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的2011年被业界认为是云计算元年。云计算发展这许多年来,提供三种类型的服务IaaS、PaaS、SaaS,其中最容易被率先点燃的需求就是SaaS。在移动互联时代,最大的挑战不是提供基本的计算,而是怎样提供一个分布式的企业IT服务,让企业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工作,用户不会受到阻碍,这需要建立云计算环境。如果,单单凭借着计算机端的需求,这波应用趋势根本没有这么猛烈。
随着移动宽带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针对消费者的智能终端的移动应用被激活,成就了云计算的辉煌,其丰富多彩的应用也吸引了更多更大范围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索取服务。移动云计算说到底就是“云+端”的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充分发挥价值,利用后台的云,对终端设备进行快速适配,很多应用放在终端中执行,即便是终端性能比较弱也没有问题,可以在后台计算好推送到终端。
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无缝结合,创新出巨大的威力,它让网民获得从未有过的便捷体验。原本,不能在终端完成的操作,例如高性能计算、数据分析,电子审批等,现代,你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上的一个按钮完成操作。
一种新事物的诞生,最容易诞生新的市场格局。移动云计算,让那些原本固化的生态圈的各个环节变得不那么安分守己,纷纷伸手圈地,分一块蛋糕。
我们可以看见,电脑厂商苹果不再只做电脑了,做手机而且还提供一个开发平台App Store,激活了全球的开发者来创业,自然这股全球的热潮也让苹果显得与众不同。并且,2011年,苹果也在乔帮主的主导下力推iCloud云存储。
Google不再只提供搜索服务和在线服务,Andriod在一片谴责声中开篇,仅仅一年的时间,其在手机上安装率就超过了50%。而围绕着Andriod的开发者,也正在全球聚集起来,各种原本在封闭的苹果iOS运行的云应用,在Andirod平台也一样能找到。而Andirod平台最关键的优势还是开放性。
微软一直在操作系统上和办公软件市场是市场上的绝对霸主,在移动终端和移动应用的需求下,发布智能手机以及最新的Windows Phone 7填补这个市场的空缺,尽管突然从桌面闯入移动端的产品相对于其他前辈有些年轻,但是相信微软的实力只要想,就一定能拿下不错的市场份额。在应用方面,微软在2011年中旬,还推出了酝酿已久的Office 365,前这项服务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据了解,这项服务可以运行在包括计算机、平板以及手机等多种设备。
而往年的手机市场的翘楚诺基亚手机和摩托罗拉手机,被这个混乱的形式搅和的没有了方向,最后诺基亚失去了手机市场头部交椅的宝座,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也在2011年被谷歌大举收购,这才让市面上得以继续见到摩托罗拉品牌的手机。
国内的IT巨头也没有放过这波移动云计算浪潮,阿里巴巴、华为等杀入“云手机”的阵营,雷军也毅然跳出金山这个老东家,推出小米手机,同时还把乔帮主的饥饿销售法,运用的如火纯情。用户购买小米手机还必须排号。
这样竞争环境很好,人们不用花费高价就能轻松获得一款“云手机”。为何,这么多巨头趋之若骛地围绕着移动市场忙得不亦乐乎,打造开发平台、提供移动应用,打造生态圈,这背后的驱动力,是逐渐暴增的手机网民的消费需求。
很多企业在原有IT系统基础上已经在追加移动互联网的服务,有从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两种类型,一是对企业内部系统扩展的需求,比如通过不同类型的服务器随时随地收发邮件、随时访问ERP系统或者工商、税务等企业内部专有系统;二是对于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的外部用户,他们需要访问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移动系统,这就促使这些行业的业务部门必须使其业务数字化。
还有很多用户表示担忧,网络存在一些弊端,即使是这个网络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传统软件变成了云计算应用也是一样存在的。需要管理负责的IT系统管理、不稳定的无线信号、随时有可能出现的病毒和木马偷袭等诸多安全因素,也让移动云计算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不过,从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可以发现,发展移动互联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的物联网、无线城市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iPhone在华份额为何不断下滑?外媒分析:因无法提供AI服务
- 硬科技观察之智能体:2025年会是AI智能体爆发之年
- "以智赋网"关键一跃!华为首发Ambient Site构建无线智能化底座
- 硬科技产业观察之端侧AI:AI算力随身释放千亿价值
- “智网慧城”计划启动全球招募,以智赋网成MBBF 2024焦点
- 英伟达最亲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价大跌,对AI产业影响几何?
- 请回答MBBF 2024:关于移动AI时代的一切
- 高通ARM争的是什么?定制设计威胁到ARM生命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 讯飞星火与华为数据存储强强联手,“以存强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飙升30%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