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日本参观富士通举办的一个展会,在富士通的实验室里面看了一些还在研发中的移动互联网软硬件结合方案,包括智能眼镜、手机自动检测肌肤质量系统、纸加密技术、手掌静脉识别、移动健康管理系统等,印象很深刻。
我的直观感受是,中国企业要加油了。在移动互联网核心技术的积累上,中国和美国、日本相比还差得很远,但比这更危险的是,中国产业界现在有一种浮躁的风气,对基础研发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3年前,物联网概念在中国被炒得火热,那时我去采访一位中国物联网界的所谓权威人士,提起做传感器,他满脸的不屑,似乎这是产业链上最没有价值的环节,只需要把别人的东西拿来集成一下就好了。几年下来,这位老兄到处去忽悠政府的钱,圈地圈钱,做一些资源整合的事情,事情倒没见做成几件。
在传感器这个环节,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电磁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多种方向,如何把这些传感器做的又小、又精准、又省电、又可靠,技术含量非常高,对IC设计、物理技术的要求都很高。
结果,中国人要建物联网,发现这些高端的传感器中国做不出来,许多都要花高价从日本的村田制作所、东芝、罗姆等公司进口传感器,代价昂贵,导致项目很难推进。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的手机行业身上。以深圳和上海大批做手机的公司为例,过去几年基本都停留在把高通、联发科的方案拿过来简单再设计一下的层面,技术积累的很少。结果,中国的手机厂商大都停留在价格战的层面,而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三星牢牢掌握着产业的控制权。
上海曾经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中心,但是这几年,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面对国外巨头的挤压一筹莫展,半导体是整个IT行业的上游源头,半导体产业的衰落,对整个产业的影响非常深远。
我们反观日本,尽管日本电子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的业绩不理想,但是走进日本企业的实验室,还是要为他们雄厚的技术积累感到惊叹,日本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仍然非常值得尊敬。
在日本工作了20年的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CEO石丰瑜指出,日本有独特的工程师文化,强调把产品做到最好,富士通有一种技术甚至研发了30年之久,这在其它地方可能很难想象。
我们以富士通为例,这家公司每年拿出的研发费用接近20亿美金,并且把研究部门独立出来,进行基础技术的研发,而公司其它承担赚钱任务的子公司经常到研究部门这里来看,有没有好的技术,然后双方再合作将技术进行商业化。
石丰瑜举例谈到,富士通不久前推出的超级计算机,现在用在地震防治、设计汽车等方面,富士通做超级计算机,并不是要靠它赚多少钱,但是这就像汽车厂为什么要投钱做F1赛车,除了打名气,很重要的是要让公司核心的技术在极端的条件下得到磨练。
这些核心技术的积累对于公司的业务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例如前几年富士通研发出的老人手机,就是因为里面有它研发的独特的语音减速等功能,而获得大卖。其它的日本公司也很类似,它们的实验室里面都有大量改变人类生活的新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软硬件结合,是今年最重要的趋势之一。自从谷歌眼镜、智能手表、健身腕带这些新一代的硬件开始火起来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涌现出一大批做移动互联网硬件的公司。
我和VC界一些去看过这些项目的朋友聊起来,他们一个共同的感受都是,国内这些做移动互联网硬件的公司缺乏技术积累,做出的东西大都门槛不高,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这些产品硬件上对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IC设计技术的要求都很高,而在后台,则对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要求较高。
由于中国整个IT产业前些年来对基础研发的重视不足,导致中国在新一轮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赛跑中开始出现后劲不足。中国的企业应该开始扭转研发的意识,不要再停留在简单的抄袭和集成的层面了。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分析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缺乏落地细节,发布会后股价重挫7.57%
- 美国科技巨头继续押注AI,2025年资本开支将达2000亿美元
- 欧美电信运营商联合炮轰SpaceX: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功率不合规
- MBBF 2024前瞻:在浪漫无尽的土耳其,见证5G-A×AI无限体验
- “算力之光”照耀中原大地,超聚变智聚生态闪耀全场
- OpenAI功勋CTO为何离职?盈利派压倒非盈利派
- 从“根技术”到“根生态”,华为云携手开发者“智”启新境
- 为加速5G创新和变现,爱立信联合多家运营商成立网络API公司
- 借AI PC东风推进多元化战略,高通攻入英特尔和AMD的地盘
- 上海5G-A,“魔”力大绽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