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观察(小刀)9月18日 多年来,AMD一直与英特尔争斗不休,谁得到,另一家就要失去。对于AMD来说,最大的竞争风险就是英特尔。英特尔一直是CPU市场的主导者,占有90%以上的市场,技术有优势,利润率更高,经济资源更丰厚。
虽然AMD慢慢从英特尔手中夺回一些市场,但英特尔的份额仍然超过80%。在SEC文件中,AMD提到几个将会影响营收和利润增长的风险因素,当中有一个就是“有效的产品执行”。
有效的产品执行
产品执行分成几个阶段,开发、验证产品是否合格、出货。听起来简单,但挑战重重。例如,在开发阶段,公司必须确保产品性能出色,而且价格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一旦产品开发完毕,还要验证产品是否合格,也就是说要保证产品能够融入客户的系统,这个过程相当漫长。
多年来,AMD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好,导致产品一再推迟,错过需求周期。现在形势好转。在过去3个月,AMD推出7纳米CPU,得到大客户认可。再看英特尔,它卡在14纳米无法前进。在开发10纳米芯片并验证产品是否合格时,英特尔延迟了3年。
今年英特尔不会推出10纳米芯片
虽然英特尔推出了10纳米Ice Lake移动芯片,但2019年不会推出其它10纳米芯片。换言之,在桌面及服务器市场,英特尔将会错过2019年需求循环。通过比较芯片的性能,英特尔努力向大家证明自己仍是性能领导者。
英特尔是如何测试的?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有什么因素影响CPU性能。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它处理数据,控制系统中的其它设备。评估CPU的性能高低,最好的指标是IPC(每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条数)、时钟频率(每秒循环数)、能耗。还有一些因素影响CPU性能,比如内核数量、处理技术、多线程、内存带宽,等等。
CPU性能对比
在2019年Gamescom上,英特尔发布一组幻灯片,将AMD 7纳米Ryzen 9 3900X和英特尔14纳米Core i7-9700K、i9-9900K对比。当时英特尔用16款视频游戏测试,还用真实环境中的各种应用进行测试。
例如,它用SYSMark测试CPU的生产效率、创作能力和响应速度,测试时CPU会运行一些桌面应用,比如微软Office。用MobileMark测试上网能力。用WebXPRT测试Web应用处理能力,比如增强图片、给股票期权定价。
经过一番测试,英特尔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6款游戏中,运行其中14款时,英特尔CPU的性能与AMD不相上下甚至更好。运行真实世界的应用程序时,英特尔CPU比Ryzen更好。
英特尔高管Troy Severson指出:“老实说,AMD做得很不错,缩小了差距,但在游戏领域,我们的CPU仍然拥有最强性能,我们会继续占据优势。”
到底谁落后了
TechRadar、PCGamesN对英特尔的说法并不认可,它们认为幻灯片有许多“灰色地带”,解释不清楚。
首先,英特尔将Core i7-9700K和Ryzen 9 3700X拿来对比,做的是主流PC任务。这些CPU是给狂热者用的,他们需要超强计算力。用Cinebench 测试才准确,它能测出系统的原始性能。
其次,Ryzen和Core机器的配置是怎样的,英特尔没有说。只要改变一下内存,也会让系统的性能大不相同。
再次,英特尔说在16款游戏中,有14款自己的CPU表现和AMD一样好,甚至更好,但英特尔没有说哪些游戏成绩相当。
最后,AMD Ryzen 9 3700X有一些特殊功能,比如支持PCIE 4.0,对于这些英特尔只字未提。
PCGamesN在文章中指出,Ryzen 9 3700X和Core i9-9900K的价格大约都是500美元,但AMD CPU有12个内核,英特尔只有8个。内核越多,整体性能越强,效率越高。
谁有增长潜力
英特尔约有75%的营收来自PC、服务器CPU,一旦CPU需求减少,英特尔的利润就会受到冲击。在此种环境下,英特尔可以推出新产品,抬高ASP,从而增加营收。另外,英特尔还可以夺取更多市场,增加销量,这样也可以提高营收。
虽然英特尔已经推出10纳米Ice Lake移动CPU,但2019年不会再推出其它10纳米芯片。AMD的威胁扩大,英特尔面临价格压力。目前AMD芯片的性价比比英特尔CPU更高。不论是在PC还是在服务器市场,AMD都将从英特尔手中夺走份额。
AMD CEO暗示今年下半年将会推出更多新品。分析师预计AMD将会推出低端7纳米Ryzen 3桌面CPU、Ryzen Mobile CPU和Ryzen Threadripper。这三款新品将会提升AMD CPU的ASP,帮AMD夺取更多市场份额。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 讯飞星火与华为数据存储强强联手,“以存强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飙升30%
- 原生鸿蒙发布:移动操作系统的一大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 阿斯麦订单“腰斩”股价暴跌16%,半导体产业寒冬来了?
- 分析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缺乏落地细节,发布会后股价重挫7.57%
- 美国科技巨头继续押注AI,2025年资本开支将达2000亿美元
- 欧美电信运营商联合炮轰SpaceX: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功率不合规
- MBBF 2024前瞻:在浪漫无尽的土耳其,见证5G-A×AI无限体验
- “算力之光”照耀中原大地,超聚变智聚生态闪耀全场
- OpenAI功勋CTO为何离职?盈利派压倒非盈利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