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观察(小刀)中国显示屏生产商正在提升柔性OLED智能手机屏幕的产能,因为这些企业想挑战韩国屏幕制造商,目前在苹果、华为供应链中,韩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华为已经选中京东方而不是三星,让它为自己的Mate X折叠屏手机提供OLED屏幕,不过行业观察者认为,中国屏幕的质量到底如何?这一问题悬而未决。
与京东方竞争的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维信诺也在积极扩充产能。由于国有屏幕制造商迅速扩张,可能会引爆残酷的价格战,分析师说,价格战可能会压低利润率,压缩现有市场领导者的份额,就像LCD市场曾经出现的情况一样。
WitsView资深分析师Eric Chiou认为:“对于中国显示屏制造商来说今年是重要的一年,因为新OLED产能相当巨大。照估计,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企业就会给韩国企业带来影响,最早在2020年上半年,就会影响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的主导地位。”
柔性OLED适合于曲面屏手机,它是当今设计的主流形式。不只如此,折叠屏手机也需要柔性OLED屏幕,许多人认为,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已经放缓,想让市场再次回到高增长轨道,折叠屏手机是关键。
2017年,京东方开始生产手机柔性OLED屏幕,成为中国第一家生产此类屏幕的企业,它准备继续扩充产能,在今年年底之前,每月多生产45000块面板。中国台湾市场咨询公司WitsView调查供应链之后认为,京东方的总产能将会达到每月90000块。
按月计算,京东方智能手机柔性OLED显示屏的产量将会超过LG Display,目前LG Display排在第二位,每月面板产能60000块,排在第一的是三星,今年它的月产能约为165000块,京东方与三星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即使没有弯曲功能,OLED也有自己的优势,对比度与亮度更高,是高端手机的好选择,iPhone XS、华为Mate系列手机、三星Note与S系列手机都装有OLED屏幕。
多年来,OLED供应一直被三星显示器主导,由于技术要求高,投资大,新进入者很难竞争。如果想积累足够的产能,需要投入几十亿美元。
中国国有屏幕制造商京东方、华星光电、Visionox和天马在技术方面不断进步,产能不断提升,它们正在改变市场格局。
TCL董事长、CEO李东生4月9日在深圳参加展会时说:“柔性OLED将会成为主流显示技术,在未来短短几年里,中国会加速技术研发,成为世界级领导者。”
华星光电的母公司正是TCL。
华星光电在武汉建设自己的第一座6代柔性OLED工厂,按计划5月开始量产。第一条生产线每月生产面板15000块,第二条生产线明年一季度开始投入运营。天马与维信诺今年年末开始量产,OLED产能将会达到每月15000和25000块。
天马市场推广副总裁Tone Wu认为,折叠屏手机市场仍然处在初生期,由于零售价与制造成本超高,阻碍消费者和生产商前进。不过他同时强调:“中国屏幕制造商正在向柔性OLED下注,我们相信它会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主流选择,我们要尽快抢占市场位置。”
Tone Wu还说:“政府支持,中国手机制造商想进入折叠屏手机市场,在几大因素的刺激下,投资柔性OLED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将与韩国同行成为市场领导者。”
话虽如此,在质量方面,韩国显示屏制造商仍然遥遥领先,换言之,虽然中国企业积极扩充产能,想追上韩国对手还需要一段时间。
去年11月,韩国检查官指控11名韩国供应商高管,他们涉嫌将OLED技术泄露给四家未透露姓名的中国屏幕制造商。
WitsView分析师Chiou认为,目前京东方仍然落后于三星显示器和LG Display,不过华为在Mate X中使用京东方生产的柔性OLED屏幕,这是一个机会,京东方可以借此提高质量和稳定性。
产业观察者认为,如果京东方OLED屏幕得到苹果的认可,最快明年京东方就能为苹果iPhone供应柔性显示屏,这样一来,京东方就会成为第三家向苹果提供屏幕的制造商,前两家全都来自韩国。
Chiou说:“中国显示屏面板制造商积极提速,奋力追赶,苹果、华为及其它手机制造商只要关注折叠屏手机,就不可能忽视它们。”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高通ARM争的是什么?定制设计威胁到ARM生命线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尔和美国都陷入了挣扎
- 讯飞星火与华为数据存储强强联手,“以存强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飙升30%
- 原生鸿蒙发布:移动操作系统的一大步,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 阿斯麦订单“腰斩”股价暴跌16%,半导体产业寒冬来了?
- 分析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缺乏落地细节,发布会后股价重挫7.57%
- 美国科技巨头继续押注AI,2025年资本开支将达2000亿美元
- 欧美电信运营商联合炮轰SpaceX: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功率不合规
- MBBF 2024前瞻:在浪漫无尽的土耳其,见证5G-A×AI无限体验
- “算力之光”照耀中原大地,超聚变智聚生态闪耀全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