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观察6月23日(文/慕远)“618购物节”虽然是由京东首先发起,但有“江湖利益”的地方就会有厮杀纷争,各大电商巨头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这个日子,经过了主流电商平台们几年推崇的“618购物节”,今年规模空前盛大,可能用不了几年,“618”的知名度和重要性就会和“双十一”旗鼓相当了。
今年“618”的看点不止是6月18号当天各大平台公布的交易数据,还有6月18号前一天易观数据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主流电商平台的3C数码家电品类在2020年“618”大促专场期的概况》,这不免让人起疑,电商平台还未开始“618”当天的交易,所谓的报告就已经出来了?报告的3C家电排行榜中,天猫淘宝排名第一,京东位列第二,而且不仅有报告,几乎同一时间,各大媒体平台出现了大量营销号开始发布关于京东的黑公关稿件,基本都是抹黑诋毁谩骂京东以及京东员工的。
虽然京东很快发布了严正声明,称遭遇了黑公关,并恳请有关部门进行相关调查,但无论如何,此次事件对京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第二天还是京东回港二次上市的日子,用句俗话说“可真是倒了大霉了”。
什么是“黑公关”?
很多事情都具有两面性,黑公关亦是如此,它虽然涉嫌违规操控舆论,但也兼有利弊,而这就需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去说了,“黑公关”有时甚至会成为背锅侠。黑公关是利用网络舆论等手段,有组织、有目的地大肆通告发布被夸大和歪曲的消息,企图导致相关个人或单位在此过程中获利或遭受损失。如今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如此之快,所以黑公关组织基本都会有一支规模庞大的网络水军。
一般黑公关接到的业务有两种,一种是涉事单位本身的业务,一种是针对涉事单位竞争对手的业务,前者是该单位想要弘扬宣传自身来雇佣黑公关,使其组织水军大肆宣传发布信息,让舆论转向对单位有利的一边。后者就是单位之间的抹黑了,A单位与B单位是竞争关系,可能就会雇佣黑公关组织把B单位存在过失和差错的地方蓄意放大,恶意地大加宣发抨击。
黑公关“赞扬”或“攻击”别人得到利益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背锅侠,假如个别单位出现不良问题,相关舆论正常散化扩大,这时为了降低影响,单位就可能把一部分责任归咎于黑公关。黑公关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行谋取私利之事,黑公关中最初那个搅动风云的个体或小组织会十分有技巧地隐藏自己,尽力避免受到法律问责,但他们爆料的事情一般也的确存在,只不过会进行放大歪曲,恶意去操控舆论导向。
京东所遇“黑公关”事件的诸多疑点,推手是谁?
针对这次“黑公关”事件,不止京东严正抗议,大众也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易观报告发出后阅读量还不到一百时,网络上就出现了几千条诋毁京东的链接。易观报告自称检测了6月1日到16日各大主流平台的3C数码家电品类的实际成交量,但京东表示易观所谓的数据监测根本没有和京东官方进行核实,而且既然是“618”,发布报告时618这天根本还没到来,易观就迫不及待地演了这么一出,不止是在搏关注,难免不存在利益驱动。
易观数据基本只排榜,根本就没列出详细销量与GMV(一定时间内的成交总额)的对比,那么又怎能称得上公正权威?互联网信息可以被冲淡,但却会留下记忆,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京东要融资的时候,就总会有人出来制造放大黑料。
这一次,又刚好挑了京东6月18日回港二次上市的前一天,如此大的舆论冲击,真的可以当作正常的“偶然”事件吗?显然不可能。京东在发布严正声明对此次黑公关事件进行谴责的同时,也已经向网信、公安等部门予以反馈,并请求机构调查这次事件是否存在第三方平台在蓄意打压竞争对手,希望最后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此次事件,各方应该怎么看?
首先便是京东这个“受害人”本身应该如何看待这次事件了,3C家电一直是京东的“重拳”所在,多年来也积累了很好的口碑,这次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历年来京东3C家电的地位的确很难撼动,但也反映了京东在3C家电品类上的压力与日俱增,在二次上市的前夕“前院起火”,无论是有人“买单”还是真有其事,京东都应该好好修缮3C家电这个重要的战略武器了。
其次便是信息媒体平台和官方监管机构的态度了,信息媒体平台要对发布文章的审核更加严格,流量异常的公关文章一定要多加留意判断,有黑公关动向的文章,可以采取限流停推的等措施,并且加以标记,让大众知道文章有问题。政府官方机构要加大对黑公关的查处惩罚力度,在法律层面上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震慑,肃整网络风气。
然后便是投资人怎么对待意向投资公司的黑料了,不良舆论经常会影响投资判断,这次事件发生在京东二次上市前夕,其目的无非是想展现京东的“颓势”,刻意贬低京东的投资价值,但相信绝大多数投资人仍然会秉持着客观态度,用长远的目光来评判京东的投资价值,毕竟募资公司自身和权威市场机构披露的官方数据,比一些受利益驱使的机构数据的可信度大的多,那些理智有经验的投资人是会拨开舆论迷雾,得出比较客观正确的判断的。
最后就是消费者了,平台之间的恶意竞争到最后一定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利益和购物体验,在呼吁平台间公平竞争的同时,消费者要保持独立、客观的态度,一个平台的消费价值的确有高低起伏,我们要多维度区别看待,理性“吃瓜”,不要盲从,不能轻易地被不良媒体和营销号们带节奏,要保持客观的理性判断进而再进行消费买单。
(编辑:水木)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MIT想用AI设计电动汽车,大幅缩短设计时间并节省成本
- 美媒:一些中国大模型已经追平甚至超越美国产品
- 透过这场开发者圈的“年度盛典”,窥见华为开发者生态构建之道
- 谷歌Willow量子芯片有进步 但离实用还很遥远
- LLM很难变成AGI?科学家:创造AGI理论上可行
- PON在园区网络的“先天不足”,无源以太全光来拯救!
- 英特尔CEO黯然退场背后:芯片制造陷泥潭,AI起大早赶晚集
- 开源5年树立新里程 openEuler以智能 致世界
- 华为推出Mate 70手机引发高度关注 看外媒是如何评价的?
- 5G-A终端规模铺开响应“以旧换新”,湖北移动“机网套”协同刺激内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