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伟/文)6月27日,MWCS前夕,一场劲爆十足的物联网烟火腾空而起。“始作俑者”是中国联通。
作为嗅觉敏感的三大运营商之一,中国联通早已察觉万物互联将成为拉动运营商收入和提升网络运营效率的新增点。其在2014年底便启动了物联网专用网络和物联网基础平台的规划与建设,2015年开始瞄准发力这片蓝海,同年7月锋芒初露,率先在上海完成了基于NB-IoT的智能手表、智能停车等的样板展示,由此开通了全球首个4.5G NB-IOT技术样板点。
时间轴前移至2016年,中国联通在超过5个城市启动基于900MHz、1800MHz的NB-IoT外场规模组网试验,以及6个以上业务应用示范,其中包括上海迪士尼等重点区域试商用。
进入2017年,物联网的发展到了爆发前夜,中国联通物联网连接数突破5000万个,其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10余座城市均开通了窄带物联网试点。
“全球连接”打造物联网江湖新形势下风向标
着眼当下,顺应时势,承接国家策略东风,中国联通在MWCS这场物联网烟火里再一次释放信号,打造下物联网江湖新形势下的风向标——“全球连接”。
何为“全球连接”?为何“全球连接”?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姜正新在接受飞象网采访时,作出了如下解释。
“首先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推动物联网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合作,是连接数字丝绸之路的关键。其次物联网快速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等企业对于全球化部署的需求,企业希望实现其终端设备在全球快速接入和统一部署管理。”
姜正新指出,传统通信网络最大以国家为单位,使用国内手机SIM卡的用户一旦出国就是漫游网络,速率和使用体验下降,成本变高。而物联网会将这一僵局打破。
基于此,中国联通发布了物联网“全球连接”协作倡议,倡议全球运营商以及物联网产业链各方合作伙伴加快行动,建立长效沟通和协作机制,打造物联网“全球连接”能力,特别是在连接平台互联互通、eSIM平台建设应用以及高效合作机制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推动全球物联网部署,共同创造“万物互联”时代的新价值。
连接管理平台再升级助产业向规模化稳步踏进
在支撑物联网应用创新与规模发展过程中,连接管理平台是物联网应用中关键能力,是企业通过物联网实现传统业务转型或开发创新业务的基础。因此,中国联通在此次MWCS上同期发布了物联网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标志着中国联通支撑物联网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稳步踏进。
据介绍,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具有四大差异化优势:更强大的数据分析和自动化能力,更可靠的安全防护手段,更灵活的合作伙伴业务运营能力,以及对大规模低功耗广域网的无缝支持。
这意味着中国联通新一代连接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于物联网连接自服务、自管理的自动化需求;还能够进一步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能力、全新增值业务能力框架、大规模物联网(Massive IOT)解决方案,并且提供对业务数据的全面洞察和行动指导。
商业模式呼之欲出 相关策略亦欲粉墨登场
当然,对于运营商物联网的发展,“跑马圈地”增大连接是为迎接商业模式的早日到来,如今,中国联通在物联网连接和平台建设方面日臻完善,如何晋级下一步便成为不可避免地话题。
在姜正新看来,中国联通目前正在向商业模式稳步推进,据介绍,其目前在与政府合作方面已有众多成熟项目,例如,中国联通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合作了针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项目,而针对河流污染监控和治理的“河整治”项目,也与浙江省政府早已开展合作。
同时,中国联通还与各地政府合作了智慧城市、智慧工地等物联网项目,其中包括针对扬尘、电梯安全等监控。
其次,还与部分互联网公司做出了一些物联网应用,“这之中,运营商则更多凭借网络优势切入物联网。中国联通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是必然,没有任何企业可以独立构建完整的物联网生态链,只有诸如具备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物流等完整链条的物联网应用。”
姜正新透露,对于物联网平台发展和商业模式,中国联通计划联合国内外运营商及相关方成立相关基金组织以专项资金投入产业链发展,据介绍,目前正在运作当中。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中国移动韩柳燕荣获2024年中国通信学会青年科技奖
- 全国首例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出让 成交金额9.24亿元
- 中国电信霍晓莉:加大力度试点验证,发掘空芯光纤应用价值
- 截至10月末,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9.95亿户,5G基站总数达414.1万个
- 1-10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14535亿元,同比增长2.6%
- 我国千兆用户数破2亿户 占比超三成
- 印度政府资助8家量子科技企业 决心引领量子技术全球革命
- 中移系统集成投诉失败:联通数科中标1151万元项目
- 10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967.4万部,5G手机占比90.1%
- Open RAN市场缩影:Mavenir面临生死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