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观察(朱飞) 2024年7月4日-6日,在大模型引爆人工智能新热潮的当下,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在上海隆重举行,全面展示了智算产业发展的最新面貌。产业发展,技术为根,人才为本,人才作为推动智算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本次大会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系统的阐述。
一方面,大会重点打造人才培养平台,举办了中外院士与高校校长对话、百位云帆奖得主交流、人才发展测评、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女性菁英交流、青年科学家座谈交流、优秀论文路演等多元活动,并设立新秀开放麦和创新项目路演环节,为AI人才提供最高最全的展示舞台。
另一方面,产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华为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智算与大模型人才白皮书》,聚焦“共筑人才根基,共赢智算未来”主题,围绕智算应用与未来、智算人才概况、智算与业务共生、智算人才生态发展等维度进行阐述,为全生态链提供人才标准,引领智算大模型领域的人才发展,推动千行万业智能化升级。
《智算与大模型人才白皮书》发布,“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举
7月5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华为培训与认证业务部总裁刘检生,华为Fellow、2012服务实验室主任孙虎,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院长廖运发联合启动《智算与大模型人才白皮书》发布,吹响了“共筑人才根基,共赢智算未来”的号角。该白皮书由华为联合中国信通院、运营商、行业等众多产业伙伴共同撰写,旨在共创智算人才发展参考,提供人才发展实践范式,促进智算产业发展,推动千行万业智能化。
不同于一般的人才需求洞察发展报告,这份白皮书创新地提出“智算与业务共生的组织运作框架”,明确企业智算大模型业务开展,需要改变组织和人才管理方式,并从产业环境、业务战略、组织目标、业务价值、组织能力、管理体系和人才发展7个维度来规划指导企业的运作,首次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组织运作与人才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比如在“世界观”方面,白皮书从产业环境高度,帮助企业组织拓展宏观视野。白皮书认为,普惠决定“智算能力下限”,人才决定“智算能力上限”。随着智算普惠化进程推进,智算人才与产业演进相互促进,一方面,传统人才转型与新型工业化协同推进,加快智算赋能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引领塑造新质生产力,智算为基础的新业态广泛应用、 赋能。
同时,白皮书从业务战略维度,帮助企业组织扩大战略抱负。白皮书认为,要将算力转成模型智力,再将模型智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因此,企业业务战略推进的关键是要将组织积累的行业知识经验及大量的数据等要素与AI技术结合,以AI增强的企业运作系统实现数智化转型加速。
又如在“方法论”方面,白皮书指出企业改进组织目标定位可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把智算与人结合起来(人事),使得每个员工都有“懂我”的智能助手;另一方面把智算跟业务场景结合起来(业事),将大模型全面引入到研发、销售等各领域,重构作业模式,提升业务效率。
同时,白皮书总结智算人才就是集“研、训、用”的有机整体,并给出了提升组织能力的具体举措,即培育三类智算人才:第一类是智算战略人才,专注于“研”的方向;第二类是智算技术人才,专注于“训”的领域;第三类是智算业务人才,专注于“用”的场景。
新兴技术加剧数字人才缺口,发展智算与大模型人才正当时
毋庸讳言,人才短缺已成为数字经济、智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瑞人才与德勤中国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当前我国数字人才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安永中国与华为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也指出,预计到2025年,全国ICT人才缺口将超过2000万。随着智算大模型及其背后丰富的生成式AI、AI Agent应用的涌现,相应的人才缺口无疑将继续放大。
何以破局?在白皮书发布后,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院长廖运发与华为培训与认证业务部总裁刘检生接受 等多家媒体采访,重点围绕白皮书中的智算大模型产业发展、智算组织人才发展等话题进行了 解读。
廖运发指出,从产业发展看,智算和大模型加快在行业落地,传统企业也在拥抱智算时代新机遇,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变革的过程中,亟需大量智算和大模型人才。因此,我国近期政策中也有涉及智算人才发展的内容,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创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共同培养跨学科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增强高水平人才供给。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人才”关键词,并重点提出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这一战略导向对智算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刘检生表示,每当面临科技范式的重大突破,人才往往是推动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不能完全替代人,只会淘汰不具备数智化能力的人。只有将人才与智能时代同频,才能驾驭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快车。智算人才就是在人机共生的环境下,能融合行业认知,数据与AI技术等要素,助力企业智能化转型,并带来商业价值的人才。它包含智算战略人才、智算技术人才和智算业务人才。这三类人才构成“研、训、用”的有机整体,成为组织智算人才的三根支柱,将支撑智算与业务持续共生演进,促进智算产业发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智算和大模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之际,空间分布也体现出与人工智能产业分布相似的高度集聚特征,垂类领域智算人才供需矛盾凸显,传统行业企业转型存在困境。比如在智算能力的实际构建中,传统行业企业面临复合型人才短缺难题,如何构建跨部门、跨专业、高耦合的创新团队成为难题,企业在组建方法、协同模式、目标任务、考核评价、转化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这些都需要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为此白皮书还建议,“政产研学用”要协同推进产教融合,构建智算人才生态。具体而言,政校行企四方以中心/基地为载体,政府提供政策、资金,高校提供学生师资、科研创新能力,企业提供生态支撑、技术赋能、运营服务,行业提供标准制定、规划设计以及智库咨询,共同培养适应智算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而通过成果创新、企业孵化、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智算产业发展。
推动智算与业务共生培养人才,产业界已开展广泛实践
采访中 获悉,推动智算与业务共生培养人才,我国产业界已开展广泛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白皮书也收录了数个典型案例,从理论到实操为企业组织智算人才发展提供参考指南。
在上汽集团旗下的延锋内饰,公司制定数智化人才战略,启动“2046数智化人才项目”推动存量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转型,同时更新增量人才的招聘标准进行人才结构的调整,将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候选人逐渐向信息化、数智化、自动化等方向倾斜,逐渐搭建了一支既精通传统制造知识又具有数智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此外延锋内饰还搭建内部人工智能学院,引入数字人、RPA等硅基员工,通过人机互动交流,促进团队整体数智能力提升。
在中国电信,公司面向云网运营管理和生产打造网络大模型,落地4个拳头级场景应用,打造5个一能力,支撑云网高效运维。其中面向至关重要的知识管理,中国电信构建人才队伍,设计了知识管理角色、技术角色、运营角色等三大类十多个岗位角色,为大模型提供高质量知识,最终实现以数据、知识、队伍与工具四大力量赋能网络大模型,有效减少大模型幻觉现象和逻辑性错误通病,增强可解释性,形成了具有强大专业领域认知能力的专业网络大模型。
写在最后:
毋庸讳言,大模型发展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摆在企业组织面前的已经不再是要不要拥抱大模型,而是如何拥抱大模型的问题。华为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智算与大模型人才白皮书》创新地提出智算与业务共生的发展理念,提炼智算与大模型人才发展实践范式,既有“世界观”,也有“方法论”,可谓为企业智算大模型人才发展提供了系统的参考指南。相信在这份“通关秘笈”的帮助下,大模型加剧的数字人才短缺必将得到有效缓解,支撑智算产业蓬勃发展,加速智能世界到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讯飞星火与华为数据存储强强联手,“以存强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飙升30%
- 原生鸿蒙发布:移动操作系统的一大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 阿斯麦订单“腰斩”股价暴跌16%,半导体产业寒冬来了?
- 分析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缺乏落地细节,发布会后股价重挫7.57%
- 美国科技巨头继续押注AI,2025年资本开支将达2000亿美元
- 欧美电信运营商联合炮轰SpaceX: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功率不合规
- MBBF 2024前瞻:在浪漫无尽的土耳其,见证5G-A×AI无限体验
- “算力之光”照耀中原大地,超聚变智聚生态闪耀全场
- OpenAI功勋CTO为何离职?盈利派压倒非盈利派
- 从“根技术”到“根生态”,华为云携手开发者“智”启新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