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观察(朱飞)9月10日 “国话先锋 智慧剧场”——9月8日,在富于中国传统文化风韵的北京宁郡王府,一场围绕话剧艺术及其生产场所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大幕,徐徐开启。
是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暨“5G智慧剧场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根据协议,三方将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以“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为指引,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打造全国首个兼具创作能力和演出场地的院场一体化“5G智慧剧场”,共筑“文化新基建”,促进线上演播与线下演出相结合,让传统舞台艺术在科技赋能下观赏体验更丰富,文化传播更广泛。
具体而言,在高新音视频生产系统MediaCube,以及5G/F5G、AI、云等技术 融合构成的“文化新基建”的支撑下,传统话剧艺术将借多视角、8K VR、HDR Vivid、三维声等高新音视频技术开辟全新的舞台,全面提升线下演出与线上演播的内容创作及观演体验。后续随着“5G智慧剧场联合实验室”工作的推进,多方还将持续开展演艺产业数字化的应用探索和技术验证,引入诸如裸眼3D、骨骼跟踪、6Dof视频等“黑科技”,不断丰富用户体验,提升内容吸引力。
消息一出,业界为之振奋。要知道,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密集——特别是脑力劳动密集型的舞台艺术,话剧的创作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同时由于其演出极度依赖线下实体,受时间、空间、票价等因素限制,观众的观看代价也比较高。特别是在持续疫情影响演出及上座率的背景下,话剧业界亟需找到一种新的方式去突破局限,开辟新赛道。依托5G智慧剧场促进线下线上融合,利用高新音视频技术提升体验,通过在线演播打破时空局限,不失为一条解决之道。
然而话剧毕竟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长期以来与剧场、舞台密不可分,用户也相对小众,在多媒体文娱内容盛行的时代,走到线上就能够“破圈”收获更多青睐吗?话剧艺术到底需要怎样的线上演播?多方构筑5G智慧剧场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未来有何想象空间?让我们借此一探究竟。
话剧艺术谋“出圈”,高新音视频来“开门”
从《雷雨》到《茶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话剧艺术曾是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载体。如今随着文娱内容日趋丰富、观赏渠道愈加多元,加之疫情倒逼,话剧面临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亟需“出圈”发挥优秀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概括而言,话剧的优势在于表演形式现场感强,极富感染力;同时剧场的舞台布景等元素独特,艺术氛围浓厚。劣势在受时间、空间、票价等因素制约,供给与消费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匹配;同时,不同观众席位的话剧观演体验差别很大。因此,在充分竞争的新消费时代,话剧线上演播想要出彩,“扬优补劣”推动体验升级是关键。
从此次多方的合作看,新体验的塑造也被放在了首位。据悉在正式签约之前,多方已引入高新音视频技术,针对国家话剧院的最新力作《红色的起点》片段拍摄了多视角、8K VR、融入中国自主标准HDR Vivid的超高清等高新内容,这些新内容、新体验一方面能够还原现场,发挥剧场话剧演出的固有优势,另一方面打破了时空局限,大幅降低观赏门槛,为话剧艺术走出舞台、走到线上演播大开方便之门。
比如,多视角技术可以同时将舞台的全景、中景、近景,以及演员的特写镜头等多个视角推送给观众,让观众能够在场景宏大的剧目演出中自由选择观看视角,或感受整体氛围,或观看局部细节,获得“想看哪里,就看哪里”的极致体验,不错过每一处精彩。
又比如,8K VR技术的引入可为在线观众营造出全沉浸、零距离的话剧世界,让观众身临其境欣赏演员们的慷慨陈词、振臂高呼,感受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朝气蓬勃、青春正气,就好像自己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情不自禁地攥紧拳头、发出呐喊。
同时,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话剧要依靠大量的对白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因而在8K分辨率VR视频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了三维声技术,还能够实时展现360度的声音环境,带来更逼真的VR听觉享受,让用户不仅能够“身”临其境,还能“声”临其境,获得前所未有的代入感、沉浸感。
值得一提的是,话剧演出时舞台灯光的明暗变换比较频繁——时而强光聚焦,时而微光衬映。如果采用普通拍摄方案,非常容易出现“亮处一片白,暗处一片黑”的失真画面,难以展现原汁原味的话剧魅力。通过融入中国自主HDR Vivid标准的超高清技术,话剧线上演播将支持高规格的动态与色域范围,能够在画面中清晰呈现舞台高亮部与阴暗部的细节变化,为观众带来更接近现场观剧的视觉效果。
随着上述高新音视频技术的引入,传统话剧艺术的线上表现力与感染力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基本实现了还原现场以及在某些层面“比现场,更现场”的体验。后续随着裸眼3D技术、骨骼跟踪技术、6Dof视频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引进,话剧的线上演播体验注定将愈加丰富多彩,惊喜不断。
高新内容要持续,“文化新基建”为支撑
技术进步驱动体验升级,这并不意外。实际上每一轮的重大科技变革,都会带来轰轰烈烈的产业转型升级。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当时,我国各行各业都处在轰轰烈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浪潮中,文化产业自然也不例外。过去一段时间来,包括歌剧、舞剧在内的传统舞台艺术都在积极拥抱科技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迎合线上演出这一新的市场增长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由于是“摸着石头过河”,整个演艺行业短时间内尚未形成流程化、体系化的“基础设施”去常态化支撑新内容的生产、新体验的交付,使得线上演播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不少院团方与技术提供方的合作还停留在单次演出、单个项目层面,反复搭建及拆除设备不仅耗财费力,而且不利于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又比如,很多院团方的歌剧、舞剧等内容主要靠国外引入,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目,线上演播存在版权问题。此外,一些有志于产出“数字原生”精品原创剧目的团队,因无法获得较低成本的数字技术支撑,很多好的创意想法根本落不到实处……
本次国家话剧院与中国联通及华为合作的一大亮点在于——多方不仅积极探索话剧线上演播新体验,更着力打造院场一体化5G智慧剧场,将核心的高新音视频生产系统MediaCube与5G/F5G、AI、云等技术相融合,构建覆盖云、网、边、端的“文化新基建”,并在此之上探索形成媒体使能、数据使能、AI使能、应用使能、安管使能等多种平台能力,全流程、系统化赋能话剧的数字化变革。这些新举措,无疑对解决上述业界面临的问题大有裨益。
实际上,国家政策层面也在不断引导和鼓励“文化新基建”的构建。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文旅部相继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与《“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在线剧院、数字剧场的建设,发展云演播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今年7月,工信部、发改委、文旅部等十部门共同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又将智慧剧场、线上演播等与5G高新音视频融合的应用,纳入到重点扶持和推进的范畴。毋庸讳言,唯有切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升级的诉求。
据悉,在此次合作多方打造5G智慧剧场构筑“文化新基建”的实践探索中,核心部分是高新音视频生产系统MediaCube,其以超融合的设计将存储、计算、网络等能力装进一个小小的“机柜”,支持4K/8K超高清、多视角、自由视角、8K VR等多种高新内容拍摄及制作过程中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借助5G和千兆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的传输能力,能够大幅降低高新内容的生产难度以及长期的内容生产成本,赋能高新内容常态化生产。
此外在本次合作中,HDR Vivid、三维声、ChinaDRM等多个中国音视频标准的应用特别引人注目。这些涉及视频、声音、数字内容版权保护等方方面面的由中国制定的开放行业标准,必将极大助力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领先性,进一步夯实我们的“文化新基建”。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新基建”不仅可以支撑单一院团自身的演出内容制作,还能向其他来到剧场的团体输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赋能整个线下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澎湃动能要释放,双G网络搭“桥梁”
当然,宽泛来讲,话剧的线上演播并非新鲜概念,多年前国外就兴起了剧场演出转播或戏剧影像放映活动,国内近年来也引进了一些国外话剧剧目采用影院模式推向受众,但效果并不理想。这表明,话剧的线上演播并非简单地从线下搬移到线上,也不简单适用影院模式,归根结底还得发掘新技术的新生产力,激发“文化新基建”的澎湃动能,真正做到还原现场、高于现场,同时彻底打破时空局限,降低消费门槛,适应在线化、碎片化、个性化的新消费时代。
所以,今天开展话剧的线上演播,一定是基于新技术加持的“文化新基建”打造的新内容、新体验。如此,上面提及的诸如多视角、8K VR、裸眼3D等不一定就是话剧线上体验的终极形态,但一定代表了创新发展的演进方向。未来不可准确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以5G/F5G、AI、云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与4K/8K、VR/AR、三维声、6Dof视频、全息影像等超高清音视频技术的融合发展,必将助力话剧等线下舞台艺术加速数字化转型,打开线上演播广阔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的双G网络(5G/F5G)对新体验的保障、新业态的形成举足轻重。产业与双G的 融合,必将带来双G使用效率与行业生产力的同步提升,相得益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拥有5G终端连接数3.92亿,100M以上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72亿,1000M以上固定宽带用户达1604万。如此庞大的高品质网络用户群体,将为5G智慧剧场和在线演播的未来提供无限可能。
100年前,话剧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生根发芽吐故纳新;100年间,小小舞台见证沧海桑田,记录数代人的酸辣苦甜;100年后,时代风云变幻,召唤文明复兴。全新的起点,路就在脚下。话剧艺术的星辰大海,值得关注与期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斯麦订单“腰斩”股价暴跌16%,半导体产业寒冬来了?
- 分析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缺乏落地细节,发布会后股价重挫7.57%
- 美国科技巨头继续押注AI,2025年资本开支将达2000亿美元
- 欧美电信运营商联合炮轰SpaceX: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功率不合规
- MBBF 2024前瞻:在浪漫无尽的土耳其,见证5G-A×AI无限体验
- “算力之光”照耀中原大地,超聚变智聚生态闪耀全场
- OpenAI功勋CTO为何离职?盈利派压倒非盈利派
- 从“根技术”到“根生态”,华为云携手开发者“智”启新境
- 为加速5G创新和变现,爱立信联合多家运营商成立网络API公司
- 借AI PC东风推进多元化战略,高通攻入英特尔和AMD的地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