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观察11月4日 如果亚马逊想在2040年之前达成零排放目标,它必须依赖新技术。正因如此,亚马逊设立一个规模为20亿美元的基金,投资气候科技创业公司。
观察亚马逊投资了什么公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亚马逊气候承诺基金(The Climate Pledge Fund at Amazon)主管Matt Peterso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投资大多盯住未来3-5年之后。我们总是密切关注我们的需求流向何处,企业的需求流向何处。因为设定的时间是2040年,所以不能只关注1-2年后的事,必须有更长远考虑。”
气候承诺基金是2020年6月设立的,资金全部来自亚马逊。对于亚马逊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孵化自己需要的技术,达到自己的气候目标并从中赚到钱。
Peterson说:“如果投资的公司刚好做得不错,它成为下一个特斯拉或者为我们的投资带来很好的回报,那就很棒了。这说明投资很有活力,但相比更宽泛的战略目标,基金的主要目标并不在此。”
基金向不同阶段的创业公司投资,有种子阶段,也有B轮投资。Peterson说:“我们可以向企业投资100万美元,也可以超过1亿美元。”
实际上对气候科技感兴趣的企业不只有亚马逊。2021年该领域投资增加4倍,达到323亿美元,2016年只有66亿美元。
不久前亚马逊宣布一系列新投资,投资的企业包括Resilient Power、CMC Machinery和Infinium。之前投资的企业还有CarbonCure、Pachama、Redwood Materials、Rivian、TurnTide Technologies、BETA Technologies、Ion Energy和ZeroAvia,总的投资企业达到11家。
创业公司如果想获得资金支持可以向亚马逊申请,亚马逊的投资规模有大有小。到底投资哪些气候科技领域呢?来看看亚马逊的布局:
食品农业投资
食品生产需要土地和燃料,食品浪费会排放沼气,奶制品和肉类生产也会排放二氧化碳,这些都是亚马逊可以关注的。
Peterson说:“大家似乎忘了Whole Foods归亚马逊所有。围绕亚马逊Fresh也有很多的机会和新业务模式,Fresh是我们的实体店,我们还给用户配送食品。”
“看看未来几年我们的计划,杂货会增长,肉类和食品会增加,所以我们想提前安排。”
电动化
2019年9月,亚马逊宣布向Rivian汽车公司采购10万辆电动配送车。这些货车会在2024年之前部署到位,亚马逊想将所有配送车队全部转用可再生能源。
在电动化转型时,亚马逊向 Resilient Power投资,这家公司开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设施的体积很小,安装更容易。
Peterson说:“充电设施没有电动汽车制造那么性感,但它同样重要。它们尝试更新的技术实际上在过去30-50年没有什么大变化,相当于70-80年代的老技术,有很大的电站或者变电站。”
从电网到汽车充电器,这是一整套流程,Resilient Power用半导体和软件控制,没有用大型物理机械硬件。
Peterson说:“我们对这类设施有很大的需求,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这件事,它的解决方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绿色氢能
氢无疑是很好的零排放能源。如果电解水时所用的能源也是零排放能源,它所产生的氢就是“绿色氢”。亚马逊对这一领域感兴趣。
Peterson说ZeroAvia是一家飞机制造商,这种飞机用氢燃料电池驱动。航空行业也想消除碳排放,但很难做到。
Infinium公司开发电燃料,用来取代航空柴油或者煤油。Peterson说:“化石燃料从地下抽取然后精炼,Infimium不是这样的,它的燃料来自合成。比如,我们可以用绿色氢和捕获的二氧化碳合成。”
因为Infinium用到了捕捉的碳,所以它的燃料碳中和率达到95%。最终Infinium的目标是找到完全没有碳排放的能源。
Peterson说:“最后我们可能还是要燃烧燃料并生成二氧化碳,但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被回收,所以整个过程非常接近零排放。”
电池
如果想大规模使用风能太阳能,需要更强大的电池技术。
亚马逊对耐用电池技术很感兴趣,现在的耐用电池太大了。Peterson说亚马逊希望耐用电池的尺寸能满足公司许多场合的需求,亚马逊需要这样的电池。
材料
亚马逊每年要送出大量包裹,这些包裹存在严重浪费。
CMC Machinery开发自动打包机,它能将包装盒的数量减少大约24%。Peterson说,有了这家公司的技术,盒子中使用的塑料空气枕会少很多。照估计,引入新技术之后,在2022年底之前亚马逊可以少用10亿个空气枕。
Peterson还说,从长远看,亚马逊对能够替代塑料的材料很感兴趣。他说:“能否开发出不是提取物的塑料?能否不使用化石燃料?能否开发出新塑料,它能大规模降解并变成堆肥?”(小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原生鸿蒙发布:移动操作系统的一大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 阿斯麦订单“腰斩”股价暴跌16%,半导体产业寒冬来了?
- 分析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缺乏落地细节,发布会后股价重挫7.57%
- 美国科技巨头继续押注AI,2025年资本开支将达2000亿美元
- 欧美电信运营商联合炮轰SpaceX: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功率不合规
- MBBF 2024前瞻:在浪漫无尽的土耳其,见证5G-A×AI无限体验
- “算力之光”照耀中原大地,超聚变智聚生态闪耀全场
- OpenAI功勋CTO为何离职?盈利派压倒非盈利派
- 从“根技术”到“根生态”,华为云携手开发者“智”启新境
- 为加速5G创新和变现,爱立信联合多家运营商成立网络API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