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观察8月25日 疫情的影响虽未完全消除,但逐渐恢复的消费市场让美团在资本市场再次表现出强劲的风头。
8月21日,美团点评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和半年度财报。财报显示,美团二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8.9%达到了2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5.5%达到22.1亿元,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8.2%为4.6亿。在现金流方面也由负转正,增加至56亿元。
从业务层面来看,外卖收入市场恢复迅速,该季度同比增长13.2%为145亿元;共享单车、零售等新业务在该季度的营收为56亿元,增速最快。王兴表示,“将在生鲜零售和电单车等新业务领域持续加大投入。”
疫情黑天鹅对美团的影响正在消退,同时美团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激烈竞争。亮眼的财报数据在市场得到了应有的反馈,股价涨幅为4.52%,截止目前为止,美团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44万亿港元,成为国内继阿里、腾讯之后的第三家市值突破“万亿”的互联网企业。
不可否认,这是美团上市以来的高光时刻,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与日俱增。
高端酒店探索遇携程狙击
疫情让线上外卖成为了不少商家唯一的收入来源,而美团也借此机会强化数字化合作,加深 了与商家之间的合作,随着餐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季度外卖市场或许还会迎来增量趋势。
在其他业务线明显复苏的情况下,美团的到店酒旅业务依然没有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同比下滑13.4%为45亿元,在以中低星酒店为主的同时美团也不忘探索高星酒店。
第二季度通过“酒店+X”计划增进了与高星酒店的合作,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出高星酒店业务量同比增长3%。美团想要在酒店市场进一步获得主动权,高端酒店是关键点在严控防疫的情况下,消费者出于安全的考虑对高端酒店的需求量大大提升。
但高端酒店业务却并非美团的长板。虽然在Trustdata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在线酒店预订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中指出美团夜间预定量超过了携程系总和,但在易观的分析中却指出其年度交易额指数却远远低于携程。
与此同时,美团也正在面临着竞争对手的强势反击。
8月16日,携程与京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产品供应链接入京东平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也有媒体报道携程还与阿里CEO张勇在杭州基于支付宝的合作进行了会谈,但双方对此都不予置评。
疫情对于旅游业务的打击是有目共睹的。成立21年的携程很少与其他企业展开直接合作,此次牵手京东、密会阿里除了业务的缩减之外,美团的进攻也让携程迫切的想要得到外部力量的支持。
一旦阿里也与携程达成战略合作,那么美团在该业务上所面对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此前美团CFO陈少晖表示,“90%的订房消费者是由外卖业务和到店餐饮业务导流而来。”即便发展迅速,但仅仅依靠线上流量在当前还是难以和携程一较高下的,毕竟后者有着20年的业务积累。
本地生活服务与阿里PK升级
除了和携程的对抗外,美团和阿里的战争也已经打响。
此前有媒体报道“张勇现在一个星期来本地生活开一次会,上一次这样的开会频率还是在搞手淘的时候。”
花费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并投入30亿美元补贴,也没能够成功让市场份额反超美团;外卖业务的难以抗衡让阿里不再聚焦于此,竞争版图也进一步扩大。
支付宝作为阿里本地生活业务的发力点,本身拥有巨大的用户基础和流量,APP的改版升级强化了用户的心智。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和美团的竞争牵扯的不仅仅是本地生活,包括飞猪、配送等多个领域。
7月30日,美团外卖禁用支付宝支付手段。各种战略手段的背后还是利益之间的博弈,本地生活亦或是其他领域最后都离不开支付,支付是发展金融业务的基础,金融业务在市场中充满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王兴以““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活跃用户数比支付宝多,手续费也比支付宝低”回应争议,这一事件也更加验证了美团与阿里之间的竞争已经处于贴身肉搏的阶段。
虽然美团的各项营收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但随着新业务的不断拓展,在增加资本想象力的同时也树敌颇多。尽管在外卖行业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其他赛道并非独树一帜,这也为美团的未来带去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讯飞星火与华为数据存储强强联手,“以存强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飙升30%
- 原生鸿蒙发布:移动操作系统的一大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 阿斯麦订单“腰斩”股价暴跌16%,半导体产业寒冬来了?
- 分析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缺乏落地细节,发布会后股价重挫7.57%
- 美国科技巨头继续押注AI,2025年资本开支将达2000亿美元
- 欧美电信运营商联合炮轰SpaceX: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功率不合规
- MBBF 2024前瞻:在浪漫无尽的土耳其,见证5G-A×AI无限体验
- “算力之光”照耀中原大地,超聚变智聚生态闪耀全场
- OpenAI功勋CTO为何离职?盈利派压倒非盈利派
- 从“根技术”到“根生态”,华为云携手开发者“智”启新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