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蚁视新品即将发货之际,蚁视于北京召开了媒体品鉴会,特邀媒体朋友们齐聚,一同品鉴蚁视VR套装2S、蚁视VR头盔2C,谈谈蚁视在技术上的研发进展,并为大家准备了丰富有趣又激情满满的Steam平台VR热门游戏,众多参与者均可试用蚁视的新品体验冲关打怪的乐趣。
品鉴会上,蚁视CEO覃政向大家分享了蚁视在VR领域的主要技术探索及目前的研发状况。在光学技术领域,从2012年覃政申请复眼光学专利技术至今,蚁视先后在无畸变光学方案、近眼光场显示技术、瞳距自适应及支持佩戴眼镜等领域探索尝试和产品落地。在今年,蚁视又将更大FOV光学方案——110度近圆视场,在蚁视VR套装2S及蚁视VR头盔2C上进行了应用。会上,覃政还向大家透露,复眼光学超薄VR眼镜即将产品化,有望在年底与公众见面;而且,蚁视已开始了100°以上FOV在AR/VR混合光学方案上的研究探索。
在CV算法技术上,蚁视一直专注在VR领域帮助用户实现定位追踪,至2014年起,蚁视的Inside-out红外追踪技术及双目Slam视觉追踪技术不断研发升级。通过Inside-out红外追踪,蚁视已实现人物动态捕捉,且可以随意拓展,面积可拓展至上千平甚至更大而不受限制,并支持同一领域多人玩耍。此次品鉴会上的新品蚁视VR套装2S就是应用此技术来实现定位的。据覃政介绍,蚁视正在研发如何通过房间静态物体实现追踪,让定位更加方便;同时,蚁视也在研究如何将追踪技术标准化,通过Inside-out追踪模组,直接输出追踪结果,并希望通过Inside-out追踪模组的普及,可供VR\AR设备、无人机、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设备用来进行高速精确定位。
在品鉴会上,蚁视向受邀朋友们详细介绍了新品蚁视VR套装2S及蚁视VR头盔2C的产品功能与性能,并向大家演示了其使用场景及使用方法。
蚁视VR套装2S继续主打蚁视Inside-out红外感知系统定位技术,并且其Inside-out摄像头模组精度提升4倍,视角范围提高2倍,位置追踪更加精确。更能支持SteamVR平台优质游戏,蚁视VR大厅专属定制游戏。
蚁视VR套装2S在会上体验的VR游戏有美国西部片风格的对抗逃杀游戏《亚利桑那阳光》、科幻题材的人类与机器人对抗游戏《原始数据》及特工任务追杀射击类游戏《燥热》。体验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到蚁视VR套装2S的定位追踪十分精准,实时捕捉使得体验者闪躲游戏中对抗角色的攻击更加灵活。由于2S控制器升级为2.4G无线双手柄,使用起来便捷不少,自由方便、精准度高且性能稳定。另外2S的头盔线采用的是HDMI1.4&USB3.0双线合一,线材细且软,大大减轻了头盔的重量,减少了佩戴过程中的头部负担。因为2S的面贴采用的是可更换的PU面贴,贴近脸部皮肤更加舒适。高保真耳机的声效环绕效果更好,增强了不少角色的代入感。
蚁视VR头盔2C则主打沙发级应用,独创了Xbox手柄新玩法,用Xbox手柄模拟VR操作,使用户在舒适的沙发上,通过蚁视大厅就可以畅玩更多Steam平台VR游戏。在品鉴会上,大家使用蚁视VR头盔2C体验了《 VR Fun House》、《Serious Sam VR》和《The Lab》等游戏。这三款游戏均是通过搭配Xbox手柄控制方向和操作,还原了重度游戏者的游戏习惯,更便于用户在沙发上惬意玩耍。蚁视VR头盔2C的FOV和蚁视VR套装2S一样,蚁视2C头盔的FOV升级为110度近圆视场,让体验者在游戏中看到的虚拟世界面积范围增大很多。不仅如此,蚁视VR头盔2C还瞄准了B端市场,可以与驾具、骑具、行走平台、动感平台等载具搭配使用,打造不同的情景模拟。
现场体验者可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体验2S的移动行走,或2C的沙发安逸打怪,及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游戏风格。通过此次品鉴会,蚁视也希望在与大家的多方交流中,让大家能更好的了解蚁视,同时得到更多产品的反馈,更好的提升产品,让产品与用户更加贴近。覃政在与众多媒体交流中还向大家透露,为了让更多的VR爱好者体会到VR的乐趣,蚁视将在9月中旬电商平台上线大力促销活动,广大VR爱好者敬请关注这波福利机会。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华为徐直军谈鸿蒙:10万个应用是鸿蒙生态成熟的标志
- Counterpoint:2028年GenAI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7.3亿部
- iPhone在华份额为何不断下滑?外媒分析:因无法提供AI服务
- 深圳中院宣告柔宇破产 曾发布全球首款消费级折叠屏手机
- Canalys:2024年Q3全球AI个人音频设备出货量达到1.26亿部 同比增长15%
- 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Q3出货量激增15%,苹果下滑9.2%
- 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加速进军欧洲高端市场
- 华为Mate 70系列即将发布,霸占微博热搜前三
- 明基发布新款27寸2K显示器PD2706QN,首发价3499元
- PC Partner迁总部至新加坡并上市,生产基地转至印尼,继续领跑全球GPU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