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4日上午消息,Uber周三出庭,希望争取继续开展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权利。这也是Waymo诉Uber窃取商业机密案的最新进展,本案有可能对Uber的核心发展战略构成威胁。
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汽车部门Waymo起诉该公司前工程师、Uber现任高管安东尼·莱万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窃取其商业机密,帮助Uber开发无人驾驶汽车。
法律和专车行业专家表示,倘若莱万多斯基和Uber被证实串谋窃取机密信息,就会对Uber构成重大打击。Uber之所以能获得680亿美元的估值,部分原因在于投资者相信该公司可以成为新兴的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主导企业。
Waymo周三要求美国地区法院法官威廉·艾尔索普(William Alsup)发布禁令,禁止Uber使用本案涉及的任何技术。如果艾尔索普针对Uber发布范围广泛的禁令,就会导致Uber在庭审过程中停止无人驾驶汽车项目。
艾尔索普不太可能在周三立刻做出裁决,但他可能已经透露了自己的倾向。他在上月的听证会上警告Uber称,该公司可能收到禁令。他当时提到Waymo提供的证据时说:“我42年来从没见过这么详实的记录。”
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表示,尽管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无人驾驶汽车是其长期发展和未来增长的关键。
事实上,无人驾驶汽车有望改变该公司的经济模式。Uber最大的费用是吸引司机,而司机本身的流动性很高。如果想要扩张到郊区和农村市场,进军汽车保有量较低的地方,并在3分钟内提供服务,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无人驾驶汽车网络的发展。
“这对Uber至关重要。”纽约大学教授、《共享经济》一书的作者阿伦·桑达拉拉简(Arun Sundararajan)说,他指出,此事对Uber的意义大于竞争对手。“如果谷歌无法在5年内推出无人驾驶汽车,而是延长到10年,它的巨额营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Uber却非常依赖这项技术的发展。”
该公司最近几个月负面消息缠身,包括前员工的性骚扰指控和卡兰尼克对Uber司机出言不逊的视频。该公司虽然仍在快速发展,但每季度的亏损却高达数亿美元。
“这一领域的任何挫折都有可能对其估值产生重大影响。”Jackdaw Research分析师简·道森(Jan Dawson)说。如果Uber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收到禁令,“肯定会导致这项计划暂停,进一步拉大它与Waymo和其他对手的差距。”
Uber正在匹兹堡、旧金山和亚利桑那州测试无人驾驶汽车。该公司6年前在谷歌之后开始开发这项技术。
其他行业观察人士认为,Uber拥有巨额资金,而且掌握了大量的交通和出行数据,因此可以安全度过Waymo案的不利裁决。
Waymo今年2月向Uber发起诉讼,其中涉及基于激光的Lidar技术,汽车可以借助这种技术“看见”周围环境,并探测其他汽车和行人的位置。
Waymo表示,上周之前还担任Uber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主管的莱万多斯基,在2016年1月离开Waymo前窃取了超过1.4万份机密文档,并在离职后立即获得Uber价值2.5亿美元的股份。他后来成立了无人驾驶卡车创业公司Otto,并在去年8月被Uber斥资6.8亿美元收购。
Uber曾经表示,Waymo的指控没有事实根据,并认为Waymo申请初步禁令的做法会落空。Uber并未否认莱万多斯基窃取Waymo的文档,但该公司表示,他们从未使用过这些信息。
莱万多斯基本人已经开始动用不必自证其罪的的宪法权利,因为一旦被证明有罪,他就有可能面临刑事调查。莱万多斯基上周在发给Uber员工的信中表示,他会继续留在Uber,但会回避与Lidar有关的工作。
“应该做最坏的打算。”佛罗里达大学莱文法学院知识产权教授伊利莎白·罗威(Elizabeth Rowe)说。
庭审记录显示,Waymo律师上月曾经问莱万多斯基是否受到卡兰尼克的怂恿而窃取Waymo的机密信息。莱万多斯基以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赋予的权利进行回应。Uber发言人拒绝对此置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iPhone在华份额为何不断下滑?外媒分析:因无法提供AI服务
- 深圳中院宣告柔宇破产 曾发布全球首款消费级折叠屏手机
- Canalys:2024年Q3全球AI个人音频设备出货量达到1.26亿部 同比增长15%
- 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Q3出货量激增15%,苹果下滑9.2%
- 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加速进军欧洲高端市场
- 华为Mate 70系列即将发布,霸占微博热搜前三
- 明基发布新款27寸2K显示器PD2706QN,首发价3499元
- PC Partner迁总部至新加坡并上市,生产基地转至印尼,继续领跑全球GPU市场
- 深耕智能家居领域,苹果计划2025年推出AI驱动的智能家居控制中心
- 美媒:面对现实,苹果可能再无iPhone这样的爆款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