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见证一场始于AI质检的智能制造变革

·极客观察(朱飞)8月11日 在以欧洲12名镇为原型而建的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在那些积淀了百年人类智慧和精髓的经典建筑群落间,有一些“隐秘的角落”,正在发生一些令人兴奋的事,定义着当下和未来的世界。


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一角

日前, 受邀与国内主流科技、财经媒体走进其中的智能计算产品生产部,见证了华为最新的Atlas智能计算产品应用于Atlas产品生产线,用AI质检替代传统质检实现提质增效,助力智能制造的“第一现场”。

AI产品改造生产该AI产品的生产线,这不禁令人想起那著名的“雕塑家用刻刀雕塑自己”的雕塑作品,感受到华为那“自己的降落伞自己先跳”的一贯准则,但同时也可能让人生疑:在工业制造场景,AI真的做好准备了么?到底能干什么?

AI质检开路,华为内部多条产线迈向智能制造

对于手机、服务器等高科技产品,设计难,制造更难。因为越是高集成度的产品,对生产过程的精度要求越高,尤其是随着柔性制造需求的涌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迫在眉睫。

目前,华为松山湖基地基于Atlas的智能制造方案,已经在华为计算产品的生产线实现用“Atlas”制造“Atlas”,让AI贯穿制造的每个环节,在完成标签缺陷检测、螺钉缺失等实现“秒级检测”,将质检准确率由之前的传统机器视觉质检的90%提升至99.9%,质检人员效率提升3倍。

显而易见,当贯穿产线的多个质检环节得到AI赋能而变得自动智能,整条产线的生产精度和生产效率便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由于AI介入,多个工位将不再需要人工值守,企业生产环节得到了降本增效。这些特征,正是智能制造向往的方向。


华为工业自动化视觉实验室主任吴佳芸

“AI已在华为工厂实现工位级、线体级、车间级的规模应用。”华为工业自动化视觉实验室主任吴佳芸在8月10日举行的HAI 2020大会暨昇腾AI新品全球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华为工厂80+产线已应用了基于Atlas的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覆盖服务器、5G、终端等产品。

制造行业首个SDK,锯掉制造业使用AI的门槛

AI赋能智能制造,就这么简单?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要搞清楚其中的难与易,还得先从华为的Atlas系列智能计算产品说起,看看它是如何“自己雕塑自己”,实现AI在工业制造领域落地应用的化难为易的。

Atlas是华为基于昇腾310及昇腾910处理器在AI领域重点突破打造的人工智能计算解决方案,其通过模块、板卡、小站、服务器、集群等丰富的产品形态,打造了面向端、边、云的全场景AI产品,目前包括Atlas 200、Atlas 500、Atlas 300、Atlas 800、Atlas 900等。

上述AI质检方案中用到的Atlas 300 AI加速卡,正是华为Atlas系列智能计算产品之一。它是一种用于边缘计算的AI推理卡,单卡算力可达64 TOPS INT8,支持64路高清视频实时分析,可集成于服务器、工控机等设备中,提供超强的AI推理能力。

如何释放强大算力?不断精进成熟的算法是一方面,让算法与算据(数据)在不同场景密切配合,也至关重要。在上述案例中,华为Atlas智能计算的方案是边云协同——在中心训练,然后通过私有云一键下发更新,让适配不同环境质检场景的AI算法与边缘数据高效协同,其间业务无需中断。

边云协同的Atlas智能计算平台便将这些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实现了云边协同一键部署、端到端训练与推理、大图自动分割分析、自动任务调度、自动化流程训练等。

在此基础之上,基于对制造行业的深入理解,华为发布了针对制造行业第一个SDK——mxManufacture,该制造行业SDK包含端到端流程、训练+推理+工控机交互等,这对于AI能力不高的制造企业来说,既简单易用,又能发挥极致性能。

吴佳芸在HAI 2020大会暨昇腾AI新品全球发布会上透露,华为规模应用的经验积累都会封装到制造行业SDK里。另外值得期待的是,视觉+制造行业SDK也将在今年10月正式对外上线。

调研显示,当前制造等行业处于AI应用的初级阶段,80%的开发者不懂AI,但制造业存在大量简单重复的工作,亟待AI解放人力、提高精度和效率。制造行业SDK模式解决了AI开发和部署于生产环境的一揽子问题,无疑会加快AI在制造行业的落地速度。

智能制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华为AI全面助力

长期以来,AI被视为一种革命性技术而被“神话”或误解,不少人认为它是特定企业、特定行业的专属,普通企业和开发者对之束手无策。用SDK的思维和方式去推进AI在制造业的落地应用和规模普及,看上去是华为的一小步,实则是行业的一大步。

早在2018年华为大举进入AI领域之际,便认定AI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立志要在全场景推动普惠AI,让智能无所不及。为此华为自下而上逐步打造了完善的AI基础设施,包括昇腾系列芯片、Atlas系列硬件,以及异构计算架构CANN 3.0、AI计算框架MindSpore、应用使能MindX等,并广聚合作伙伴共筑昇腾计算产业生态。

参观中我们发现,AI质检只是AI使能智能制造的一个方面,华为还用AI使能无人物流小车,实现生产设备的自动搬运与分发复位。这意味着,在场景广泛、市场巨大的工业制造领域,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展示、组装生产、巡检质检、远程运维、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AI都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比如,通过AI与5G、云,以及AGV、机械臂、机器人的设备的结合,大型生产车间的物料流通将变得自动智能,节省人力且降低作业风险,实现降本增效。这不是畅想,而是在多家物流园区、制造工厂真真切切发生的事实。尽管它们中AI应用的程度有深有浅,但整体趋势不可逆转。

可预见,当大部分工艺与流程都被注入AI而变得智慧智能,那么企业的生产节拍将变得更加精准而高效,助推企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实现C2M反向定制等先进生产方式,迈向工业4.0下的柔性制造时代。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

面向智能制造未来大图景,华为AI全面发力,不断输出“跳伞”心得。在持续三天的HAI 2020大会暨昇腾AI新品全球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了业界领先的昇腾AI全栈软件平台,包含异构计算架构CANN 3.0、全流程开发工具链MindStudio 2.0和昇腾应用使能MindX,覆盖基础软件到应用使能。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在发布会上表达了华为此次发布的目标——“极简易用,让AI计算无处不在;极致性能,让AI计算触手可及。”华为希望“把简单留给别人,把复杂留给自己”,让AI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硬件性能,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跨越算力和应用的鸿沟,从而惠及千行百业。

小结:

十年前,人们还在为云计算是否是泡沫而争论,但今天它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数年前,AI也陷入同样的争论,今天它也已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当前,同样也有人对智能制造心存狐疑,但从华为的实践看,一场始于AI质检的智能制造变革已经发生,并正阔步向前。

根据华为GIV全球产业展望,到2025年,100%的企业都会上云,97%的大企业都会使用AI,77%的云上应用都会用到AI。这意味着,不只是制造,包括安平、交通、电力、金融、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将踏上云化、AI化的道路,深化数字化转型,拥抱智能化升级。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与其等待,不如早行!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8-11
在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见证一场始于AI质检的智能制造变革
日前, 受邀与国内主流科技、财经媒体走进其中的智能计算产品生产部,见证了华为最新的Atlas智能计算产品应用于Atlas产品生产线,用AI质检替代传统质检实现提质增效,助力智能制造的“第一现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