线直接决定着移动通信的性能,中国移动提出的新天线内容包括大规模天线及增强方案、新型波束管理机制等,以及透镜天线、稀疏阵等创新天线形态。
在核心网方面,中国移动提出了基于服务的架构,有别于传统基于网元形式的架构。“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我们目前称之为5G智慧网络基础架构,总体来说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部分。对内,5G系统运维管理是基于数据做工作,不像原来基于算法或者人工做工作。对外,5G会产生大量的互联网数据和物联网数据,这些数据怎么通过人工智能变现也是5G架构里中国移动正在引领的发展方向!”杨光介绍说,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将在5G时代实现更好的融合,为提高网络的效率、灵活性等提供更大的可能。
标准化——
牵头推进奠定发展基石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标准化对于通信网络来说至关重要,回顾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我国既有在标准化落后时期受制于人的痛苦,也有4G站稳脚跟后带来的发展红利,在5G领域,由于泛在融合的特性,涉及的范围更广,标准化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在国家的精心组织下,中国移动在5G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的孙滔博士,作为3GPP 5G系统架构标准项目的唯一报告人, 参与了标准化进程。他介绍说:“中国移动在标准领域一直是有担当和勇气的,凭借强大的创新基础,我们在3GPP影响力最大的移动通信领域一直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从终端到接入网、核心网、业务层,中国移动全面参与了各种规范标准的制定!”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移动担任领导职务的有:3GPP RAN全会副主席和RAN2副主席、CT3副主席;ITU 5G焦点组主席、副主席。而在很多领域,中国移动也扮演了重要的牵头人角色,在3GPP牵头5G相关立项5项,其中独立牵头两项(包括网络运维、系统架构),中国移动共提交了3GPP 5G文稿700余篇;申请5G相关专利500余项,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含专著5部)。
孙滔表示:“在标准制订过程中,中国移动牵头推动了服务化架构(SBA)、软件化与虚拟化、质量可保障的网络切片、新核心网协议体系、统一数据层架构、C/U分离、边缘计算等一系列重要方向,致力于真正将5G网络打造成为一个面向未来、具备先进性的网络。”
据介绍,5G标准第一版分为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两种方案。非独立组网作为过渡方案,以提升热点区域带宽为主要目标,没有独立的信令面,依托4G基站和4G核心网工作,标准进展快。独立组网能实现所有5G的新特性,有利于发挥5G的全部能力,是业界公认的5G目标方案。中国移动一直倡导两种架构协同发展,并在3GPP等国际标准组织积极推动5G独立组网标准的成熟。目前,3GPP CT已经启动了5G核心网协议的进一步标准化工作。中国移动继续牵头5G核心网协议等重要项目,按照预定计划于2018年6月完成5G第一版本所有标准化工作,为全面实现5G系统打下基础。
产业推进——
“早、大、实”踏出协作步调
基于4G等时代积累的丰富经验,在5G发展的产业协作推进方面,中国移动提前做了大量的扎实工作,目前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在业界,中国移动对于5G的产业发展研究启动最早。杨光介绍,早在2013年,中国移动就启动了5G需求研究,到2016年启动了关键技术的测试。2018年,在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和安排下,将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试验。
在已经进行的测试工作中,中国移动的投入非常大,脚步踏得很实。中国移动发挥网络运营优势,全力支持IMT-2020推进组完成5G技术研发试验,助力推进全球统一的5G标准,积累了完备的5G测试方案体系和丰富的测试经验。在第一阶段关键技术验证中,中国移动参与了6册测试规范编撰,参加了7厂商21项关键技术测试,整个测试工作跨度达14个月,共投入技术骨干53人次、100+人天;在第二阶段技术方案验证中,中国移动参与了1册设备规范、7册测试规范编撰,参加6厂商7大场景测试,目前已投入规范制定、实验室及怀柔外场测试30余人次、50+人天;而在后续的系统验证阶段,中国移动还将大力投入,发挥运营优势,支撑好实验室以及外场测试工作,依托NGMN、GTI2.0等组织,广泛汇聚国际运营商信息,分享试验进展和测试结果,全力支持试验结果和结论,并且围绕国家战略和试验目标推动5G标准的发展。
在11月举行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了端到端商用产品,与中兴、高通实现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5标准的5G新空口预商用基站与终端样机互通;联合华为推出了预商用5G CPE样机,体积小、功耗低、便携性强,可广泛应用于未来5G预商用网络验证。产业推进的脚步正在加快。
生态构建——
联合创新产出丰富成果
“各种智能化的应用,都需要技术上实现突破和创新。而通信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如何形成全球统一标准,让大家更高效更方便地利用5G则有赖于标准化的推进。再者,要生产出满足要求的各种产品,就必须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产业进步。相对而言,以上这些在4G时代,我们都有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和方法,在5G时代,要实现万物互联,最新的一大挑战就是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
生态的构建是中国移动5G起步之初就高度重视的环节,2016年成立的5G联合创新中心确立了三大目标:推进5G通信技术成熟,成为垂直行业基础连接能力;孵化融合创新应用和产品;拓展新的商业合作机遇。目前,在中国移动搭建的这一平台上已经汇聚了112家产业合作伙伴,在全球建立了12个开放实验室以及17个跨行业联合创新项目。2017年,5G联合创新中心已经取得了十大创新成果,在5G创新研究报告方面有5G高频系统研究、网联无人机、智能共享单车、追踪器/智能穿戴、智慧停车,在5G创新产品及应用方面有物联小站、小和轻停、锐目,而在技术评估体系方面则推出了移动物联网产业技术评估体系。随着更多合作伙伴的加入、合作程度的加深,健康生态下的5G端到端技术将愈发成熟,更多的创新应用和产品将被孵化,为2020年的正式商用奠定坚实基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关于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的通知
- WinWin高端访谈:用户优先战略+领先方案,助力南非rain领跑5G FWA
- 全新HUAWEI MatePad Pro 13.2 英寸首发亮相,鸿蒙专业生产力体验再升级
- 典藏之音,原声美学,首款华为悦彰耳机FreeBuds Pro 4正式发布售价1499元
- 华为发布HUAWEI WATCH D2,开启腕上血压管理新篇章
- 巅峰再跨越,华为Mate X6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
- HUAWEI Mate X6 震撼登场,折叠引领者,巅峰再跨越
- HUAWEI Mate 70系列重磅亮相,售价5499元起
- “史上最强Mate”来了!Mate 70首发搭载纯血鸿蒙,售价5499元起
- “史上最强Mate”来了!Mate 70首发搭载纯血鸿蒙,售价5499元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