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起,每年11月11日变成了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据星图数据统计,2017年“双11”全网总销售额为2539.7亿元,全网总包裹数达到了13.8亿个。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全民购物的氛围也从线上影响到了线下,许多行业的商家都不出意外地推出优惠活动。而在通信行业,运营商参与“双11”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想吃蛋糕,必先有“餐具”
“餐具”即是运营商在“双11”力推的产品(或活动),各地运营商吃蛋糕的餐具大体可分四类:移动号卡、宽带产品、手机终端、充值优惠。
以移动号卡方式为例,运营商希望借助电商平台销售号卡拉动新增,同时拓展新的发展渠道。但是,因为多业务与号码捆绑、人口红利饱和以及第二卡槽竞争激烈等因素,少有人会因为双十一号卡降价就买回来屯着。实质上,号卡本身属于低频需求品,只有在消费者恰好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购买,例如“双十一”前就大肆宣传的阿里鱼卡,15天内的天猫销售量也仅一万张左右。
具有同样属性的宽带产品也是如此,因为宽带改迁不仅消耗财力,还要付出时间成本,若非是宽带体验极差或临近期限,否则消费者不会因为折扣而改迁宽带。
在手机终端方面,在电子渠道上终端销售量几乎长期被手机品牌旗舰店和大牌电商(苏宁易购、京东等)所占据,在销售触点上运营商处于劣势。同时,热门机型储备量不足、机型更新滞后、优惠竞争力差等问题都制约着运营商在“双11”时的终端销售。
最后,充值优惠应该是最适合吃蛋糕的“餐具”了,流量和话费充值的优惠对用户总是充满了吸引力。“双11”期间,中国联通就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充值随机享6折的优惠,中国移动在许多省份也推出话费充值赠送5%-10%的优惠,广西移动还将季度/年度流量包搭配话费销售进行促销。可是,这些活动并未在“双11”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产品曝光和用户触点
决定销量
经过多年洗礼,“双11”将小电商逐渐淘汰,变成了“猫狗大战”——天猫与京东两大电商平台总销售额占全网销售额87.64%。换言之,“双11”期间用户的注意力与时间基本都集中在电商平台上,运营商的促销活动如果仍然集中于自己的APP上,甚至有的活动还需要“双11”当日到营业厅办理,这种营销方式注定不会取得太好的成效。
合作才能玩好
电商活动促销
如何在电商平台上做好活动促销?其实很简单——合作。运营商正大步迈出数字化转型的脚步,此时该是与电商平台合作的最佳时机:一来可以为产品引来足够的流量;二来结合电商平台的活动玩法提升用户的感知。
以充值活动来说,在“双11”之前以“充值+购物津贴/品牌购物券”的搭配进行宣传促销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成效——毕竟话费早晚要充值,但“双11”一年就一次。同样,“充值+运费险”的搭配也为充值服务提升了附加值,针对每年“双11”过后都会产生大量的退货,赠送定额全平台通用的运费险,让用户“买买买”的行为更加放心。可见,只要通过合理的规则设置,诸如此类的合作对运营商、电商和客户来说可谓三赢。此前,浙江移动与天猫超市合作的移动天猫感恩礼包便取得爆款式的成功,并俘获了众多用户的五星好评。
笔者认为,运营商若想通过“双11”、“双12”、“年中大促销”等这类电商主导的线上购物活动获得增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基于平台出发,加强异业合作:在“双11”销量破亿的商家里,很多都有自己的购物商城,但销量仍是来自天猫与京东平台,这让商家们认识到电商平台才是目前最大的流量入口和购物入口。因此,运营商在遵循“双11”的游戏规则下,强化与热门品牌的异业合作,可以通过热门品牌的品牌效应获取更好的活动效果。
2、少点套路,多点真诚:今年“双11”可谓历年来营销规则最复杂的一年,更有人吐槽“送分题”成了“奥数题”,由此可见,用户在心甘情愿“买买买”的同时,也对商家的套路深恶痛绝。所以,运营商初探电商渠道时应摒弃电商玩套路的恶习,用实际的优惠活动开拓市场。
电商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最熟悉的消费方式,运营商如果能够融入这个“全民游戏”,必将获得更多益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移”起向“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信息科技保驾护航
- 工信部批准6项量子密钥分发领域行业标准
- 三大运营商2024年省分一把手大调整:27位总经理走马上任
- 中国铁塔2024年POI产品集采结果出炉 中兴等四家厂商中标
- 对话华为周军:升级运力、以网强智,把握AI时代确定性机遇
- 中国移动邓伟:“两个不 两个一体”顶层设计 构建天地一体网络商业闭环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三大运营商10月成绩单:中国移动继续领跑
- 中国移动WAF软件集采:启明星辰和山石网科信中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