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你老板,请到我办公室来一下……”“你好,你的邮政包裹在我手上,需要提供身份证件……”“我是王宝强,需要你借1万元钱来缓解资金紧张……”一直以来,很多用户为陌生手机号码来电困扰,一接听才发现对方是在推销产品,甚至是进行诈骗。
面对“顽疾”,国内运营商开始主动出击,对过度营销电话和诈骗电话进行整治。今年初,上海电信自主研发了反通信诈骗和反过度营销的两套系统,借助大数据对过度营销号和诈骗号进行精准画像,并及时进行精准打击,取得不错效果。
营销团伙越来越隐蔽
“过去,运营商对诈骗、过度营销号主要是采取先举报后打击的方式。”上海电信相关人士介绍,对于主动关停手机号,运营商始终保持谨慎态度,主要原因在于运营商内部过去缺乏有效的方法对上万条号码进行精准筛选,只能被动依赖举报信息进行打击。
同时,过度营销号地下产业链在与运营商“较量”中,想方设法躲避运营商的拦截。过去两年,运营商集中整治了一批4008固定电话号码,之后大批营销团队开始利用手机号码进行推销,由此衍生了一大批地下呼叫中心,通过拨号器向外进行规模性营销。
去年底,上海警方打击整治了一个地下呼叫中心,发现了数百张手机卡,涉及三家运营商。营销团伙每天只随机使用其中数张,通过自动拨号系统向外呼出,设定了每张卡每日的呼出量,一旦超出运营商的呼出量监测的上限值,他们就更换另一批号段。
过度营销团队的营销手段越来越隐蔽,对于运营商来说,单纯依靠原有的检测系统进行有效拦截的难度越来越高。
大数据面前无处遁形
虽然地下营销团伙隐藏得越来越深,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运营商现在开始借助大数据的力量重拳出击。
“每次通话时长不超过15秒,符合;同一个号码每天的呼出电话号码重复率不高于X%,符合;呼出呼入比高于X%,符合……”上海电信的大数据系统根据事先设置好的“基站信息”“上网信息”“通话行为信息”“基本信息”等维度,对相应的手机号进行特征分析。如果特征符合,相应的手机号码几秒钟内就能被“定位”并关停。
这是国内运营商首次尝试用大数据算法来打击诈骗及过度营销号。据了解,通过这样的方法,上海电信从去年底至今总共关停的营销、骚扰、诈骗号码达21万个。
去年底开始,上海电信网络安全部门投入了巨大精力推进大数据库的建设。这并非易事,为了厘清过度营销的行为特征,技术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将内部员工的手机号和被举报号码一起纳入监测范围。通过对两组号码的长期追踪比对,技术人员发现除了每日呼出量明显高于常人外,过度营销号码还有许多“异常特征”,比如使用基站数量远低于普通手机用户,“一个正常的人每天在上下班路上,会经过至少近十个基站,但营销号所使用的基站是固定不变的,一天不会超过两个。”上海电信相关人士介绍。此外,在通话时长、呼入呼出占比等维度上,营销号都与正常手机号存在明显差异,这些都被纳入对营销号的“画像”之中。经过长时间的比对分析,营销号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画像”越来越清晰,由此建立的大数据IT系统就能布下天罗地网,系统几秒钟之内就能自动“打掉”符合条件的过度营销号、诈骗号。
对诈骗电话实施精准打击
与营销电话行为不同的是,实施诈骗电话的犯罪分子在前期往往已经精确掌握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对诈骗对象有了详细了解,人们很容易上当,电话诈骗的危害性更大。比如,此前发生的徐玉玉事件中,就是相关信息泄露让犯罪分子以助学金的借口轻易诈骗得手。
为了打击危害更大的诈骗电话,此次上海电信也制定了一套数据库样本。上海电信技术人员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对诈骗电话号样本进行反复分析和比对,“因为样本量小,前期无法通过机器来完成。只能用人工来逐条对比分析。”最终技术人员发现,隐藏在“上海号段”背后的诈骗团伙聚集地其实挺有规律。除了都集中在偏远山区外,不同地区内的诈骗产业链正在形成“集群”。比如,来自某地的诈骗电话大多从事“色情诱骗”,在他们的通话账单中,除了普通话费外,往往附加有漫游流量包,用来传发色情图片。再比如,来自另一地区的诈骗团伙往往冒充信用卡中心,在通话记录中会留下拨打各大银行服务热线的记录……通过比对,通信诈骗高发地区名单诞生了,来自这些地区的漫游电话被重点监测,同时通过大量的特征分析,对漫游诈骗电话进行精准打击。
记者手记
打击电话骚扰需要法律“补位”
打击通信诈骗,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事情,更是法律层面的事情。
在我国,对“营销电话”与“诈骗电话”的界定始终含糊不清。比如,房地产推销、教育信息推销的电话是正常行为还是电话骚扰行为?如果违法,又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这些都处于空白。
定义不清,事情做起来就很难。在有的用户看来,推销电话提供了自己正好需要的信息,但同样的行为在其他人看来,或许就是骚扰电话。
所以,如果要有效根治电话骚扰等现象,法律法规也要跟进。因此,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可适当借鉴国外经验,对接听营销号进行分层管理,将愿意接收营销信息的用户与完全不愿接收营销信息的用户精确划分,在运营商内部形成相关服务项目,由用户自行选择开通与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