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观察7月14日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长期来说会考虑IPO,但目前哈啰出行仍存在高速发展阶段,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即便如此,但在哈啰总裁李开逐看来,如果有机会的话可能会在科创板上市。
近日,李开逐表示哈啰已经进行网约车市场,并且获得了郑州的网约车牌照,这意味着哈啰不仅可以为其他的网约车品牌提供一个入口渠道,还可以自己招募司机,成为一个像滴滴一样的自运营的网约车平台。
盈利难题待解,哈啰运营网约车不易
在2018年9月份,哈啰单车升级成为哈啰出行,从单一的共享单车业务转向出行平台;此次取得牌照也意味着哈啰多了一份官方背书,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和其他企业展开竞争,但有了牌照就能决定哈啰未来的发展呢?显然不是。
网约车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受到资本追捧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狂热的资本退潮,出行增速的平缓,网约车的盈利也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国内出行行业,滴滴是当仁不让的霸主,根据数据显示,滴滴目前拥有的用户达到了4.5亿,服务于全国400个城市,日订单量超过2500万,即便一家独大,也没能改变滴滴亏损的事实。
从2012年到2019年间,滴滴共获得15轮累积总额超过235亿美元的融资,而亏损额随之扩大。据公开资料显示,仅仅在2018年间滴滴的亏损额就已经了109亿;程维也曾表示,“滴滴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把追求盈利作为重要目标。”
尽管柳青在今年表示滴滴已经实现了盈利,但并未出具具体的盈利数据;在全球出行行业冷却的疫情期间,Uber等行业巨头陷入巨亏的背景下,滴滴这样的盈利显得有些微妙。从另一方面看,用6年390亿元的亏损换来利润的小幅增长也很难赢得资本市场的信心。
而哈啰出行在自运营方面不过是行业小白;网约车市场拓展到今天早已趋于饱和,滴滴、曹操、嘀嗒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更何况不同的地区可能还存在本土化的网约平台;对于一个既烧钱又是红海的市场来说,即便拥有了牌照,哈啰恐怕也不敢轻易入局。
没有独有的创新模式,单纯依靠政策就想要在网约车市场分一杯羹似乎是天方夜谭,想要撕裂现有的网约车市场格局,正如李开逐所说的那样,“具体怎么做还要探索和酝酿。”
多赛道业务重合,与滴滴终有一战
除了在专车模式上可能和滴滴产生竞争外,货运市场也是两家企业战火交集的地方。
滴滴入局货运,是形式所迫,也是为了多元化拓展业务圈。在货运市场蓬勃发展的状态下,滴滴的入局也能够依托本身的网约车优势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为滴滴站稳脚跟提供基础。
而哈啰成立货运品牌“哈啰快送”的时间与滴滴相差不多,目前也已经在广东的东莞和佛山两个城市测试上线,主打中短距离的物流配送,基本可以保证当日送达。
与滴滴招募司机的行为不同的,“哈啰快送”主要由顺风车车主和网约车司机来完成配送,减少了运营上的成本。虽然目前两者都处于刚起步的初阶阶段,但既然是同一块蛋糕,肯定离不开竞争的可能性。
共享单车这条老赛道是滴滴与哈啰之间绕不开的劫。青桔背后站着滴滴,并且在4月接连完成两轮共计10.5亿美元的融资;哈啰背靠阿里巴巴,也曾宣布预计到2020年将会实现整体盈利的豪言。
共享单车看似风平浪静,不过是沉淀过后的巨头博弈;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已经不是光靠资本就能够决定的,效率和技术才是下半场比拼的决定性因素。除了单车之外,电单车也是二者发力的重点。
在今年4月份滴滴公布的“0188”战略中,两轮车业务扛起了“最后两公里”的大旗,也成为今年青桔着重发展的方向;在这方面,哈啰显然比滴滴提早布局,早在2017年9月就推出了“助力车”,目前已经进驻全国320个城市,占据70%的市场份额。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滴滴与哈啰在多个赛道都有重合,将来的竞争也势必更加激烈。同时哈罗的野心绝不在于仅做一个出行平台,在杨磊看来,“一个以出行为基础的生活服务平台”才是哈啰的未来形态。
而滴滴除了出行之外,也在生活服务方面进行了频繁的探索,与哈啰的布局也多有重叠,这也让二者之间的未来离不开彼此的竞争身影。
从出行到生活服务,背靠阿里的哈啰面临美团和滴滴两个强力竞争对手,未来走向为如何呢?可持续关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MIT想用AI设计电动汽车,大幅缩短设计时间并节省成本
- 美媒:一些中国大模型已经追平甚至超越美国产品
- 透过这场开发者圈的“年度盛典”,窥见华为开发者生态构建之道
- 谷歌Willow量子芯片有进步 但离实用还很遥远
- LLM很难变成AGI?科学家:创造AGI理论上可行
- PON在园区网络的“先天不足”,无源以太全光来拯救!
- 英特尔CEO黯然退场背后:芯片制造陷泥潭,AI起大早赶晚集
- 开源5年树立新里程 openEuler以智能 致世界
- 华为推出Mate 70手机引发高度关注 看外媒是如何评价的?
- 5G-A终端规模铺开响应“以旧换新”,湖北移动“机网套”协同刺激内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