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中国PC 显示器市场受到疫情、经济、终端需求等影响,面临巨大挑战。
对于市场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IDC 总结并给出2023年中国PC 显示器市场十大洞察,具体内容如下:
洞察一:2023年需求增长缺乏动力,中国PC 显示器市场仍然同比下降
2023年整体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疫情持续反复,消费者信心不足,终端需求缺乏增长动力。IDC预计2023年中国PC 显示器出货量同比下降1.6%,2024年将迎来触底反弹。
洞察二:政教市场下半年有望触底反弹 带动商用市场增长
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政府投资方向的转变,政府、教育行业对办公设备采购增加;同时,制造业复工复产,扩大生产,下半年对显示器的需求也在看涨,将会带动2023年下半年商用显示器同比增长3.5%。
洞察三:商业综合体衍生电竞市场新需求
疫情对传统线下行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各行业正在积极寻求升级转型。网吧行业也在探索新的引客模式, 与商场、酒店等商业综合体联合创造新场景,打造新型的电竞馆以及电竞酒店,并加速向4-5线城市渗透,带动中国电竞显示器持续增长。IDC预计,2023年中国电竞显示器出货量同比增长15%。
洞察四:高分高刷产品占比持续增长
随着面板价格的下降,整机成本缩减,高分辨率、高刷新率显示器价格持续下调;消费者对显示器的使用场景更加丰富,对显示器的画质以及刷新率有更高的要求,带动了高分高刷显示器份额持续提升。
洞察五:区域消费能力不同,预计经济发达的东部区域增长最快
发达地区对新生业态更容易接受,能够挖掘出新的需求,驱动市场增长。作为电商市场的基地,东部以其销售模式的多元化,多场景化在未来更能满足客户复杂的需求。2023年东部将成为中国五大区域中销售量同比增长最快的地区。
洞察六:消费市场千元以上显示器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整体显示器主流价格段下移,但消费显示器千元以上市场受到影响有限。IDC 预计,2023年消费显示器市场主流价格段跃迁至人民币1000-1499,预计同比增长13.0%。
洞察七:消费者代际转变,家庭场景要求设备兼具性能、健康、时尚多重元素
Z世代逐渐成为主力消费人群,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在家庭场景中PC 显示器不仅用来办公,还要浏览网页、观看视频、打游戏等,加大了显示器的使用时长,引发消费者对护眼的关注,对显示器的护眼功能越来越重视。同时,显示器还可以作为家具陈设,其潮流、美观也逐渐成为选购要素。
洞察八:多种方式协同互联,释放未来工作生产力
显示器作为办公设备的重要利器,连接PC、手机、平板、键鼠等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显示器接口越来越丰富,其中Type-c 接口逐渐成为显示器的标配接口,其能够实现投屏、数据传输、供电等功能。IDC预计2023年中国带有Type-c 接口显示器出货量占整体市场5%。同时,显示器也在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无线投屏、智能互联等让办公娱乐更加便捷。
洞察九:销售服务一体化,加速渠道数字化转型
硬件同质化严重,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厂商和渠道商更加重视“硬件+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强调优化软件系统和完善服务模式,打造商务办公、影音娱乐以及游戏电竞等精细解决方案。渠道加速数字化转型,融合传统门店、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多种销售渠道模式直面终端用户。
洞察十:中小企业线上采购持续增加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正在逐步养成线上采购的习惯。相比线下采购,线上采购更加便捷、可选内容更加丰富。IDC预计,2023年中小企业将有25.9%显示器通过线上采购。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亚马逊推出全新Kindle系列,网友热议彩色阅读新体验
- 智能门锁“咬人”事件频发:设计缺陷亟待行业重视与改进
- 苹果或将在两年内推出更便宜版Vision Pro,售价约2000美元
- 苹果推出新智能家居战略:要让家里的屏幕无处不在
- 天猫精灵高端子品牌“哇哦”亮相Tech-G,闺蜜机引领智能生活新风尚
- 2024上海国际消费电子展盛大开幕:聚焦AI与智能终端,引领未来科技新风尚
- QuestMobile:中国智能穿戴APP月活用户达到1.4亿,华为第一小米第三
- 从好家电到好家庭!海尔智家Tech G 2024为“家”而来
- “纯血”鸿蒙今天起开放公测,早前内测反馈性能和流畅度显著提升
- AI PC热潮推动电池需求,平均售价持续上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